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

2022-02-23 14:27
名家名作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作品文学

马 跃

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根源,是核心,人们普遍认可它的价值。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始终承受着一些冲击,像现阶段,现代文学不断发展,西方价值观念亦对传统文化有所挤压。因此,要正确认识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挖掘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让人们普遍感受到古代文学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认可古代文学的基础上自觉传播我国的古代文化,促使古代文学在不断传承的过程当中推陈出新。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一)认识价值

文学创作无法与生活完全脱离。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作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场景,或从自己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着手,搜集必要的创作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赋予其艺术价值。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让原本“平凡”的生活元素获得“新”的蜕变,展现不一样的内容。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学内容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看到文学现象的本质。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能够从中了解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特点,作者想要阐述的观点以及思想情感。读者阅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与内容,提高认知水平。

虽说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从当时社会生活中汲取元素,但并不意味着文学作品的内容完全都是对生活内容的加工与照搬。相反,许多创作者极具创造力,读者可以从其作品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跃然于纸上的灵动思维。这些文学创作者在作品中结合着自身的认知加入了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人生感悟等形形色色的内容。当读者阅读其作品时,创作者如“导游”般引导着读者感受作品独有的魅力,了解多样的文学知识,领悟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人文素质价值

人文素质包罗万象,涉及了人文知识、思想、精神与方法。其中,人文知识涵盖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语言知识等基本知识;人文思想指的是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理念;人文方法指的是人文思想形成的认识、实践方法;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蕴含在人文素质当中的内容,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都能寻得一丝“线索”。虽说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相隔时间甚长,一些内容与现代社会并不相符,但在人类的一些共性问题上,始终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有关做人的哲理,如人在面对逆境、绝境时需要做出怎样的转变,才能“扭转乾坤”,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又或者即使无法“扭转乾坤”也可以用辩证的角度看待,福祸相依,知足富足。读《论语》学到回归本心,仁者爱人;读《老子》学到上善若水,包容并蓄;读《庄子》学到突破樊笼,逍遥旷达。人们从作品中获取感悟,内心逐渐澄明,洞悉人生道理,学会如何应对绝境逆境,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并且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诗和远方,也有着真诚、勇气、胸襟和担当,通过阅读这些经典的作品,给人以精神力量,让人刚健笃实地、酣畅淋漓地面对生活,并执着、热诚地对待生活。古代文学研究者更是可以通过现代语言传达出这些人性光辉,为当代提供精神力量。

(三)民族精神价值

一个民族能够屹立千年不倒,与这个民族的精神有着莫大关系。倘若一个民族失去了应有的精神支柱,该民族会因此而变得迷茫,失去前进的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历经沧桑,穿越时间的长河,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作、传承、延伸从而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理想信念。阅读与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能感悟作品中的浩然正气、贫贱不移的品质、开阔豁达的胸怀,树立更加坚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中涵盖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价值是当代人需要重视的。

二、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意义

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甚少,对古代文学在当下社会的应用价值了解不够充分。更多的人只是把古代文学当作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认为古代文学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且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内容较为晦涩难懂,学习起来具有较大压力。许多人缺少一定的学习能力,没有做到持之以恒,终究未能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到成长的养分[1]。加之部分人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止步于校园,而处在校园阶段,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情趣,只是盲目背诵。

对此,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以及加强对古代文学的宣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更多的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价值有所了解和认识,逐渐认可中国古代文学所具有的实质性作用,并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现代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路径

(一)从文学层面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千年,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唐代的诗、宋朝的词、元代的曲,每一代有每一代的风华,每一种作品形式都有着深厚的价值。而这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虽在历代流传的过程中有所丢失,但也留存下来很多经典篇章,无法复制也无法比拟。当下,这些作品通过互联网以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能够更为便捷、快速地了解与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

通过研究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净化心灵,提升个人气质。人们也需要有这样的自主意识,在充分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之上,积极阅读学习。

当代社会发展极为迅速,人们为了生活承受了多方面的压力,对于这些有着巨大压力的人们而言,他们急需要释放压力。但是他们对于如何释放压力的方式往往并不了解,所采取的方式大多也存在错误。而通过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文学作品当中的精神价值,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自身的压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获取到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2],从而突破束缚,突破奴役,让思想游于无穷。

(二)从学术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经千年,经历过多次的动荡与变化,在变化中蜕变。在和当代的价值使命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聚焦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重视到西方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在学术层面中,把中国的古代文学放到了一个更大的维度展开研究,积极寻求古代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所肩负的使命[3]。

在中西方文学的差别上,中国的传统文学主要划分为经、史、子、集四个层面,西方的学科分为了工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内容。和中国的传统文学相比较起来,西方的分类更加细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中,应尝试像西方文学一样进行细分。但是如果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细分,会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文学即使在当下的重重考验中依然绽放其独特魅力,如何顺应当代发展并产生价值影响,是值得每位学术研究者探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从认知层面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当前世界认知领域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文学学科体系。在文学的继承路径当中,文学作品是主要载体。加之文学作品作为大多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不仅能够经久不衰、世代相传,还能够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始终保留着优质的内容,不断发挥着其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是因为中国人民对文学的尊重与推崇。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吸引了众多世界各地的学者的目光。透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人们能够一探中国古代文明,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除此以外,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彰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苏轼《荔枝叹》中的“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展现了苏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如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缺憾之情。每一部作品中所展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读者而言都是一种认知上的提升。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濡化身心,体悟精神,逐渐帮助自身修身养性,更好地应对一些人生的共性问题。

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展开深入的剖析研究,人们还能够从古代作品中获取古人的智慧,如古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是如何应对,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帮助到现代的人们掌握更好的方法来判断事物和应对困境[4]。另外,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们的自省。要进步就需要时刻关注到自身行为,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找到自己内在的不足。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还可以通过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反思,深刻理解先人的智慧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从教育领域展开思索

从小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富足精神生活。基于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文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当学习某个方向的文学知识时,实则会对其他方向的文学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掌握某个方面的文学知识再去学其他方面知识时,不同方面的知识之间将会有机融合到一起。由此可看出,开展古代文学教学,会帮助到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

基于此,相关的学者、教育研究人员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对古代文学作品展开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有机地把文学作品融入教材中,应做加法而不是减法,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教师而言,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做出相应的教学优化,要采取更为有效、有趣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认识。随着在教材中放入更多的优质的文学作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有效甄别好的文学作品,不容易被一些不好的作品所影响[5]。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文学跨越历史的长河,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在与当代社会的碰撞中,逐渐凸显其独有的时代使命。从文学层面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众多,蕴含了历代文人的思想精神,对当下一些迷茫的人们具有指引前进方向的作用。从学术方面而言,中国的古代文学不像西方文学有着众多的细分内容,研究角度繁多。中国古代文学直观写实,值得更多的学者关注以及更多地探究其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多元影响,让古代与现代跨时空交流,再兴古代文学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而言,一直以来人们对一些共性问题不断探索,如人在逆境中如何寻求突破,如人要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共性问题实则都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寻找到答案,并且是最为高级的答案。从教育层面而言,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语文学科,也不再是注入强加式,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让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熏陶,更好地认识与认可古代文学作品,也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增加后备力量。通过思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价值使命,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做个传灯者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我们需要文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