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培育刍论

2022-02-25 07:30张园园
成才之路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职业能力高职

张园园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文学素养培养存在轻视文学教育教学、文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文学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缺乏文学学习兴趣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可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积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生对文学课程的认识;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文学教育教学水平;将智能设备与教学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开展文学活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学学习环境;积极评价,推进文学教育教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文学素养;文学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8-0136-03

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基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即不仅要求高职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学素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以职业导向为核心,积极落实文学素养的培育工作。同时,要认真分析在文学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

一、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形成了以优秀的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的文学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了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并在行动中认真践行,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内容融入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同样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文学课程涉及文学作品赏析等內容,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作品文质兼美,或抒情或怀古,或豪放或婉约,或写人或写景。而基于这些文学作品开展的文学素养培育工作,不仅能拓宽高职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大学生的文学认知,还能让大学生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与智慧的作用。大学生还可基于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重新审视、定义自己,重新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3.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名合格的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行为、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其中,网络环境就对高职大学生形成了正面、负面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发挥文学课程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其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影响,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通过文学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也出现了相应变化,企业对技术型劳动人才的要求,开始朝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因此,只有真正具备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思想、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才符合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文学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现,文学素养是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重视文学素养方面的培育,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轻视文学教育教学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文学素养培育工作并不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1)社会方面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外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为此,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加强外语方面的教育,忽视母语和语言文化方面的教育,导致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缺失。另外,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学作品进入高职大学生的视线,并成为其主要的阅读内容,从而削弱了其对文学教学内容的关注度。(2)办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更加重视招生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往往以市场需求为主,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工作,而对需要长时间投入、成本高的文学素养培育工作不重视。

2.文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占据大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的是专业技术课程。文学课程主要作为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课程,或者是其他专业大学生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一般是一周一次,甚至有的院校根本没有将文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而一些开设文学课程的院校,将该课程学分设置得非常低,也不重视对大学生的学习管理,一旦专业课与文学课出现冲突,部分院校就会选择放弃文学课程。文学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文学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3.文学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较低,无法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部分教师对文学教育教学没有太大兴趣,除非专业课程涉及相应知识,否则不会在课下接触文学教育教学的内容,也缺少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校缺少考核教师文学素养的相关制度,或考核内容不合理,导致部分教师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动力不强。而文学素养不高的教师很难通过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4.高职大学生缺乏文学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来自各中专院校,其自身的文学基础比较弱,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进一步学习文学课程的兴趣不高。有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将文学课程当成普通的语文科目来对待,心理上的不重视,导致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另外,部分高职大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即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这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除了专业课程以外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不积极参与文学课程的学习,学习和了解文学知识的兴趣不高。

三、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培育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生对文学课程的认识

提高师生对文学课程的认识是培育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高职院校要重视文学教育,提高对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完善校内课程安排,将培育学生文学素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1)各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增加文学课程种类、课时,增加文学课程的学分比重,并将其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文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同步提升教师、大学生对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激发出师生的积极性。(2)高职院校要纠正以往重视技能教学而轻视文学教育的理念,树立全面培养人才的意识,重视大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具备良好文学素养、深厚文学底蕴的全新人才。(3)文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语文教学,还包括历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课程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课程的人文性以及审美性,以文学素养的培育为中心,指导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感悟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

2.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文学教育水平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与文学素养培养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教师的培养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1)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运用多种有效策略引导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进而有效开展文学素养的培育工作。同时,要发挥有文学爱好或特长的教师的作用,将其纳入文学教育教师队伍,并通过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创建适合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学教育教学水平。(2)通过招聘等活动补充专业文学教育者,并将其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发挥其教育作用。这样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进而提高文学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3.将智能设备与教学结合,提高大学生参与度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将智能设备的运用与文学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学习活动,提升文学素养的培育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各种各样的教学课件,将原本枯燥、无趣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并营造出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文学作品,将文学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加深大学生的印象,让其深度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和哲理,并丰富文学知识储备。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帮助大学生选择优秀的文学类网站,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水平,进而提升文学素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学学习环境

文学不只是课本上的内容,生活中也包含大量的文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激发大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在校内成立“文学社”“读书社”等社团,让大学生通过积极的交流、互动,提升文学素养。还可以组织文学鉴赏、文学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保证每个大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以此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学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5.积极评价,推进文学教育教学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文学素养融入评价体系中,积极完善评价方案,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评价,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具体操作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中体现素养培养元素,使大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文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还要重视培育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此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培育可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竞争优势,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全面型、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园园.高职学生文学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同构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08).

[2]陆洁琰.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路径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3]杨前华.以职业化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03).

[4]郭馥铭.论高职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发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06).

[5]曾学龙,谢颖,朱宇华.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Discu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Zhang Yuanyuan

(Hunan Railw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uzhou 421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literary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contempt for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teachers to be improved, and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literature learning.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guidance, actively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and impro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curriculum; introduce excellent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mbine intelligent equipment with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ry out literary activities to create a good literary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actively evaluate and promote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 vocational school; literary literacy; literary activities; evaluate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职业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