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生猪主要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2022-02-25 05:01
北方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活疫苗猪只猪群

秋冬季节交替,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变大,空气湿度减小,日照时间缩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更易存活。 在养殖环境调控不当、饲养管理不良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非洲猪瘟、口蹄疫、仔猪腹泻等进入高发期,养殖场户应强化以下关键防控措施。

一是加强临床巡查。增加临床巡查频次,主要观察猪的采食、饮水有无增多或减少;呼吸频率、呼吸姿势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咳嗽、打喷嚏;体温是否正常;眼、鼻有无分泌物、脓液等;耳、 四肢皮肤有无颜色变化, 有无肿块以及排便、排尿异常情况。 发现发病猪只,应立即将病猪移入隔离圈舍,单独饲养,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二是实施精准防治。 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多种疫病容易在秋冬季发生和流行。 要根据疫病特点,科学采取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继续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加强临床巡视,每日巡栏,监测猪群临床症状和体温变化,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嗜睡、轻触不起、采食量减少、拱料不食、发热、皮肤发红、关节肿胀/坏死、咳喘、腹式呼吸,育肥猪死淘率增高,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等可疑临床表现时,第一时间采样检测。 定期开展场外环境采样检测,每周对猪群进行病原和抗体监测。 加强人员管控, 人员在入场3 天前不去农贸市场、 屠宰厂(场)、 无害化处理厂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高风险场所, 入场前要严格经过淋浴、 更衣等程序。 外来车辆原则上不得进场,应在猪场外一定距离的位置完成作业; 确需进入的, 需彻底清洗、消毒、烘干,并对车辆所经道路进行彻底消毒。 严格进场物资管控,分类采用熏蒸、消毒剂浸泡、烘干等方法进行消毒。

口蹄疫:用好疫苗免疫手段。 猪场要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经批准使用的疫苗制品, 要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运输和储存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进行免疫。 免疫注射应一猪一针头,防止人为传播疫病。 免疫后要对猪群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确保达到群体免疫效果。

仔猪腹泻: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多,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以及猪丁型(德尔塔)冠状病毒;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 对于病毒性腹泻,可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重点做好母猪群的免疫接种工作,提升母猪群的母源抗体水平。 对于各种细菌性腹泻,应选择针对性强的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宜轮换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菌株;在流行情况严重的猪场,可进行疫苗免疫。 应注意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注意防寒保暖,控制温湿度, 分娩区每周消毒2 次,2~3 种消毒剂交替使用,产房采取全进全出,母猪进入产房要进行全身清洗和消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场或阳性不稳定场, 可根据本场流行毒株选择相应的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 在阳性稳定场应逐渐减少弱毒活疫苗的使用, 或者停止使用弱毒活疫苗;在阴性场、原种猪场和种公猪站,停止使用弱毒活疫苗。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如需引进猪只、精液,必须坚持引自阴性猪场。 引进种猪要进行隔离、观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再混群饲养。

猪瘟:选用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制定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效果监测评估,掌握猪群整体免疫状态, 淘汰疑似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仔猪,杜绝可能的传染源。

伪狂犬病: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定期开展灭鼠工作。 及时隔离疑似感染猪、发病猪,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伪狂犬病疫苗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应选用一种疫苗,防止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猪细小病毒感染: 引种前了解引进猪群是否有猪细小病毒感染, 怀孕母猪是否有繁殖障碍临床表现, 母猪群是否做过疫苗免疫接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猪只饲养过程中,发现母猪产木乃伊胎或者死胎,应立即进行紧急隔离, 安排专门的饲养员管理带毒的母猪、仔猪等,使用专门的饲养用具,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 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 病猪排出的粪便、 采食过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降低猪群饲养密度,做好猪场常见病的免疫接种, 提高猪群整体免疫水平,可减少呼吸道疫病的继发感染。 减少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污物, 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害。 使用敏感性药物对猪群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注意合理交替用药。

格拉瑟病:也称副猪嗜血杆菌病。 该病大多继发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等病毒性疫病,猪场要按程序做好基础免疫,保证猪群常年处于良好免疫状态。 降低猪群饲养密度有助于减少病菌传播。 可使用敏感药物对猪群进行预防和保健。 发病严重的猪场可使用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 但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众多, 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时不明显。

三是定期清洁消毒。 每周对猪场周围道路消毒2~3 次, 每天对猪场内道路及其环境消毒1 次。 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进行2~3 次带猪消毒。 未安装净水设备的猪场, 可在饮水中添加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定期对饮水器或水槽进行消毒处理。 对收集、转运、处理病死猪的工具及时进行清洗、 消毒。 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清除污物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温度低时,可通过延长消毒时间、增加消毒浓度和频率、使用低温消毒剂等措施保证消毒效果。

四是切实防寒保暖。采取防寒保暖措施,确保猪舍温度适宜且基本维持恒定。 入冬前,检修门窗、测试锅炉及水暖系统、暖风炉及正压暖风系统、电热板、保温箱、保温灯、电力线路、温控自动开关、发电机等防寒保暖设施设备。 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宜控制在32℃~38℃,保育舍温度在24℃~27℃,生长育肥、怀孕母猪、种公猪猪舍温度在10℃~21℃。 开放式猪舍可以覆盖双层塑膜, 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 在门口挂棉帘、草帘,防止冷风进入。 顶棚保温差、不利于舍内温度提高的猪舍, 可在舍内猪床的上方用塑料薄膜、防雨布、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二层棚,同时增加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暖风炉等,增加保暖效果。 使用煤炉的猪舍, 要定期检修烟道,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猪舍内可适当增加垫料。

五是重视通风换气。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 要重视通风, 保持猪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 采用窗户进行通风时,两边的窗户不可同时打开,避免形成对流,风速过大,晚上要关闭窗户。 采用风机进行通风,水帘的上部进风口不宜打开过大。 通风应优先选择在每天正午高温时段,其次选择在喂料时间段。

六是强化饲养管理。 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能量饲料,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物质。 冬季可在夜间增加一次喂料,提供清洁饮水,有条件的应提供清洁温水。 注意哺乳仔猪的饲养,让仔猪吃好初乳,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饲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

猜你喜欢
活疫苗猪只猪群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鸭苗注射禽流感疫苗的时间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