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床护士压力情况研究

2022-02-18 06:39张斯晋朱璇万世惠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障碍问卷护士

张斯晋,朱璇,万世惠

(1.重庆市江津精神康复院,重庆 402260;2.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重庆 4022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高、隐秘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一线工作的护士面临新冠疫情救援工作,压力较大且压力感普遍,政府及相关医疗卫生部门需根据护士工作压力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以有效开展救治工作[1]。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一线护士PTSD现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方法调查2020年3—8月重庆市某区县各医疗单位临床一线护士(含援鄂护士)657名。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且在职;2020年1月1日至本研究开展调查时,曾从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或正从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排除标准:实习护士;进修护士;本研究调查期间未在岗护士;未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护士。本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所有的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态、学历、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年限、科室、是否参与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如SARS、汶川地震等)10 个条目。②PCL-创伤问卷:该量表包括17个评定项目,每题为5级评分,其中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重度为4分,极重度为5分。阳性标准:该量表总分为17~85分,总分≥38分提示有PTSD存在可能,分数越高表示PTSD程度越重[2]。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发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填写,研究者通过问卷星后台进行数据收集,并由双人进行复核,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完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中有意义的变量,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57份,回收有效问卷657份,回收率为100%。具体一般资料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2.2 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657 名一线护士中,PCL-创伤问卷中得分最高为72 分,得分最低为18分 ,得分>38 分 336 名 ,PTSD 阳性检出率为51.14%。

2.3 创伤后应激障碍单因素分析 护士性别、年龄、居住状况、学历、科室、是否参加过突发工作等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工作年限及职称等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创伤后应激障碍单因素分析

2.4 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以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水平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5 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自变量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工作单位为护士创伤后应激状态水平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回归变量赋值

表4 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的结果

3 讨论

3.1 护士压力现状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的压力感较强,均存在心理压力,其中无压力感、未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占比48.86%,得分>38分,表明护士存在轻中重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症状,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检出的护士占比51.14%,表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压力较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较普遍,且程度均较高。

3.2 护士压力影响因素 压力水平偏高的一线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医院防护和关注期待等方面,本研究中,护士的工作压力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分析原因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于一线救的人员基本均为护理人员,且均为密切接触患者,并与潜伏期内患者密切接触,为实现充分防护,一线护士均会穿3~4 层防护装备[3],长时间穿戴会使人憋气缺氧,且会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长期佩戴防护眼镜,会起雾,影响护士视觉,而手套的使用会影响触觉,上述因素一定程度降低护士的精准性操作水平。另外,3~4 层防护装备不便行走,且影响护士吃饭、喝水、如厕等日常活动。即使在全套防护服必备的情况下,职业暴露风险仍较高。另外,医院隔离措施能否完善病区消毒措施,能否产生实际效果,科室内基本防护物资储备量等因素也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程度[4]。同时,疲惫感严重影响一线护士的身心健康,均直接或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护士在处理突发医疗卫生事件时,受社会角色行为的关注和期待的制约[5-6],有研究[7]显示,职业地位低、社会期待过高,导致一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医患关系等问题,均会对一线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及家属由于情绪激动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较高,无形中增加护士心理压力。

3.2.1 婚姻家庭 有研究[8]显示,在疫情高峰期下隔离区护士压力程度较高,主要为缺乏家庭的支持。本研究657 名护理人员中,43.6%的护士养育至少1个孩子,由于工作所需,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密切接触,与家属隔离,且在春节期间,大部分医务人员均临时取消假期,回到工作岗位[9]。在一线工作的护士不仅担心亲友安危,同时因与家人隔离,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沟通鼓励,也一定程度上加重护士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中,女性产生工作压力明显高于男性,与其他学者[10]研究成果一致,主要与女性和男性大脑对压力激活方面的差异,及男性和女性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面对自身压力有关。

3.2.2 工作年限、职称 本研究发现,工作年限<5年,职称为初级职称的护士与工作年限>5年,职称为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相比,PTSD 发生率更高。分析原因为,低年资护士由于刚入职或工作年限短,专业知识水平及知识储备,应急应变能力不足,因此增加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及压力,PTSD水平偏高;而工作>5年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士,工作经验更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丰厚,对紧急突变的临床工作适应能力更强。同时,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对疫情防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应对未知的疾病,通过归纳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技能,以提高自我价值[11]。

3.2.3 工作单位 本研究发现,三级医院的护士PTSD 水平偏高,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承担更多的核酸采集及照护患者任务,感染风险更高。同时,三级医院由于护理人员夜班轮转及长期加班导致饮食不规律,生物钟紊乱,均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情绪,在高强度的压力下,长期处于三餐不规律的护理人员更易产生负性情绪。

3.3 护士压力症状的干预措施

3.3.1 改善社会支持系统 为更好降低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感,需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通过电视公众号等传媒载体,提供心理热线服务,心理防御讲座,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应对一线护理人员提供更高的薪酬补贴,保证一线人员的防护物资及后勤物资供应。

3.3.2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对接收新冠病毒患者的医院需迅速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院内防控感染流程,特别是一线护理人员,应开展相应的防护培训,提高一线护士人员对传染病防护的应对能力,同时需全国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减轻定点医院的就医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交叉感染,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3.3.3 科学护理管理 医院管理者需重视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排班休班,引导一线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患者。同时,医院护理管理者也需联合政府社区等开展关爱行动,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保障工作,为一线护士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情感关爱,开展居家活动等服务,解决一线护士的心理需求,使护理人员能全身心投入一线的护理工作中。

3.3.4 护士自我调节 一线护理人员需主动加强培训学习,掌握最新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同时不要过度关注负面消息,多与亲人朋友沟通交流,采用正确的减压方式,如音乐、绘画、写日记等,排解和疏散内心压力,同时,应保持和谐的同事关系,均衡饮食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障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重大疫情情况下,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较普遍且程度均较高。压力源主要与医院及社会关注期待、婚姻家庭、患者情绪、工作环境等方面相关。因此,相关卫生主管部门需关注一线护士的压力因素及压力源,降低和消除一线护士的压力心理因素,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资保证,定期举办传染病相关的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排班、休班,保证护理人员的休息等,上述措施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一线护士的身心压力,提高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心理应对能力,从而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障碍问卷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问卷大调查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