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2-24 12:11刘振锋贵兴宝
广州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热力学化工育人

李 丽,刘振锋,黄 珂,贵兴宝

(新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并不只是对思政课的要求,而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的实施对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彰显了“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重要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2-3]。

1 《化工热力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能够应用热力学函数关系、流体平衡理论和模型、热力学基本定律等知识对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计算、物质平衡计算等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和表达,并获得有效结论[4];同时能够根据化学工艺要求,结合流体pVT关系、流体平衡模型和理论,提出化工过程管道、换热设备、塔设备等设计方案,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等因素[5]。因此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个人品德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6]。

化工热力学主要介绍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溶液热力学性质的计算、相平衡、化工过程能量分析、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其总结起来就是利用学习的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极限问题,为环保节能指明方向,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体现了绿水青山的发展观。鉴于此,通过收集蕴含思政元素的工程案例,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实现《化工热力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2 《化工热力学》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笔者对《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专业素养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有机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的设置。从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三位一体”的模式出发制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思政总体目标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题材与内容为载体,不仅要学生“专业成才”,更要让他们“精神成人”。

(2)实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根据上述的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结合课程实际,梳理和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重建化工热力学的课堂教学。在授课的各章节中不仅把各个工程案例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还通过翻转课堂、进入学校化工仿真工厂实践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政教育。典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实例教学

(3)德育目标达成度的综合评价[6]。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教学,对是否能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新设计的教学大纲中必须有其相对应的课程思政评价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5个评价指标:①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反映学生的一些德育效果,如学习通上的抢答环节、测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及学习通上参考资料的阅读等,据此进行评价。②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思政案例撰写思政心得。③在期末考试中,结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安排一定分值的论述题进行评价。④利用腾讯软件编制问卷调查小程序,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德育评价。⑤与辅导员及创新引飞学生结合,根据班级、个人的民意测评进行评价。

3 结 语

《化工热力学》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思政育人的主战场。在课程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并将其很好地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就像在专业教育的“汤”里溶进了思政教育的“盐”,溶入盐的汤变的可口的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更多收获。

猜你喜欢
热力学化工育人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了解固体和液体特性 掌握热力学定律内容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热力学第一定律易混易错剖析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