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的应用分析

2022-02-18 06:39李朗莉雷东梅张雪丽黄颜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吸入性饮水状况

李朗莉,雷东梅,张雪丽,黄颜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 佛山 528248;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248;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脑科,广东 佛山 528248)

脑卒中作为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病症,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与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有关,且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以吞咽障碍最为常见,一旦出现吞咽障碍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不良状况,还严重影响其康复质量,还可能增加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因此,应重视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治疗[1-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54±5.71)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6 例,脑出血4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08±5.8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5例,脑出血5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年龄≥60 岁者;伴发吞咽障碍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病症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如肾脏、肝脏及心脏等;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及干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即给予患者常规入院评估,实时观察患者病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常规用药干预、康复训练指导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即患者入院后开展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入院第1周每天评估1次,然后每周评估1次,对于评估结果为无法经口进食者,指导及协助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吞咽训练。

吞咽功能评估方法:①检查。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晰及经言语刺激后的反应;声音是否嘶哑,是否有湿性发音、构音障碍表现;有无流涎状况;有无呼吸困难状况;是否可自主咳嗽;舌头活动范围;头部能否维持正常位置,可否保持直立坐位。任意一项出现异常即代表吞咽困难,检查无异常者应进行饮水试验。②饮水试验。指导及协助患者保持直立坐位,连续饮水5 ml,共饮水3次,同时饮水60 ml,饮水1次,每次饮水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以下表现,即饮水后有湿性发音,饮水出现气促、呛咳、咳嗽状况,饮水无吞咽动作,饮水有水漏出。出现任意一项即代表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得分范围为18~46 分,得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越好;同时,根据饮水状况判断是否出现误咽状况,即饮水过程中发生呛咳状况或者饮水后出现湿性发音即代表误咽。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饮食管理,具体方法:①轻度吞咽障碍。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指导及协助其开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并提供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嘱咐患者进食时集中注意力,以软食为主,严格管控进食速度,坚持小口慢咽。对于饮水期间极易出现呛咳状况者,可添加芝麻粉或藕粉,完全搅碎水果后进食,且坚持少量进食,进食期间应嘱咐家属全程陪伴,一旦发生误咽或呛咳状况,应立即停止进食,指导及协助患者咳出误咽的食物,预防吸入性肺炎。②中度吞咽障碍。基于上述饮食管理方式,对于急性期患者应选取留置胃管方式予以鼻饲,当患者病情缓解及稳定后指导及协助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③重度吞咽障碍。选取留置胃管方式予以鼻饲,进食前确保患者胃内胃管放置到位,选取温开水冲洗胃管,严格管控食物温度、进食量及速度,初始进食量为200 ml,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进食量,经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予以评估,吞咽功能显著改善后可逐渐恢复至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采用藤岛一郎吞咽功能量表[3]进行评估,总分10 分,评分≥9分为治愈,评分6~8 分为显效,评分3~5 分为有效,1~2 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吸入性肺炎判定标准[4]:过往有误吸史,经X线机检查发现肺纹理变化或有新发病灶,同时有以下表现之一,即咳痰量明显增加或咳脓痰,发生肺突变体征或肺部有湿性啰音,体温≥37.5 ℃,外周中性粒细胞或血白细胞总数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方式呈多样化,而康复医师多倾向于临床治疗,未充分重视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的重要性[5]。部分报道中提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0%左右,虽然部分患者属于一次性吞咽障碍,但是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诱发多种不良状况,如营养摄入不足、吸入性肺炎等,进而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因此,应重视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及时、准确评估[6-7]。

临床筛查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是否出现误吸状况,多根据患者饮水期间是否出现呛咳,虽然该方法操作简便,但评估准确率较低,且饮水虽然不会强烈刺激呼吸道,但一旦出现严重误吸状况会导致大量饮用水进入气道,影响患者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为,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表进行筛查,可优先对患者的唇部、舌部及咽部各结构功能与意识状态及体位控制等一系列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患者考虑为吞咽困难,并进一步开展饮水试验,逐渐增加饮水量,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则立即停止试验,以最大程度降低误吸发生率,确保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9]。由于临床上对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前并未开展吞咽功能评估,因此,无法给予针对性饮食管理,导致一部分患者由于误吞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康复产生不良影响,而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表进行评估可使医护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针对轻度、中度及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还可确保其营养摄入均衡,促使其快速康复[10]。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吸入性饮水状况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简易饮水鸟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和非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安全感,你有吗?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