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精准作业的减负增效有效策略研究

2022-02-23 00:33单晓燕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精准

单晓燕

摘要:“双减”政策下,关于减轻作业负担,一是要通过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二是通过教师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所以就要突出对数学作业进行精准化设计与指导。

关键词:双减;精准;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一、精准化设计数学作业

“精准设计”主要是指作业设计必须要因材料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需求,最大限度的“适合”每一个学生。“精准设计”还有“在作业量方面,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一)着眼“质量”,确保作业高效益

1.明确作业设计标准

结合“有效作业”的有关规定,界定了作业设计标准,突出了“四必须”:⑴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⑵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并能转化为学生的实践。⑶必须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作业;⑷必须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明确作业设计来源

主要从两方面设计:⑴当日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能及时复习巩固,促进技能形成;⑵学生前次作业或平时的测试的缺失之处,确保其困惑及问题能得到及时补救,(3)作业中有意识地要渗透思维障碍点,为学优生提供学习天地。

3.严格作业设计流程

坚持“集体设计,超前储备”的原则。集体设计,就是必须在集体备课时一并设计作业,确保作业有计划。超前储备,即建立“作业库”,就是将作业题目按适用章节、适用层级、作业时间充实到“库”中,并标注出考察目标、思维点、易错点等,以方便教师依据不同学生情况调配作业。

(二)着眼“数量”,确保作业高效率

1.落实作业分层机制

为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对作业进行分层设置,我们将有效作业的设计确立为四大板块——错题回顾、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快手园地。四大板块的作业设计,遵循了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梯度。(1)错题回顾,B、C类学生必做,A类选做,面向A、B、C类学生(A、B、C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由高到低所赋予的等级,下同),主要是针对课堂练习及以往作业中的易错点进行题目变式,以帮助学生及时以往错误纠正并加以巩固,防止再次出错;(2)基础巩固,B、C类学生必作,A类选做,主要面向C类学生,以基础性题目为主,作业量较小,难度较低,作业内容基本可以通过课本知识点及对例题的模仿即可解决,有利于学困生生发出成就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3)能力提升,A、B类学生必作,C类学生选作,作业内容以当天课堂学习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为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思维含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当天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能力;(4)快手园地,A类学生必作,B类学生选作,C类学生不作要求,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可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思维含量较高,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这一作业结构,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让作业有了梯度性、层次性,并通过“必作+选作”的方式,照顾了学生间的差异,体现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2.落实作业控制机制

为确保作业不过量,严格了作业量控制。在总量上,实行级部主任统筹制,严格限定各学科作业时间,确保总量不超;同时,落实了“过量作业喊停制”,并通过个别询访确保落实。

二、精准化指导数学作业

作业的精准指导: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存在的思维障碍点,进行有预设、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找准思维障碍,并对应思维障碍类型,进而遵循相应的破解规律和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实现从解决“一道题”向解决“一类题”的有效转换,不断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完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作业反馈的有效性,是作业有效的保障。对此,我们落实了“二个强化”:

(一)强化批阅管理

作业的分层及数量的控制,为教师全批全改提供了基础。通过“学生作业情况记录”,由教师将每一名学生的作业情况,如出错之处、原因分析等,进行即時记录,为教师充分了解学情,进行有针对性讲评及补救,提供了基础与素材。

(二)强化作业讲评

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时,须在旁边预留空白,当教师讲评时,由学生在作业上勾划出出错之处,并标注错因,并在之处写出正确答案,进行“作业比对”。同时,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汇辑成自己的“作业集”,定期组织“作业回头看”,使学生能时时习之。

(三)录制微视频,破解学生的思维障碍点

教师根据每天的作业题当中存在的思维障碍点提前录制微视频,当学生思考后实在找不到解题思路时,可在家长的监督下观看微视频,在思路的引领下继续完成解题过程。

1.“切入点”破解思路

主要是帮助学生调整思路,对题目进行重新认真分析,找出切入点,从而使问题游刃而解。

2.“连接点”破解思路

数学题目蕴含着一些非直观的思维元素,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路,找出与题目关联的知识,搭建起“连接点”,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3.“特殊点”破解思路

一些数学问题,仅靠单一的思维或者解题方式,往往很难奏效。比如对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其性质的问题,如果从所有值的角度去逐一考虑,问题将不胜其繁甚至陷入困境。因此,避开常规解法,跳出既定数学思维,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这一模式,就是要引学生抓住主要矛盾,运用替代思维,挖掘题目中的“特殊点”进行突破。

4.“过渡点”破解思路

在解数学题时,既要对已知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还要寻找题目中的隐性条件,将其作为数学中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节点,也就是过渡点,用全面、全新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包茂林.初中学生数学独立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60-61.

[2]于晓阳.浅析设计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53.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精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