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深刻剖析

2022-02-22 23:33祝魏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祝魏芳

摘要:“两个必然”是符合理论逻辑、历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客观真理。理论上,“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根基,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总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繁荣、危机与调整均未脱离“两个必然”涵盖的理论范畴,但充分表明了“两个必然”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实践上,“两个必然”思想指导着现实社会主义开展艰苦卓绝的时代探索。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53

“两个必然”是《共产党宣言》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论断的凝练表达。当下,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深刻变革,站在历史关键节点,“两个必然”思想是否仍具有科学性的问题亟须研究与回答。

1理论论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支撑“两个必然”科学性

“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通过观察研究社会发展状况、深度剖析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推导而来的科学理论。

1.1“两个必然”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两个必然”在宏观层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历史走向,在微观层面则预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发展趋势,是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双重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阐述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客观上决定着一种又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决定着某种社会形态被更高级社会形态替代的历史进程。在某一社会形态中,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与现存生产关系发生对抗性矛盾,如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进步而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桎梏,便会催生社会革命,首先表现为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上层建筑则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当封建所有制关系无法适应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而生,曾经繁荣稳固的封建社会在斗争矛盾中落幕,资产阶级在封建大厦的废墟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同样原理下,资本主义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是无法避免的宿命,一方面,所有制关系发生历史性更替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资本主义所有制不会例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阶级剥削与对立基础之上的私有制形式决定了它必须被消灭。

1.2“两个必然”是历史主体运动的追求目标

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每一个历史交替的节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不是原有制度的获益者,而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而雇佣劳动建立在工人之间自相竞争的基础之上。工人成为服务于资本增值的工具人,雇佣关系的背后隐藏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社会分裂为人数很少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这种极化还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化而愈加严重,“社会的这种状况日益显得荒谬,日益显得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状况应当被消除,而且能够被消除。”消除这种状况,即消灭私有制、推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重任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决定了其最具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得最厉害的社会群体,如何不首先实现政治解放,帮助整个社会彻底摆脱阶级斗争和剥削关系,它自身就不能實现自我解放,从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况中挣脱出来。在如此条件下,无产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改变自身的无产状态,走向自由王国。

2历史分析:资本主义危机与调整表明“两个必然”长期性

马克思提出“两个决不会”丰富和完整了“两个必然”思想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有力解释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历数次重大危机后仍在国际社会各个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景象,警醒人们正视“两个必然”的长期性。

2.1“两个决不会”深化“两个必然”理论内涵

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深化完善了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思想,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从两个层面上完整和深化了“两个必然”思想。

其一,“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形态更替的条件制约性,从生产力视角规定了实现“两个必然”的物质前提。“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与“两个必然”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二者内在统一,但特殊以一般为大前提。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两个必然”趋势的考察,需要通过当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来认识,只有当生产资料集中和生产社会化强化到资本主义外壳无法与之相容时,全面实现“两个必然”的时刻才真正到来。

其二,基于第一个层面,“两个决不会”决定了“两个必然”实现进程的长期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逐利本性会驱使资本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势必会触发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矛盾。为了缓和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会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可承受范围内,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克服经济危机而做出让步和调整,这就使得“两个必然”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必定经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两个必然”实现进程的长期性暗含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在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态势的详细考察下,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杂性并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丰富发展。斗争手段上,恩格斯将暴力革命和议会斗争都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有效策略,不主观排除和平过渡的现实路径。实现进程上,马克思在考察东方社会具体情况后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利用农村公社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扩展延伸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到实践探索的思想先导,同时有力解释了资本主义在日暮穷途之际,又乘借科技革命之风枯木逢春的境遇。

2.2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延长“两个必然”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对生产力的限制,生产力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资本主义经历的每次科技革命都史无前例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看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因此触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生产与消费、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各种衍生危机,迫使资本主义不得不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缓解矛盾和稳定社会。为应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二战后世界各国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财政、货币、税收、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一调整使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实现近20年的黄金发展。

3實践探索:强大理论阐释力赋予“两个必然”价值性

“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核心的凝练表达,对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阐释力、批判力和指导力,明确且坚定的理论导向、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指导着现实社会主义在纷繁复杂的大变局时代进行实践探索。

3.1是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状的理论工具

从宏观的、长远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资本主义的每次重大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从资本主义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资本主义仍具有一定生命力,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我扬弃的能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空间,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持续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逐渐增加将为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尽管现实资本主义力量强大,但无法克服的制度矛盾使其仍要经受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折磨,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脱节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复苏乏力。而上层建筑不能完美契合经济基础的发展,导致政治争端和社会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否决政治盛行、党争事件不断、政党与民粹主义联姻破坏着政治生态,使资本主义遭受政治合法性危机;财富鸿沟扩大、社会不公加剧导致抗议游行事件频繁,撕碎资本主义价值共识。在愤怒与失望中,人们终归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终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资本主义不会是“历史的终结”。恩格斯曾说:“实际的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一种正确的认识。”观察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务必要秉持“两个必然”揭示的真理性立场,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同时要正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等于资本主义立即灭亡或即将灭亡,宣称资本主义在短期内消亡是脱离实际的臆想。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才能真正洞察时代特征,为建设现实社会主义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

3.2是正确应对“一球两制”世界格局的根本遵循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历史命运问题,在社会形态交替节点尚未到来、高谈资本主义消亡为时尚早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共存这一课题,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两个必然”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现行国际秩序是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现行秩序下不可能成就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价值共识撕裂才是现实产物。而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发展鸿沟、贫富差距、资源短缺、气候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超越国别、危及四海,无一国家能独善其身,因而亟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案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探索形成有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世界新秩序。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智慧,同时也丰富拓展了“两个必然”理论外延,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理论贡献。有种声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当前阶段表现为倡导“两制”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命运与共,这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相互矛盾的。事实上,这是对“两个必然”的片面理解,只看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利益上的对立和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性,却未分析到理论上资本主义发展是社会主义产生的先行条件。现实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和具体革命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有先有后、有曲折反复,那就必然会经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发展的历史阶段。当下,现实社会主义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积累迈入共产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因此在处理“两制”关系上,抹杀“两制”对立本质的观点违背事实,激化“两制”矛盾则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现阶段,只有摒弃意识形态偏见,除却零和博弈思维,共同聚焦人类发展课题,才是真正符合人类幸福导向的发展路径,而这正与“两个必然”的价值旨归,即迈入“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根本一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青年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方法的再检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历史使命的终结?——在资本主义危机中思考女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