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2022-02-18 11:33马剑清王伟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30期
关键词:抗凝年龄脑梗死

马剑清 王伟棋 陈 晓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发作时患者心房肌纤维蠕动缓慢,血流速度下降,易形成血栓,严重者可引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1]。AF合并ACI较一般脑梗死病情更重,致残率、病死率更高,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现阶段,临床治疗AF合并ACI主要采用手术、药物等疗法,虽可一定程度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但效果仍不甚满意[3]。因此,寻找AF合并ACI危险因素预防ACI发生意义重大。故本研究对88例AF合并ACI患者、407例单纯AF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AF患者出现ACI的危险因素,便于临床制定有效防治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AF合并AC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单纯心房颤动患者407例为对照组。本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ACI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诊断标准;AF符合《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5]中诊断标准;成年人;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休克;病死。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年龄、AF病程、AF类型、饮酒史、抽烟史、脑卒中史、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应用抗凝药物等一般资料。

1.2.2 评价标准 血压、糖尿病由县级以上医院确诊。饮酒史是指饮酒频率≥3次/周,且持续>1年,吸烟史是指吸烟量≥1支/d,且持续时间>1年[6]。

1.2.3 质量控制 负责调查工作的研究人员均接受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在调查工作开始前,由研究人员向患者详细说明问卷内容,所有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均现场发放与收回,共发放问卷495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 观察指标

(1)AF合并ACI的单因素分析。(2)AF合并ACI多因素分析赋值。(3)AF合并ACI的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AF合并ACI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AF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AF类型、脑卒中史、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F合并ACI的多因素分析

将AF患者是否出现ACI当作因变量,将表1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当作自变量(赋值见表2),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AF、有脑卒中史、未应用抗凝药物是AF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AF合并ACI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AF合并ACI多因素分析赋值

表3 AF合并ACI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AF病因复杂,主要由心脏本身疾病引发,包括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此外不良情绪、剧烈运动、饮酒等也可能诱发AF[7]。AF会引起各类并发症,其中ACI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感觉减退,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病死[8]。AF患者出现ACI的影响因素众多,深入探讨相关因素,可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得知,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AF类型、脑卒中史、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上因素可能与AF患者出现ACI有关。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AF、有脑卒中史、未应用抗凝药物是AF患者出现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原因并制定如下对策:(1)年龄≥75岁。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另一方面,高龄患者会出现血管功能减弱现象,进而增加ACI发生风险。由于年龄属于不可控因素,可积极采用抗凝药物作为应对方案。(2)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可促进红细胞聚集,减弱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血液中血小板糖化水平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凝块形成,诱发脑梗死[9]。而高血压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得管腔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这是引发ACI的重要原因[10]。对于此类患者应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达到控制血糖、血压水平的目的。(3)持续性AF。持续性AF发作后持续时间长,患者通常伴有左心室扩大,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增加ACI发生风险。(4)有脑卒中史。可能在于有脑卒中史的AF患者存在心房血栓,易造成脑栓塞情况反复发生。(5)未应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其在预防ACI方面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11]。有关数据显示,仅有2.05%-6.60%的AF患者能坚持使用抗凝药物,多数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足,从而提高ACI发生率[12]。因此,要重视AF患者的抗凝治疗。

综上所述,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AF、有脑卒中史、未应用抗凝药物是AF合并ACI的危险因素,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降低ACI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抗凝年龄脑梗死
变小的年龄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年龄歧视
算年龄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