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研究

2022-02-24 05:33孙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浸润性电切术膀胱癌

孙杨

膀胱癌为最常见的尿路肿瘤。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于防止肿瘤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Tis、Ta、T1)和浸润性(T2 以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75%~85%。传统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癌最常用的方法,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是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1]。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男12例,女22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62.45±10.67)岁;肿瘤直径0.8~4.3 cm,平均肿瘤直径(2.21±0.87)cm;临床分期:21例Ⅰ期,13例Ⅱ期。试验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34~77 岁,平均年龄(62.45±9.67)岁;肿瘤直径0.9~4.2 cm,平均肿瘤直径(2.14±0.75)cm;临床分期:22例Ⅰ期,12例Ⅱ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仰卧位、留置导尿管。耻骨上切口,切开膀胱,充分显露肿瘤,以肿瘤为中心切除病变及膀胱壁2~3 cm。若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处,切除输尿管开口及输尿管下段,将输尿管残端移入无肿瘤膀胱壁,保留双 J 管。

1.2.2 试验组 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体位与对照组相同,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德国F26STOZE 等离子切割镜成像系统,电切功率120、160 W,电凝功率60、80 W。洗涤剂选择生理盐水。术中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与输尿管的毗邻关系。瘤体小,与膀胱壁底部一起切除;肿瘤大的,逐级切除位于膀胱壁表面上突出的肿瘤,然后切除底部的肿瘤(切除到膀胱壁)。对于靠近输尿管开口的肿瘤应尽快切除,以避免电凝。若为多发肿瘤,则应先小后大,先易后难。术后及时送检,留置导尿管,反复冲洗膀胱。

手术后1 周,两组均进行膀胱灌注。若患者在手术中发生膀胱穿孔或术后血尿,应推迟膀胱灌注时间。患者灌注前应排尽尿液,灌注前4~8 h 禁水,保持膀胱内有效浓度。选取20 mg 吡柔比星及40 ml 注射用水,经尿管注入膀胱,按照仰卧、左位、俯卧位、右位改变体位,15 min/次,再排出。每周注射1 次,共6 次;之后每个月注射1 次,注射6 次;接下来2 个月注射1 次,直至术后2年。若有可疑的话,可每3 个月做一次活组织检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效果判定标准参考文献[2]分为缓解和未缓解。并发症主要包括膀胱痉挛、膀胱出血、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缓解30例(88.24%),未缓解4例(11.76%);对照组治疗缓解29例(85.29%),未缓解5例(14.71%);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发生膀胱痉挛1例,未发生膀胱出血、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发生膀胱痉挛3例、膀胱出血2例、闭孔神经反射2例、膀胱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 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微创膀胱手术不仅能避免癌细胞增殖的风险,还能减少对膀胱功能的损伤;②肿瘤切除时产生的凝固层和气化层可阻断淋巴和小血管,有效减少出血;③手术视野清晰,避免视线模糊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危险。研究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但需要注意的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时,在放置电外科内镜前应确定尿道直径,避免电镜直接盲放,对尿道造成损伤;严格控制冲洗压力,防止膀胱损伤。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预后好,可减少膀胱痉挛、膀胱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一般情况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通常采用保留膀胱的方法,既可切除肿瘤,又可止血,无组织凝块,使手术时间短,可减轻手术痛苦,临床应用较多[3-6]。尽管理论上可完全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实际复发率高,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不再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大范围复发,必须转根治手术,增加患者痛苦,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痛苦。术后复发一直是影响电切术治疗尿道膀胱肿瘤效果的重要因素,复发率常与残存病灶、致癌物及新肿瘤刺激有关。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癌12 个月后再发生风险增加34%。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可减少膀胱癌复发,治愈率达80%以上。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后灌注化疗能有效减少或延缓肿瘤复发,消除残留病灶,减少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9]。另外,约有25%的膀胱癌患者在第1 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切除后因不同原因无法完全切除,进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可切除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残留的肿瘤,所以,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二次手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10-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减少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浸润性电切术膀胱癌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