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的理想构建

2022-02-21 06:32毛思玉 任墩 宋萑
中国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

毛思玉 任墩 宋萑

【摘 要】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做好作业设计与实施成为教育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亟待系统化的分析。本文以“作业”为研究对象,依托相关文献和案例,以作业系统中的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与指导、作业批改与反馈这三个环节为框架,在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同时,对其中共性进行了归纳,以期构建出一个理想作业的模型,为真实的作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双减”政策 作业 理想构建

自“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为了更好地落实作业“减压赋能”,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学校、专家纷纷出谋划策,进行了许多积极且有意义的尝试。那么,什么是理想的作业设计?何种作业能回应减负增效的双重要求?这是需要实践界和理论界共同回答的问题。

首先须明确“作业”的定义。《辞海》中是这样介绍的:“作业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1]《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是这样论述的:“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2]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到,作业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的练习与活动,具有巩固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而以往由于过重的作业量,作业不仅不能发挥其功能,反而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进行“减压赋能”的高质量的作业体系建设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故本文试以作业系统中的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与指导、作业批改与反馈这三个环节为切入点,去探究“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系统”的理想构建。

一、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自主创编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专业活动。作为“作业系统”中的首要环节,它对于整个系统起着指导与引领的作用,是确保“作业系统”内部各要素高效运行的基础。

在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作业的指导思想。立足“双减”政策的精神内涵,筆者认为,坚持立德树人与学生为本的理念,依据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积极探索作业育人功能的实现,应该是作业设计的价值取向。

其次要对理想的作业设计特征加以明晰,方能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作业设计的重点要求。理想的作业设计一般具备五个特征。

1. 科学性和精确性

作业的科学性指作业中语言的精练性、要求的明确性、内容的可理解性等;作业目标的精确性,则强调作业设计的目标导向性,它是减少无效作业、真正落实作业“减压赋能”的有效手段。这两个特性是一个好的作业设计的基础要求。教师可以首先根据课标和教材总结出核心概念,再在核心概念的引导下将课标分解为可理解、可操作、可视化、易检验的子目标,从而实现作业的科学性和目标的精确性。

2. 选择性和层次性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这既是作业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解决该重难点的策略之一就是鼓励教师设计可供选择的作业,如可以将统一要求作业与学生自主作业相结合。而除了“选择性作业”外,还有“分层作业”。作业分层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我们仍不可忽视“分层作业”的隐患:根据“教师期望效应”可知,分层作业很可能会导致部分低水平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他失去了高期望,从而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建议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分层,而是将“教师提供不带有明显标签性的分层作业”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与能力进行作业选择”相结合,如设置“作业超市”—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选择分类中的“作业套餐”。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小组作业来弥补分层作业所可能带来的学生的分化。

3. 趣味性和多样性

蒙台梭利认为,作业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开始,强调儿童应在自己感兴趣和能够完成的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就通过给学生们布置“循环日记”和“漂流日记”[3]等作业,使学生在趣味作业中,既分享和倾诉了自己的快乐和苦恼,又能够通过借鉴他人的优秀作业提高习作能力。趣味性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效率。而多样性作业也能够避免单一作业所带来的枯燥感,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迁移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可以紧密地与教学改革接轨,将作业的设计与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STEM 综合性学习等相结合,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形态,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4. 系统性和结构性

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即要求教师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提前规划作业。而作业设计的结构性则需要教师综合考虑作业中的各个要素,如合理设置作业的类型、难度、目标,平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的比例等。这两个特性的提出能有效减少教师作业布置主观性、随意性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有规划地思考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5. 综合性和探究性

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合作、创新与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作业育人”的指导下,许多学者对“作业设计”提出了“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其中“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长周期作业”(如单元作业)这三类作业最为学者们所提倡。“实践性作业”强调“做中学”,相较于书面性作业强调知识本位的目标,它更注重学生实践、迁移能力的培养。“跨学科作业”强调学科的整合,这就需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更好地关联和贯通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作业观。而“长周期作业”,以大单元作业为例,则往往以一个大概念对所有的作业进行统筹,然后在时间的长线中,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状态进行阶梯式作业布置,以实现一个长期目标的达成或核心素养的培养。由于长期性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较难坚持,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作业的主线和支线关系,细化周期作业的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都提出相应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保持学生在长周期作业中的兴趣和专注力,从而真正发挥综合性和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

二、作业布置与指导

除了考虑到作业本身的特性之外,作业量的布置以及作业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作业系统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PISA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作业时间与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都有显著的正相关, 但是这三科成绩与作业时间的正相关在每天1.5小时左右的总体作业量以后明显减弱。在超过合理的课业负担限度以后, 再追加更多的负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效甚微。”[4]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作业量的布置需要各学科之间作业的有效统筹。而聚焦于学科内部,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作业量的准确判断能力。而研究表明[5]39,教师在判断作业难度与时间时,习惯在浏览作业或试做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估。与逐题进行估计相比,这种估计方式影响了判断的准确性,存在较为明显的低估倾向。因此建议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逐题估计题目难度与完成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作业属性分析表”(见表1)[5]58,对作业的难度、时间、任务量进行分析,从而更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进行过程性指导,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对学生提供帮助。加强学生作业过程之中的指导,既符合“双减”对作业指导的要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根据作业与课堂的关系,可以将作业指导分为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指导这三个环节。在预习作业环节中,除了可以让教师设计题目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进行预习。比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出题,在教师指导之下填写“自主预习卡”的尝试(见表2)[6]。这种让学生自己设计预习题的实践,既有利于教师更为直接地把握学情、了解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更清楚的定位,在提高预习效率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自我反思能力。课堂作业作为日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之一,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课堂作业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而在课后作业的指导中,由于教师很难做到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可以通过“技术”赋能作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服务。而无论哪种指导,教师都应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适度原则,以发挥作业对学生知识巩固和独立学习能力锻炼的功能。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时间管理的指导,也应该纳入教师的指导范围之内。

三、作业批改与反馈

作业批改和反馈是作业系统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反思自身学习状况,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基础,也是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的前提。根据调查统计分析[7]133-136,教师作业批改方式主要以指出错误、打分或评等级为主。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除了学业成绩非常靠后的学生外,“批注”及“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学生最喜爱的作业批改方式。因此教师需要优化批改方式,将批改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对作业问题的具体分析与反馈上。

而对于学业成绩非常靠后的学生,简单的批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相较于其他学生,他们对教师批注的愿望并没有那么强烈),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以朱全中为代表的学者提出“通过利用课后服务,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8]的建议。然而调查显示,学生对“面批”这种作业批改方式的认可度很低[7]133-136,这可能和我们的教育惯性—一般只会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面批”,从而使学生对“面批”产生负面情绪有关。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应该创新“面批”形式,扩大“面批”的群体及功能,在减轻学生对“面批”的顾虑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面批”在针对性解决学生作业问题方面的优势。

通过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对相关学者建议的梳理以及部分教育实践案例的借鉴,我们试图构建出一个理想的作业系统。在这个作业系统之中,对作业的反思是贯穿于每个环节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加以整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阶段分析,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

然而理想作业系统中各环节的优化也离不开学校的协同。据近期调查显示,有“51.65%的教师认为要积极推广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47.45%的教师建议进行学校学科作业资源库建设,44.08%的教师认为应加强作业设计的培训和指导,52.01%的教师建议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讨活动。”[9]这说明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校的“需”和学校对教师实际的“供”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的缺口的。因此,如何通过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加强对教师作业专业能力提升的支持,如何通过学校作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来助力“减压赋能”的理想作业体系的实现,尚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75.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10.

[3] 徐相瑞.用作业撬动课堂改革[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0):21-22.

[4] 沈学珺.基于PISA数据探究上海中学生学习时间的合理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4):9-14.

[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 方臻,夏雪梅.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71.

[7] 王月芬,张新宇,等.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 朱全中. 落实“双减”,切实破解教育现实问题[N].江苏教育报,2021-10-15(3).

[9] 余昆仑.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如何有效落实[J].人民教育,2021(Z1):34-36.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0年度重大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学—政府—学校(UGS)伙伴协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项目号:20ZSJSJYZG01)成果。

(作者单位:1、3.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學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贵州省毕节市金沙教育研究院;2.贵州省毕节市金沙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作业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