莶通栓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2-02-24 05:34刘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血栓性硬化性急性期

刘楠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在急诊科特别常见,发病急,致死率和致残率高[1,2],因发病6 h 后病情仍然可能逐渐加重,明显加重了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升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而且患者在发病后康复时间较长,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常见原因动脉硬化且常伴有高血压病,与动脉硬化互为因果[3]。近年来新的检测方法和治疗手段各式各样,但治疗效果各不相同[4]。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热点问题,暂时无确定性有效治疗药物。选取本院86例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豨莶通栓胶囊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86例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64.7±7.1)岁;体重41~72 kg,平均体重(56.2±6.4)kg。试验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6~72 岁,平均年龄(65.2±6.7)岁;体重41~72 kg,平均体重(57.0±5.9)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表现及CT 或磁共振成像(MRI)复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撰写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10年诊治指南》[5]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血压水平<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发病时间≤72 h;④NIHSS 评分<20 分。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的脑卒中症状且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②药物过敏患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④合并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或颅脑手术史、颅内血管畸形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降糖、降血压、抗凝、维持颅内压、调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或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即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100 mg/次,1 次/d 口服;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135)250~500 ml 与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 次/d;血塞通片(商品名:维和,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486)50~100 mg/次,3 次/d 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豨莶通栓胶囊(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65,规格:0.37 g×24 粒)治疗,3 粒/次,3 次/d 口服。两组均14 d 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NIHSS 进行判定,基本痊愈:NIHSS 减分率>90%,病残程度为0 级;显效:NIHSS 减分率为45%~90%,病残程度为1~3 级;进步:NIHSS 减分率为18%~44%;无效:NIHSS 减分率<18%,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

1.3.2 NIHSS 评分和BI 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重度损伤:21~42 分;中重度损伤:15~20 分;中度损伤:5~14 分;轻度损伤:1~4 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功能恢复情况,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NIHSS 评分和BI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BI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和BI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NIHSS 评分和BI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40%~60%,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发展均比较迅速且病情复杂,若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会引发患者脑部血流供应中断、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狭窄、闭塞等血管形态发生剧烈变化,预后较差。患者脑细胞和神经元在缺氧情况下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引发患者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栓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损伤、脑血管狭窄闭塞、血小板聚集及血脂代谢障碍等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或有血栓形成有关。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可以再次打开血管,挽救频死的缺血半暗带细胞[7],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时间窗为发病3 h 内,因此限制了应用。缺血后的脑组织在血流再通后会引发再灌注损伤,导致脑水肿和细胞凋亡[8]。梗死的面积扩大,使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医认为中风(脑卒中)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虚、风、火、瘀、痰、滞、气等,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导致疾病突发[9]。

中医对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调理气机区域化痰,调肝通腑,清气上行,浊气下行,恢复胃升降之职,调理肝,降肝气,血气运行正常,痰瘀无法形成,病情改善治愈[10]。豨莶通栓胶囊具有祛风痰瘀血、醒脑开窍、通络舒筋功效,其中冰片归心经、脾经和肺经,能通诸窍而止痛、入心经而通窍止痛,和麝香配伍起效快,引导其他药物穿越脑屏障;豨莶草主入人体的下焦,特别是以入肝、肾经为主,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及治疗高血压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有效改善脑血流量微循环[11];水蛭是抗凝功效最强大的一味中药,可以抑制凝血酶的非酶活性区域,可防止形成微小血栓,改善微循环达到破血逐瘀的功效;麝香中含有麝香酮可以清除过剩的自由基,增强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防止脑水肿,保护细胞膜[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豨莶通栓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豨莶通栓胶囊中的提取物如人参皂苷Rg1 可促进海马神经再生,人参皂苷Rb1 和三七皂苷R1 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有助于受损神经的再生等,另外药物中其他提取物可改善凝血功能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通经络,破血逐瘀,达到了抗血栓的目的。

综上所述,豨莶通栓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栓性硬化性急性期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发生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