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2-02-24 05:33金大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金大鹏

随着年龄增长人类身体机能以及骨密度有所降低,大大提升了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此外,因为老年患者患有基础疾病,提升了治疗难度[1]。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以及内固定,非手术治疗极易产生骨折位置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内固定治疗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极易产生静脉血栓[2]。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临床广泛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此次研究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为29∶21,年龄62~80 岁,平均年龄(71.1±3.1)岁。观察组中男:女为31∶19,年龄61~79 岁,平均年龄(70.5±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通过CT 和X 线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年龄>60 岁;出现手术指征;入选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4]:患有心脑肝肾器官疾病者;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患有精神障碍者;未有效控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者;耐受性较差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手术前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检查,评估其主要器官并给予对症治疗,如患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需要控制血压以及血糖水平,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选择侧卧位,切口为改良Haring,将其逐层切开充分呈现髋关节,而后将关节囊切开,充分呈现股骨颈骨折位置,切断髋臼韧带,取出骨折股骨头,通过电锯在股骨小转子上方位置锯断股骨颈。对照组通过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完成上述操作后扩髓股骨近端位置,通过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采用合适的股骨柄假体放置,对股骨颈长度进行调整,而后将髋关节复位,进行切口冲洗,放置引流管后将切口关闭。观察组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完成上述操作后摸挫髋臼,剔除髋臼软骨和股骨,对髋臼假体进行固定后外展45°,而后实施扩髓,放置合适的股骨柄假体,确定髋关节活动无异常后冲洗关节腔,放置引流管后将切口缝合。

手术完成后两组均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并予以患者抗凝药物,避免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拔除引流管时间为术后24~48 h,手术后3 d 实施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引流量和完全负重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即髋部疼痛、假体松动、感染以及静脉栓塞[5]。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Harris 髋关节功能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后Harris 评分>90 分为优;治疗后Harris 评分在80~89 分为良;治疗后Harris 评分在70~79 分为可;治疗后Harris 评分<70 分为差[6]。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4%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引流量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引流量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引流量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 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 Harris 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 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 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大部分老年患者因为骨质疏松以及骨间软组织薄弱等情况,骨折后会产生骨折不愈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就目前而言,临床均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此方法可将病因消除,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训练。而常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简单,和内固定相比其效果良好。临床研究显示老年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提升术后生活独立性。

临床研究显示Garden 骨折主要分型为Ⅲ型以及Ⅳ型,由于老年患者伴随年龄增长肢体协调能力会降低,大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伴随钙流失少数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如果出现跌倒或者碰撞容易产生股骨颈骨折[7]。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虽然并未进行下地负重,但是由于骨折位置会因为剪切力产生内固定不牢固以及松动表现。因此老年患者需要将卧床制动时间缩短,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就目前而言,临床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及内固定对比而言,此手术方法可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8]。

全髋关节置换术存在较低的翻修率,有助于髋关节恢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4%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董玉林[9]在同类研究中结果表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6.3±9.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260.3±40.7)ml,总引流量为(93.2±9.6)ml,和此研究结果相似。由此能够说明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低以及活动量较小者,手术效果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不显著,术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相比,后者恢复效果良好。并且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处理髋臼情况,术后髋臼软骨和人工股骨头具有较小的摩擦力,能够良好结合髋臼和假体,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以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此同时,观察组术后 Harris 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度以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高以及生存时间较长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仅仅对股骨头进行置换,不能够和骨性髋臼匹配,手术后集中局部应力,加重了髋臼磨损,极易出现假体松动以及脱位表现。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避免其弊端,将髋臼和股骨头一同置换,其匹配度较高,有助于生物力学环境恢复,进而降低假体脱位以及松动发生率,保证髋关节稳定,促进功能恢复[10]。然而本次研究资料均源自本院病历系统,其获取资料有限,极易出现回忆偏倚以及选择偏倚,同时此次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手术者水平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结果,因此需要增加样本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全髋关节置术的效果良好,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可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