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生猪“强芯”种业
——访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位专家贾青

2022-02-23 01:37吴曼
北方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河北省

□本刊记者 吴曼

生猪繁育体系在养猪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善,还需亟待加强。 目前,河北省种猪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种猪来源多依靠国外及国内种猪产业发达省份。同时,省内多数地方猪种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出现下降, 面临着保种和在保种基础上的资源开发利用等重要任务。

2018 年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成立后, 贾青作为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位专家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持续开展种猪繁殖和种猪遗传评估、性能测定、 专门化品系选育与配套系筛选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相关技术集成、 示范以及地方遗传资源保护、 开发与利用等重要工作。 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8 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获得专利7 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3 项,出版专著3 部,发表论文60 余篇。

不断提升育种能力, 助力产业持续发展

五年来, 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位团队一直以河北省生猪种业发展为己任, 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供种能力、开发优质资源为目标, 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繁育技术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开展杜长大猪的育种。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是生猪生产的主体,提高生长速度、提高繁殖效率是大宗生产商品猪的主要提升方向。 河北省是生猪生产大省,但种猪产业相对较弱,种猪企业规模不大,育种基础不扎实。 在采访中,贾青告诉记者:“我们积极配合河北省良种工作总站, 对省级种猪场和部分优秀的市级种猪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建立常态化的场内性能测定技术体系。 五年来, 全省种猪育种核心群达到1.1 万头,种猪登记达到56 万头,场内生产性能测定达到11.5 万头, 通过遗传评估指导猪场精准选育,主要经济指标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杜洛克、长白和大白100 千克体重日龄较2018 年分别缩短6.04 天、10.76 天和5.65 天,总产仔数分别提高0.47 头、1.18 头和0.66 头。 新增4 家省级原种猪场,建立起现代化高标准种公猪站1座。 ”

种猪体型外貌鉴定是在种猪经生长性能测定、进行遗传评估后,配种前进行种猪选择的重要工作。 2019 年在总结河北省种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多年来对种猪进行体型外貌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岗位团队制定出《种猪体型外貌鉴定技术规程》,被省质量监督局推荐为地方标准。

基因组选择是当前先进的育种技术, 近五年来重点对基因组选择技术进行攻关研究推广应用。 2019 年,团队推出的《基于基因组选择的大约克夏猪联合育种研究与应用》 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主要依托省内6家企业进行了研究、推广基因组选择技术,累计组建基因组育种参考群近6000 头,其中繁殖性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参考群近3700 头,生长性状 (达100 千克体重日龄和100 千克活体背膘厚)参考群近2300 头。

非洲猪瘟期间,生猪减栏严重,国家启动了复产政策,市场上种猪严重缺乏。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岗位团队及时撰写了种猪场复养中引种技术、 商品代仔猪留做种用技术等应急技术指导方案,起草《商品代仔猪留在种用技术指导方案》,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各市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养猪生产的恢复。 在生产全面恢复后,又在各地开展技术培训中,指导调整应急技术带来的生产水平下降, 推动了种猪生产正常化,提高了生产水平。

加强深县猪保种技术攻关, 保障肉类食品安全

深县猪是河北省传统的地方品种, 2015 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 建立起保种群。 岗位团队对保种群开展了群体遗传特性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深县猪全基因图谱构建、基因库构建工作, 并基于深县猪的优良特性开展了新品种培育。 对深县猪活体保种群体进行了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连续世代的遗传监测, 两种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均证明深县猪在4个世代传递过程中群体大小稳定, 保持了遗传多样性的稳定,近交程度没有出现升高的趋势。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基因组检测,设计出深县猪DNA 探针,在目前正在开展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对疑似深县猪个体、群体的精准鉴定发挥了良好作用。

针对深县猪活体保种群规模有限的问题,岗位团队对深县猪保种群的所有公猪进行了精液冷冻保存, 共制作深县猪冷冻精液7000 余剂,为地方猪的遗传资源保护增加防护墙、双保险。 保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团队开展了深县猪杂交配套利用模式研究应用, 以深县猪为母本杂交生产商品猪的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 2019 年起,在河北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的项目资金支持下,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以深县猪为育种材料,开展了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第一阶段杂交创新工作已完成, 共分娩44窝、 产活仔猪420 头, 经基因检测的267 头仔猪,确定有128 头仔猪含有黑毛基因,为明年的深县猪新品种横交固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以北京黑猪为育种素材,2021 年完成了108 头母猪杂交创新, 选择F1 代理想的216 头母猪留种,制作横交配种计划,目前已经完成52 头的横交配种,年底前完成所有F1 代的配种工作,地方猪新品种培育工作初见成效。

推广繁育先进技术, 全力支撑产业升级

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除了在种猪场中推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外, 还开展了提高繁殖力综合技术的推广。 结合国家和省级课题,与高效养殖岗位合作,重点开展了猪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批次化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与推广工作。

近年来, 猪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批次化生产技术迅速在规模化养猪企业应用, 与传统的规模化猪场周批次生产模式相比,具有生产节律清晰、便于管理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水平,提高了种公猪的使用效率。 岗位团队专家与北京生猪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批次化生产综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研究了母猪同期发情处理后性腺和性激素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优化改进了现有母猪定时输精程序,建立起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方案,母猪配种率达95%以上, 批次配种妊娠率提高了8%,大幅度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

团队专家成员还多次在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 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等专业会议上就该优化改良技术受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并参与制定了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全国行业标准、 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石家庄地方标准, 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全面提升技术人员水平

育种的主体是原种猪场, 为了提升育种水平,岗位团队主要针对原种猪场育种技术人员,进行小规模、一对一精准培训。 5 年来累计对省市级种猪场育种技术人员开展培训400 余人次,解决育种中实际问题20 多项。 开展的繁殖技术培训针对的是所有种猪场和商品猪场从业人员,培训面广,培训群体大。 几年来繁殖技术培训不仅在省内开展, 还在国内大型行业会议上进行了多次报告。 同时还与生猪创新团队其他岗位一道,在邯郸、保定、石家庄、秦皇岛、承德等市开展了多次相关技术培训, 培训人数达到1000 余人次。 2020 年以来,培训工作扩展到了线上,收听收看人员的规模更是成倍增长。

此外,岗位专家积极参与了2019 年和2022年的河北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猪繁殖员职业技能大赛, 承担了理论考试出题和判卷工作,在猪常温精液精子活力检查、背膘测定、发情鉴定、输精等实践操作考核中担任裁判。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指导, 全省规模猪场育种、繁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持证上岗测定员、繁殖员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猪场对育种繁殖岗位技术人员的需求。

依托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实效

河北省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和张承地区,团队成员大多来自邯郸、石家庄、保定等地,与扶贫对象地区基本一致,为开展产业扶贫带来了便利。 岗位服务面向的对象是种猪场,据悉这些猪场的技术力量强、生产规模大、影响范围广。 “我们依托企业开展技术扶贫工作,使企业壮大、贫困户脱贫落在了实处。 如岗位团队参与保定旺顺敏达养殖有限公司扶贫工作,通过现场指导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该企业完善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 创建了猪场整体防控措施方案,集成创新种猪选育、缩短母猪非生产时间、深部输精、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生产等技术制定了生产、防疫、定时输精与批次化处理技术指导方案,并推广到全省驿站,发挥了良好作用。 ”贾青向记者介绍到。

据介绍,该公司在生猪产业效益的支持下,为周边9 个贫困村800 余贫困户提供 “四统一分”服务(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回收产品),连续5 年进行利润分红,使贫困户找到持续稳定的脱贫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其中“财政资金收益” 扶贫项目,项目带动4000 余户受益。 “政银企户保”扶贫项目,带动3 个行政村82 户贫困户, 户均年受益890元。 “新型经营主体项目收益” 扶贫项目带动2个乡46 个村,1780 余户,4000 余人, 每年受益扶贫资金共80 万元。 此外,贾青还被聘为该县生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首席专家, 指导该县生猪养殖,组织专家开展了技术培训、规划论证等工作。

团队副岗位专家张军辉在承担唐县扶贫任务的企业唐县昌鑫黑猪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帮扶, 对该公司存栏的600 头母猪进行了基因检测,重建家系,指导其开展性能测定,启动了新品种培育工作; 在灵寿县指导规模猪场成功复养。 团队成员张伟峰在邯郸武安、馆陶等地进行了产业扶贫, 李俊杰教授作为省委统战部扶贫调研团成员在承德市各县进行了扶贫调研指导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养殖企业承担县级政府的扶贫任务, 专家支撑养殖企业技术的产业技术扶贫模式。

除了全力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外,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额外任务。 起草完成河北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参与制定了《河北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修订《河北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管理办法》和《河北省种畜禽场鉴定验收标准》等规程标准与政策性文件。 配合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起草《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起草《河北年鉴》有关畜禽种业有关部分内容。 协助第三次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起草 《河北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积极参与猪遗传资源普查;搭建京津冀育种平台,联合中国农大、北京、天津生猪体系专家教授谋划搭建京津冀联合育种平台。

回首砥砺奋进路,扬帆再起新征程。 贾青表示,接下来会持续在猪新品种培育上发力,扩大基因组选择技术的推广范围, 继续撰写深县猪遗传资源调查报告与资源志书等工作, 助力河北省生猪产业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河北省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