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和维生素B2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2-18 06:39李楠栗昊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蓝光胆红素血症

李楠,栗昊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儿科,新疆 伊犁 835000)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方案,主要通过改变胆红素的结构促进其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胆红素血症的效果,但是该方式易引起患儿出现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可能会造成治疗中断,增加其治疗时间及患儿痛苦[1]。患儿的胆红素升高对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患儿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故临床上快速降低血液中胆红素至关重要[2]。益生菌是指可改善肠道菌群的活性生物,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状态的恢复,并促进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胆红素的排泄。维生素B2参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及生物氧化,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有利于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两者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研究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维生素B2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本院出生的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6例,按照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7例,女16例;日龄3~12 d,平均日龄(5.79±1.02)d;足月儿19 例,早产儿34 例;出生时体质量2 570~4 600 g,平均体质量(3 574.52±560.35)g;总胆红素(9.89±3.75)μmol/L;Apgar 评分(9.32±1.31)分。观察组男 38 例,女 15 例;日龄 2~13 d,平均日龄(5.62±1.09)d;足月儿 20 例,早产儿 33 例;出生时体质量 2 550~4 650 g,平均体质量(3 575.54±561.35)g;总胆红素(9.92±3.78)μmol/L;Apgar 评分(9.35±1.28)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胆红素均>221 μmol/L 且符合高胆红素其他诊断标准[3];可进行蓝光照射;出生体质量均>2 500 g。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疾病患儿;无家属照料患儿;接受了血液制品输入患儿;在胎儿期已合并感染患儿;合并溶血性疾病患儿。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

对照组采用双面蓝光治疗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型号:ND14-XHZ-90,库号:M314294)进行照射,照射过程中将患儿肛门、眼睛及会阴等部位用黑布遮盖,其他部位完全裸露。治疗仪与患儿上方皮肤保持40 cm,与患儿下方皮肤保持20 cm。每天照射8 h,每天照射1 次,直至患儿黄疸消退后停止照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维生素B2治疗。具体用药方法: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 g×10袋]0.5 g,每天3次,温水口服。每次喂奶前予以维生素B2(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52,规格:5 mg×100片)0.5 g用温水化开后口服,每天3次,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胆红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儿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法检测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指标:IgG、IgA、CD4+、CD4+/CD8+。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CD4+、CD8+,根据检查结果计算CD4+/CD8+。抽取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静脉血2 ml,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IgG、IgA。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情况比较 观察组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Bil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临床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情况比较()

注:TBil,胆红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值P值治疗时间(d)7.58±3.15 5.62±1.59 4.04<0.05 TBil(μmol/L)治疗前219.25±63.02 220.23±64.12-0.09 0.93治疗后134.58±16.89a 83.65±9.98a 20.48<0.05临床起效时间(d)2.51±0.67 1.09±0.21 14.72<0.05

2.2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IgG、IgA,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gG、IgA、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注: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CD4+,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8+,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值P值治疗后1.31±0.21a 1.42±0.18a-3.14<0.05 IgA(mg/L)治疗前21.02±8.69 21.32±8.73-0.19 0.85治疗后37.45±8.96a 48.52±10.36a-6.39<0.05 IgG(g/L)治疗前5.58±0.52 5.61±0.55-0.31 0.76治疗后7.84±0.59a 8.57±0.72a-6.20<0.05 CD4+(%)治疗前28.56±1.44 28.31±1.60 0.92 0.36治疗后35.26±2.10a 41.20±7.45a-6.09<0.05 CD4+/CD8+治疗前1.09±0.17 1.12±0.18-0.96 0.34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低于对照组的18.86%(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来源增多,代谢途径较少且排泄较慢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血清中胆红素明显升高,不仅会损伤患儿神经系统,且对患儿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4]。临床上,主要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利用蓝光合适的波长将脂溶性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将其通过肾脏、胆道排泄。但其不良反应较多,起效较慢,对于症状严重的患儿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益生菌具有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及肠道蠕动的作用,通常用于治疗肠道相关性疾病,胆红素通过肠道代谢与肠道菌群有关[6]。维生素B2具有增加肠道吸收蛋白质的作用,间接增加患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间接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两者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蓝光主要是通过照射患儿皮肤将未结合胆红素Z性转变为E型,E型胆红素水溶性较好,可通过肾脏或胆囊随尿液及胆汁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通过增加肠道枯草杆菌及粪链球菌促进肠道菌群恢复,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强胆红素的排泄[7-8]。维生素B2作用于肠道加强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患儿机体内白蛋白,其作为N源为机体免疫细胞恢复提供能源物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生菌、维生素B2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分析原因为,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益生菌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抑制肠道有害菌群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使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增强肠道的促动功能,加快由胆汁排泄进入肠道的胆红素排出的速度,因此,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

IgG、IgA、CD4+、CD4+/CD8+均为属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越高说明患儿免疫功能越强。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IgG、IgA、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生菌、维生素B2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为,在蓝光的照射下将脂溶性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通过肾脏及胆汁排出体外。在益生菌的辅助增加肠道功能,进一步增加胆红素通过肠道排泄,减少血液中胆红素量。故减轻了胆红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T 细胞功能恢复,因此,CD4+升高。CD8+主要表达于T 细胞受体细胞的糖蛋白,与胆红素量相关性不大,故其变化不明显,由于CD4+增多,故CD4+/CD8+比值增加。IgG、IgA 主要有浆细胞分泌,当患儿T 细胞功能恢复后,机体整体免疫系统相互促进,促进体液免疫B细胞的活化,进一步转化为浆细胞,从而增加IgG、IgA 的分泌。在免疫系统功能恢复的过程中,维生素B2通过增加肠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为所有细胞活化及IgG、IgA 分泌提供能源及营养物质,进一步增强其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生菌、维生素B2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王秋月等[6]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益生菌通过作用于肠道促进胆红素排泄速度,进一步缩短蓝光照射时间,从而减少蓝光照射发生的不良反应。且由于益生菌及维生素B2均可温和作用于肠道,其本身不良反应较少,故联合应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益生菌、维生素B2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蓝光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蓝光特别推荐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