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高职就业问题研究

2022-02-25 13:22宋芹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就业毕业生疫情

作者简介:宋芹(1991-),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巨大影响,以山东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全面分析疫情对就业形势和学生就业群体的影响,并就疫情背景下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拓展就业渠道,通过数据调查和摸排,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顾虑,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引导,加强就业积极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结合实际,理性分析形势,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就业难题。

关键词:毕业生;疫情;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1.037

0引言

随着大学生的扩招,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一直是一个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全国开展疫情防控监管之下,面临毕业季,企业无法开展线下招聘,学生无法参加实习实训,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研升学和考证等时间全部推迟。疫情导致的就业岗位的缩水和就业时间的推迟等問题,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诸多变数,也对开展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1.1就业招聘开展困难

警院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社会企业和国家公务机关,学生的就业面限制较大,在疫情冲击下,两方面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因为疫情防控等政策的要求,线下招聘几乎全面取消,所有招聘全面采取线上面试方式开展。但是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体能方面存在测试要求,线上招聘无法完成,这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招聘、应聘带来巨大阻碍。

另一方面,因为疫情封闭原因,一部分毕业生封闭在实习单位,另一部分封闭在家待业寸步难行。线上招聘对于信息的流通性、技术网络的掌握性等提出要求,这对于身处农村的学生,无疑雪上加霜;同时线上招聘对于经验不足的应届生,也并不是那么适合。这些困难最终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按照需求录用人员,而毕业生无法完成招聘,就业受阻。

1.2短期就业质量下滑

从长期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不用担忧,但是短期来说质量可能下降。综合评价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学生在毕业初期往往会存在较高的薪酬期待,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意愿,而意愿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业的动力。在推进就业工作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沟通和实习状况了解,大概的就业意愿分为三个方面:升学、公务员考试、实习留岗或调岗。因为疫情的冲击,各个行业的发展萎靡,工资待遇方面,由于工时减少、岗位减少,工薪阶层特别是临时工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都会有部分程度的下降,就业质量不如往年。

1.3就业成本显著增加

一是时间成本。对于应届生来说,正常年份毕业,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季的校园招聘过程中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但是今年就业形势特殊,全面的网络招聘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直接与招聘单位接触,只能通过筛选大量网络招聘信息和学院推荐就业信息等获得就业机会,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时间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因用人要求的特殊性,很多用人单位在初试结束后往往会增加线下面试环节,大部分学生都居家隔离,距离面试单位较远,这大大拉长了学生就业的时间战线,提高了就业时间成本。

二是经济成本。很多学生在毕业当年找工作时往往会选择院校所在地,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毕业生一直无法返校,毕业生工作采取的是“完全无接触”办公模式,所有毕业材料和就业手续均采取邮寄方式,这也影响到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一方面高校所在地一般都属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或者省会城市,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均会高于普通地区,毕业生在就业后的教育回报率会优于地方就业。另一方面,选择外出异地就业,就面临交通、住宿等支出,也会带来较大的就业经济压力,这些困难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就业意愿,带来较大的就业阻碍。

2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问题

2.1就业观念发生较大转变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从长远来看也许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短期内,疫情对整个国家各行各业的不利影响已经不可避免。部分企业无法应对疫情的冲击,风险抵抗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或裁员。部分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平稳渡过“冬眠期”,逐步开厂复工复产,但是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用工成本和行业动荡会形成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导致用人需求减少。这些变化导致学生的就业选择发生很大改变,受形势影响选择规避风险,偏向较为稳定的公务员等岗位。

警校学生的就业分为企业和国家机关招考,受到疫情的冲击,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意识到学历对风险抵抗力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在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选择专升本、考研等方式,避开就业困难期,进一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在就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期待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不愿到企业就业,选择考公务员、事业编、选调生和三支一扶等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出现“慢就业”等现象。

2.2就业指导开展困难

疫情期间,多数院校采取“学生不返校,教师居家办公”的管理模式,在危机冲击之下,制度不健全和办公协调困难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学校的突发应急管理能力,导致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不到位、就业保障机制与政策脱离实际等问题,最终开展的就业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面临毕业求职,院校往往会根据学生的求职意愿和招聘会求职数据分析开展精准的就业指导。疫情期间,就业指导只能采取网络讲座等形式开展,与学生的沟通效率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求职状态,更好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实践性和针对性较强,单纯的线上指导收效甚微,学生面临的很多实际就业问题无法提供精准指导,以上问题均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3网络招聘的局限性

为更好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减少人群聚集,线下招聘全面取消,网络招聘成为就业的主流形势。对于网络求职的学生而言,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他们一方面要迅速适应新的就业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吸收网络应聘技巧,筛选符合自己需求的网络招聘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求职意愿。

对于招聘企业而言,虽然网络招聘缩减了企业的招聘成本,活跃了整个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范围。但是网络的不可接触性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筛选和甄别成本,信息的复杂性加大了毕业生的辨别成本和院校对就业精准度的把握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出于综合考虑往往会在“云招聘”期间完成前期工作,但在最终的录取和关键岗位上,可能会再次增加线下考核。毕竟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没有深度接触,相互了解不足,有些能力要求无法通过网络体现。许多应届毕业生年前开始实习,年后由于疫情的影响迟迟不能返岗,一些单位损失惨重,开始考虑裁员,许多实习生也随之失去了留下的机会。特别是警校生,大量工作岗位对体能和服从意识的要求较高,隔着网络屏幕判断困难,网络招聘的局限性大大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推进。

3就业问题解决的途径

3.1全面分析学生现状,消除就业顾虑

在推进就业工作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就业积极性较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同学存在一定的就业顾虑。学生再择业时受择业观念和就业形式的影响,优先选择考公务员等较为稳定的就业方式,但是因疫情的影响,考试推迟和考试难度较大等因素制约着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导致就业困难。部分学生即使考试失败,甚至也不愿意选择就业,主要是考虑到就业会影响现在或未来公务员考试的应届生身份,担心以后的考试招聘受限。

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意愿,就必须打消学生的顾虑,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打破“一次就业,终生就业”的观念。学生存在顾虑主要是对就业政策了解不足,对很多就业方针一知半解,从而影响就业积极性。对此可以针对学生较为关心的公务员考试问题组织专题讲座,详细说明应届生认定问题,消除学生的就业顾虑。同时多方位开展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就业信息交流,普及就业季的优势和便捷,做好就业引导,增强学生对就业时间紧迫性的认知,鼓励学生灵活就业。

3.2结合学校特色,多渠道开展就业引导

在疫情的冲击下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要想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切实解决学生难题。近年来军地各级切实把征集优秀大学生作为人才强国、人才兴军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推进,千方百计创造良好条件,实施有力的政策引导,各地各高校为大学生报名应征和退役后复学、升学、就业等,实施“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等措施,鼓励大学生当兵入伍,是一个较好的就业选择。

警院学生在就业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但是其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优势。他们受警察院校文化的影响,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服从意识,在“入伍”“三支一扶”和“援疆援藏”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开展相应的就业促进宣传活动,打破网络招聘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可以达到高质量就业要求。

3.3加大就业补偿力度,全面促进就业服务

毕业求职之际,学生需要面临较大的花费,如制作简历、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网络面试场地租赁费以及其他费用,这些花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积极性。

一方面需要学校重点关注贫困助学和建档立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相应的就业补助,减轻就业压力和家庭负担。

另一方面,毕业后的学生分散较广,部分学生选定招聘工作岗位后,往往会因为距离和时间限制,放弃就业面试。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统计学生的分布区域,掌握学生的分布动态,当有邻近区域的招聘时,鼓励相同区域的几位同学一块前往面试,同学陪伴可以很大程大成上提高学生求职的积极性。

3.4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加强思想建设

一方面,在大環境的影响下,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乐观,存在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疫情期间,多数学生长期居家或者处于隔离状态,封闭的环境和一些负面的网络报道,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焦虑和不安;毕业求职的压力和就业的不顺利,会让学生产生无助感,逐步产生懈怠心理,最终导致“慢就业”,甚至不就业。针对学生的以上问题,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可以通过问卷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心理解压、心理咨询沙龙等线上活动,疏导学生的压力,建立学生的求职信心,增强学生的求职意愿。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身认识不足,就业期望过高,存在较大的落差感。学生在毕业来临之际,对岗位的认知不足,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因此求职没有规划和目标,随波逐流,毕业求职时发现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等达不到自身预期,从而不愿就业。针对学生的认识问题,一方面在校期间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建立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在实习期间要进一步督促学生融入工作环境,建立起正确的工作认识,适当降低对工作的要求,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4结语

疫情对经济、就业的影响和冲击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疫情下新兴业态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新的挑战下,社会、高校、家庭等需要多方努力,关注毕业生的求职需求,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同时做好积极引导,让大学生建立就业信心,调整心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冯国昌,顾然.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9):102-103.

[2]李涛,孙煖,邬志辉,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110-126.

[3]陈有华,张壮.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对就业预期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4):105-119.

[4]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41(07):4-16.

[5]刘鲁峰,杨霞.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抉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8):181-184.

[6]金韦明,卫善春,沈延兵,等.新冠疫情影响下促进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9):16-20.

[7]沈洁,王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4):62-63.

[8]王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就业保护与社会保障[J].经济纵横,2020,(03):7-15+2.

[9]许庆斌,王蒙,张冠群,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41-42.

猜你喜欢
就业毕业生疫情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