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尺幅展鸿志 陋室斗间存风骨

2022-02-25 03:31刘名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号角瞿秋白徐悲鸿

刘名

徐悲鸿纪念馆原址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徐悲鸿故居。1982年12月,纪念馆迁址到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后因展陈面积有限,纪念馆在新址进行扩建。2019年9月17日,徐悲鸿纪念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博物馆。

在徐悲鸿纪念馆,瞻看他的一幅幅经典画作,追思他多彩厚重的生命轨迹,我们能身临其境般深切感悟到徐悲鸿大师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

方寸斗室天地间

徐悲鸿纪念馆,闹中取静,幽雅恬静。一层徐悲鸿生平纪念展厅里,以大量图片再现了青年徐悲鸿从贫穷的乡村走向世界的艰难旅程。展厅内陈列着徐悲鸿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徐悲鸿视为“悲鸿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及徐悲鸿的各式印章。

纪念馆还原了徐悲鸿的生活工作场景。复原的故居起居室里,陈列着徐悲鸿生前所用绘画工具和颜料,画案上摆放着他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墙上悬挂着他亲手书写的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他去世前一周购买的最后一件艺术品——清代画家任伯年的《紫藤翠鸟》轴。

置身在这方寸斗室天地间,仿佛徐悲鸿并未走远,他依然一袭朴素的中式长衫,屈腰弓背、神凝气定,手握如椽画笔,落笔有韵、取象不惑。以墨言志,以画抒怀,徐悲鸿对艺术的信念、对人类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跃然画上。

挥毫泼墨吹号角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慷慨赴死、坦荡气质的《田横五百士》,勇往直前的《国殇》……纪念馆的二层和三层展出徐悲鸿各个艺术时期创作的国画、油画及素描作品120余幅。

这些作品共分为四个板块:《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性绘画创作》《妙造自然——徐悲鸿的风景题材绘画》《写生入神——徐悲鸿笔下的动物、花卉》《翰逸神飞——徐悲鸿的书法》,突出了徐悲鸿主题性创作及融汇中西、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和他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层展厅的一幅特殊画作吸引了我们。我们把目光凝注在已经用明快的线条粗粗地勾勒出基本轮廓的画作上,这是一幅未完成的油画,名为《鲁迅与瞿秋白》。虽是未竟之作,但观众还是能十分清晰地捕捉到鲁迅与瞿秋白这两位瘦弱而坚强的文化巨人眉宇间忧国忧民的神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鲁迅与瞿秋白这一对人生知己,这对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在黑暗的旧中国,振臂疾呼,冲锋陷阵,扛起民族精神的火炬,用文艺唤醒民众的灵魂,吹响人民奋进的号角。徐悲鸿对鲁迅与瞿秋白的推崇由来已久,他把两位伟人的神韵与风骨凝固在作画的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徐悲鸿经历过抗日战争,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有刻骨的心痛。对于民族的痛苦与危难,他从来不是无动于衷,他用笔墨吹响奋进的号角,用自己的方式呼唤民族的新生。徐悲鸿说:“绘画虽为小技,但可以现至美,立大德,造大奇,非锲而不舍,勤奋苦学不易成功。”

一洗万古凡马空

“妈妈,看,徐悲鸿大师的《奔马图》,我们美术课上刚学过呢!”随声看去,一个身着校服的小学生站在二层展厅的《奔马图》前,惊喜地说。

《奔马图》是徐悲鸿1941年所作。当时国内抗日战争处于最惨烈的阶段,国难当头,正在南洋举办画展为抗战募捐的徐悲鸿,听到长沙失陷的消息,心急如焚,深夜秉烛挥就了这幅《奔马图》。画面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那高昂的马头,奋力驰奔的马腿,迎风起舞的鬃毛,无不充满奔赴沙场、踏平敌寇的壮志雄心。画笔传情,徐悲鸿把自己饱满的民族情感与马结合在一起,抒发了自己的忧急之情,寄托著自己对抗战胜利的渴望。

“一洗万古凡马空。”徐悲鸿以画马驰名,他笔下的“奔马”堪称一绝,其用写意法大笔挥洒的马开一代之生面,是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典范。奔腾驰骋、一往无前,这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忧国忧民的马,在悲怆之后更多的是振奋人心,也因此,在那个时代,徐悲鸿的马是号角,是战斗,是不屈服,是民族觉醒的一个象征。

走出纪念馆,沐浴在清风暖阳中,我们仍然沉浸在他“吞吐大荒”的气度、胸襟与壮阔人生之中。抚今追昔,令人不禁感慨:徐悲鸿,还是那么神采飘逸,魅力十足。

(责任编辑:李爽)

猜你喜欢
号角瞿秋白徐悲鸿
“大奇至美
——徐悲鸿经典作品展”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胜利的号角吹响了
我们的探险计划
节日乐曲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效率神器吹响成功的号角
徐悲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