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结石通片联用在泌尿系结石中的效果

2022-02-23 01:30欧阳健
当代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肾盂尿量清除率

欧阳健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2)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主要疾病,其发生部位广泛,如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等部位,以肾绞痛、血尿表现为主要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肾功能衰竭[1]。药物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存在排石效果不佳、不良反应多等不足。随着医疗水平的进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技术不断更新及发展,定位精准、操作简捷、疗效好、碎石佳,成为主要的碎石手段[2-3]。但术后如何排石,如何减少结石的复发,是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药物辅助疗法是治疗结石的重要研究趋势,能促进结石排出,解决术后排石困难的问题。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石淋”范畴,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形成砂石,瘀积通道所致。因此,需清热除湿、通淋排石。结石通片是中药制剂,其中药组成成分多有清热除湿、解毒利尿、通淋排石的作用[4]。因此,术后联合结石通片是否可提高结石排出效果,减少结石复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联用结石通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0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分为两组,各70 例。对照组男41 例,女29例;年龄18~66 岁,平均(39.89±5.30)岁;肾结石38例,输尿管结石24例,膀胱结石8例;结石直径1.2~4.2 cm,平均(2.38±0.43)cm。观察组男39 例,女31例;年龄18~68 岁,平均(40.15±5.28)岁;肾结石40例,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8例;结石直径1.2~4.5 cm,平均(2.41±0.42)cm。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CT、超声、体格检查资料完整,手术指征明确;符合中医标准湿热型[5];无感染表现,无生殖系统或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出现膀胱过度活动征、膀胱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多脏器障碍、凝血异常或急慢性感染者;研究药物过敏者;失访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超声定位,ESWL-109 型碎石仪(惠康),患者取仰卧位,超声显示结石的位置、具体形态及直径,碎石电压为6~7 kV,输入功率<2 kW,每次碎石治疗次数:肾结石≤2 000 次,输尿管结石≤2 500 次,膀胱结石≤2 500 次。肾结石碎石次数在2~4 次,输尿管结石碎石≤3 次;膀胱结石≤3 次。患者治疗后常规抗感染、止血,术后多饮水,做跳跃运动,冲出结石。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结石通片(广西梧州制药,国药准字Z45021821,规格:0.3 g/片)治疗,每次1.5 g,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6],治愈,术后1 周复查超声无结石影;显效,各症状减轻,结石缩小≥50%,下移;无效,症状减轻,结石缩小<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结石清除率:统计术后1、2、4 周结石清除情况。恢复情况:统计患者术后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炎症指标: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盂压力、尿量:于术前、术后1周复查,测定其具体结果。复发率:随访1年,统计结石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stone remo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术后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elimination stones and pain disapp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d)

表3 两组术后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elimination stones and pain disapp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0 70结石排净15.65±2.75 20.37±3.14 9.461<0.001疼痛消失7.61±1.63 11.85±2.46 12.021<0.001

2.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值P值术后1周12.14±1.28 18.87±1.42 29.453<0.001 CRP(mg/L)术前30.48±2.96 29.74±3.10 1.444 0.151术后1周9.89±1.25 16.65±1.34 30.864<0.001 TNF-α(ng/mL)术前40.15±2.58 39.80±2.60 0.799 0.425

2.5 两组肾盂压力、尿量比较 术前,两组肾盂压力、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周,两组肾盂压力、尿量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肾盂压力、尿量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renal pelvic pressure and urine outpu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5 两组肾盂压力、尿量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renal pelvic pressure and urine outpu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术后1周2 865.65±151.85 2 465.52±148.79 15.747<0.001例数70 70肾盂压力(mmHg)术前6.50±1.25 6.67±1.28 0.795 0.428术后1周12.48±1.85 9.65±1.72 9.373<0.001尿量(ml)术前2 075.36±124.82 2 106.65±130.73 1.448 0.150

2.6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5,P=0.004)。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发病机制复杂,与代谢、尿路感染、遗传、饮食等因素相关,患病率在4%~10%[7]。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可清除结石,改善肾绞痛。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所产生的冲击波,不断释放能量击碎结石,术后多饮水,可使结石随着尿液排出[8]。该碎石术操作简单、起效快、创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利用剪切力、空化效应等作用,结石移位后可及时调整定位,粉碎结石,促使结石排出[9]。但术后碎石并不彻底,复发率高。李柏均等[10]调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1次碎石排净率仅为45.55%,2次排净率为30.33%。分析原因为,尿液冲刷压力小、输尿管阻力等因素影响结石排出效果。中医将此病归属于“石淋”“砂淋”范畴,《丹溪心法》记载:“淋有五,皆属于热。”《金匮要略》记载:“膀胱为火热燔灼……所谓石淋是也。”因此,其发病病机是因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使膀胱气化不利;或湿热蕴结,内阻通道,使脉络受砂石瘀阻;或湿热蕴结,阻于下焦,化火灼阴,使尿液煎熬,于尿液内凝滞成砂石。故此术后结合药物治疗时,可除湿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结石通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中药组成成分较多,方中广金前草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消石的作用;玉米须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功效;石韦可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等病症,有利于通淋、清肺泄热除湿作用;鸡骨草有利湿清热、退黄解毒,疏肝镇痛之功;茯苓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之功;车前草有清热利尿、除湿祛痰的作用;海金沙草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作用;白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净、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术后服用结石通片,能提高疗效及结石排净率,降低结石的复发率。采用术后联用结石通片,具备清热除湿、利水通淋、消石等作用,可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在现代药理研究中,海金沙草有利胆作用,可促进胆汁内水分分泌,保肝利胆,减少手术损伤[11];白茅根有止血、利尿作用,且其煎剂可明显抑制致病菌,起到显著的抗菌效果[12];广金钱草内的多糖成分,能延缓草酸钙结晶的形成时间,抑制尿结石生成,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13];石韦、海金沙草合用,可增加尿量,稀释尿液,降低尿比重,减少尿盐结晶的形成,以此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14]。炎症水平与结石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结石反复刺激下,会增加患者炎症反应。同时,患者尿液冲刷力、肾盂压力过低,均会影响结石排出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肾盂压力、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术后服用结石通片,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加术后尿量以及肾盂压力,促进结石排出。故术后服用药物,可调整机体尿液代谢率,改善肾功能,增加尿液量,以此提高结石的排出率。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联用结石通片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结石清除率较高,复发率低,且能增加尿液及肾盂压力,进一步促进结石排出,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肾盂尿量清除率
腹腔镜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在近端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