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无抗防治措施

2022-02-25 05:01李明辉李东辉
北方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粪污猪场仔猪

李明辉,李东辉

(1.吉林省柳河县采胜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柳河 135300; 2.吉林省柳河县畜牧总站,吉林柳河 135300)

仔猪腹泻是严重制约生猪繁育生产的常见病、多发病、混感病。 不但发病原因复杂难辨,而且还极易造成诸多因素的叠加致病和反复发作,给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威胁,对于提高母猪断奶健仔数(PSY)和保育期增重速度等生产指标影响很大。 一直以来,使用抗生素都是防治仔猪腹泻的主要手段。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于养殖场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危害有了越来越明晰的认识, 由此而引发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是令社会大众深恶痛绝。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最严格的“禁抗、限抗、无抗”政策, 这就为生猪的健康安全养殖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笔者就仔猪腹泻的无抗防治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1 创造舒适环境

1.1 加强舍内环境调控

仔猪哺乳期和保育期的舍饲环境优劣,对仔猪腹泻的发生几率和防治效果影响很大。 要想保持舍内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光照强度等舍内环境指标的相对稳定, 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人为调控措施。 有条件的猪场在硬件设施上投入比较大,基本达到了自动化控制的程度,只要在具体的生产管理过程中, 及时应对外界的气候变化,提高软件操控的熟练水平,就能营造出稳定适宜的舍内小气候。 条件稍差一些的小规模养猪场, 就要在落实饲养员的岗位责任制、增强责任心上多下功夫,不断在取暖保温、防暑降温、通风换气、保持光照、减少噪音等方面加强细节管理。

哺乳仔猪舍保温区的温度一般控制在第一天32℃~35℃,第一周末27℃以上,以后每周下降2℃, 直至适当温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保育猪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1~30 日龄为28℃~30℃,31~40 日龄为27℃~28℃,41~60日龄为26℃,以后温度为24℃~26℃。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1.2 提高仔猪活动地面的舒适度

猪有着与生俱来的拱土特性, 它们圆柱形的鼻子是高度发育的器官,为了寻找食物,会经常在地面上拱个不停。 所以,在仔猪舍地面材质的选择上, 就要同时具备坚固性和舒适性的特点,还要利于清洁打扫,创造不因受凉和被污染而导致腹泻的地面环境。 分娩哺育舍的地面尽量采用专业配套的网上分娩栏, 如果是地面分娩舍,要在仔猪活动栏内设仔猪保温箱,保温箱内安装可自主调节的加热地板、 红外线灯等局部供暖设施。 仔猪保育舍可采用网上保育栏进行网上群养, 每个隔栏以8~12 头为一个小群,地面采用不易使仔猪着凉的塑料漏缝地板或者复合材料制作的漏缝地板。

1.3 做好粪污清理和环境消毒

1.3.1 粪污清理

粪污是引起仔猪腹泻类传染性疫病的主要载体,在仔猪的繁育过程中,能够及时彻底地做好粪污清理, 对于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目前,虽然在规模化的仔猪繁育场都安装了漏缝地板和自动清粪设备,但是,地面仍有一定的粪污残留,如果不进行及时地清理,在仔猪的拱地过程中就会传播疫病。 所以在日常的仔猪饲养管理时, 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粪污清洗处理流程,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无污染。

1.3.2 环境消毒

建立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养殖环境消毒灭源制度。 一是定期对养殖场场区内外部环境进行地毯式全面彻底地消杀。 二是经常对圈舍进行带猪消杀,同时对供水设备、水箱、水管、饮水槽、饲料槽、上料设备、地板地沟、排污设施等进行专项消杀。 三是执行好人员、车辆进出场区和生产分区的管理制度, 对进出通道本身及通过的人员、车辆、物资进行常态消杀。 四是选择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剂。

2 提供优良水、料

2.1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2.1.1 水源选择

水源选择是生猪养殖场选址的第一要件,有了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能为生猪的健康养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从根源上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病和传播。 一般情况下,猪场水源要达到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易于防护的基本条件。 特别理想的水质条件是:不经处理即能达到国家颁布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 对防治仔猪腹泻作用比较大的就是水中微生物含量必须达标, 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标准分别是: 细菌总数<100 个/毫升、总大肠杆菌群<3 个/升。

2.1.2 饮水管理

具备优质水源只是防控仔猪腹泻的前提条件。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取水、输水、存水、用水等每个环节的管理上,都不能有些许疏忽懈怠,要形成有的放矢、 常抓不懈的饮水管理制度和措施。 同时, 还要采取必要的猪场用水净化措施,添置集中供水必需的沉淀、过滤、消毒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并保证安全有效运转。 做到长期进行水源防护, 既要防止周围污染物污染水源,又要做好猪场自身建设与管理, 防止猪场粪尿、污水及其他排泄物对水源造成污染。

2.2 供给优质适宜的饲料

2.2.1 配方科学匹配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 生猪饲料的分类更加精细专业, 根据不同的生猪品种特点,研发生产出专用的乳猪料和保育料。 为了防治仔猪腹泻,在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上要做到严格控制, 在使用成品饲料时要按批次进行监测分析,达标后方可饲喂。在仔猪饲料配方的选择上,要优先保证仔猪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适当调低粗蛋白水平,将仔猪饲料CP 控制在18%~20%。

2.2.2 做好饲料过渡

仔猪处在不同日龄要喂饲不同的饲料,但在饲料转化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让仔猪消化系统逐步适应新饲料的质地和采食数量,最大限度减少饲料变化引起的应激。 饲料的渐进性过渡方式是:第一次换料25%,第二次换料50%,第三次换料75%,第四次100%饲喂新阶段的饲料,每次换料持续时间在3 天左右。

3 及时免疫驱虫

3.1 母猪免疫接种

母猪的免疫力高低及机体的健康水平如何,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在免疫上着重针对能引起垂直传播的疫病, 进行强化免疫,既要保证母猪健康, 又要维持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使仔猪通过允吸初乳获得一定的保护,从而控制具有腹泻症状传染病的发生。 能够通过母仔传播而引发仔猪腹泻,并具有可靠疫苗进行免疫的传染病包括以下几种:猪副伤寒、猪大肠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应根据猪场实际的疫病流行状况, 选择具体的病种,制定适合的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

3.2 仔猪免疫接种

一要选择引起仔猪腹泻风险较大的病种,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二要选定适宜剂型及毒力的疫苗。 三要掌握确实可靠的免疫方法。四要适时监测母源抗体衰减程度, 找准免疫时机。 五要及时跟踪检测,做出准确的免疫效果评价。 六要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

3.3 定期做好驱虫

首先,要及时对母猪进行驱虫,防止引起仔猪腹泻寄生虫的寄生繁殖及排卵传播,彻底阻断仔猪感染寄生虫的传播来源, 重点加强对猪球虫、蛔虫、鞭虫、小袋纤毛虫、包虫病的有效防制。其次,要为仔猪制定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一般在转入保育舍后驱虫1 次,间隔1 周再做1 次追加驱虫。 另外,还要采取稳妥的生物安全措施,定期除尘、消毒、灭鼠,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4 进行无抗添加

鉴于仔猪消化系统初期发育相对滞后的生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进行人为无抗添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促进仔猪的健康发育。 在仔猪腹泻的防治上,一是通过添加益生素可有效调整仔猪肠道的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数量增加,改善肠道消化功能;二是通过添加酶制剂可以有效补充仔猪的内源酶不足,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防止腹泻发生。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种类,以及各种仔猪复合生物酶制剂; 三是通过添加酸化剂可以弥补仔猪胃酸分泌不足, 降低胃肠道的pH 值, 促进消化酶的分泌, 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消化道内病原微生物的增殖。 第四通过添加有机锌制剂可以解决仔猪缺锌的问题,防治断奶仔猪的腹泻; 第五通过添加免疫调节剂、植物提取物、 寡糖制剂等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抵御引发腹泻症状传染病的发生;第六也可使用不含抗生素的防腹泻专用复合添加剂。

5 使用中药治疗

猪场一旦出现仔猪腹泻病例,就非常棘手,必须及时治疗,以免波及整个群体的健康。 采用中草药治疗,一直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5.1 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仔猪感染性腹泻主要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三大类,在中药的治疗上要做到辨证施治、 对症下药。 一般情况下,根据猪群的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可有针对性地选用中药成方“黄连解毒散”、“清瘟败毒散”、“清热散”、“麻杏石甘散”、“止痢散”、“白龙散” 等做加减治疗,也可采用金银花、马齿苋、杨树花、蒲公英、黄柏、葛根、黄连、连翘、柞树皮、白头翁、板蓝根等中草药进行单味添加治疗,或者通过合理配伍自拟中药组方进行辨证施治。

5.2 非感染性腹泻的调理

仔猪因消化不良、受寒着凉、脾胃虚弱、湿热中毒、伤食等都能引起腹泻发生,可采用中药成方 “七味白术散”、“葛根芩连汤”、“健胃消积散”、“扶正解毒散”等按疗程进行防治,或者根据需要采用黄芩、陈皮、山楂、生姜、神曲、麦芽、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绿豆等中草药进行选择性添加,亦可按照实际病情自拟中草药简方进行保健调理。

猜你喜欢
粪污猪场仔猪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