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奋力推进省会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2-25 17:28石家庄市水利局
河北水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滹沱河石家庄市河长

□石家庄市水利局

水利纵横

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奋力推进省会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石家庄市水利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省会石家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支撑之年、关键之年。一年来,石家庄市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二十大召开后迅速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围绕省、市部署的重点工作,紧跟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和河北省水利厅的工作节奏,时刻保持同频共振,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对标对表、主动作为,各项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1.凝心聚力求突破,水利工作亮点纷呈

石家庄市水利局以“建一流队伍、干一流业绩,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争当全省水利系统排头兵领头雁”行动为抓手,砥砺前行、奋楫争先,在5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1 水旱灾害防御全面胜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022年汛期,全市降水偏早、降雨偏多、雨季偏长。汛期降水平均达517.7mm,比常年同期偏多25%,主汛期降雨整体呈“降雨总量大、场次多、落区集中,河道涨水速度快、峰高量大”的特点。面对暴雨洪水,在省水利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全市水利系统落实“七个一”工作机制,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有效应对13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科学调度大中型水库17次,237座水库平稳运行,全市安全度汛。

1.2 水资源管理水平和节水能力显著提升,高效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按照工业抓循环、农业抓节约、供水抓漏损的思路,切实加强全社会节水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今年8月,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到石家庄市调研检查节水工作,对节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认为石家庄市节水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值得推广。10月20日,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对我市水资源管理、节水工作、再生水源利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进行深度报道。11月29日,《中国水利报》以《持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石家庄坚持走节水型发展之路》为题,专题报道我市节约用水情况。

1.3 城市水系规划建设谱写新篇章,打造蓝绿交织的美丽省会城市

城市水系规划建设是石家庄市实施拥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庄市水利局委托清华大学一流团队,编制了《石家庄城市水系及水系空间总体规划》,致力于破解城市水系短板问题,积极构建河畅、水清、景美、宜人的城市现代水网体系,着眼打造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首开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洨河总退水渠以下实现30年一遇城市涝水正常自流,极大程度缓解了城区排涝压力;民心河沿线城市水系智慧控制系统平台上线使用,在汛期雨量较大较集中、排涝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有效发挥了指挥调度、远程操控等作用。

1.4 河湖管理治理成效显著,河湖生态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滹沱河系统治理基础上,有序开展沙河、冶河、槐河、洨河等市级河道的治理;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化河湖管理,全市河湖面貌发生了深层次、系统性、根本性改变。中央和省级媒体进行集中报道,特别是《新闻联播》《建筑绿岸旁,城在碧水间》专题报道了滹沱河治理成效。在滹沱河管理上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滹沱河综合管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滹沱河后期管理维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滹沱河沿线生态保护和市场化运管管护发展方案》,并成立滹沱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石家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石家庄市滹沱河保护条例》,成为我省首部单条河流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1.5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城市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着眼于保障城市应急供水安全,完善城市供水体系,全力推进主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在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持续优化建设方案,加大征迁力度,加快施工进度,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将2—3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压缩至6个月,在2022年3月底如期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一期工程的完工为滹沱河应急水源地调整奠定最重要基础,为全市拥河发展释放空间,提供前提支撑,彻底解除了城市发展束缚。

2.坚定不移抓落实,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2022年,石家庄市水利局牢固水利“项目为王”理念,谋划实施滹沱河拦蓄建筑物提升、中小河流治理、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共71个,全年完成投资82.3亿元,水利工程投资翻了一番,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同时也为全市水利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各项工作实现圆满收官。

2.1 深入落实河长制,河湖管理治理持续向好

一是4级河长守土尽责履职担当。市级河长深入河道现场开展巡河66次,召开市级河长会议8次,专题会议6次;各级河长开展巡河30万次,形成河长统筹协调、属地政府负责、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河湖岸线管控不断加强。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逐步消除“四乱”存量,健全动态摸排整改销号机制,随治理随销号,随销号随核查,确保问题整改真实不反弹。

三是江水消纳和生态补水持续推进。完成江水消纳5.3亿m3,占年度任务的100%;向民心河、环城水系、洨河补水5670万m3,向滹沱河、沙河等河道补水11.1亿m3,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四是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开展。全市水利部门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1km2,治理完成率100%,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向好。

2.2 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采补平衡攻坚战圆满收官

一是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专项考核纳入县级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逐县下达地下水管控指标,有序推进河道水量分配,计划用水管理进一步强化。

二是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查。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审核机制,持续推进取水许可全覆盖,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生活)取水许可补办工作,坚持严格把关、高效审核,年初以来完成基数审查并上报审核意见1250个,按时反馈率保持100%。

三是扎实开展试点建设。将灵寿县、平山县、赵县列入省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计划,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提质增效;将平山县作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增强再生水利用率;推进灵寿县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示范县建设,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保障机制上积极探索。

四是强化措施打好地下水超采治理攻坚战。统筹推进地下水压采工作,水利部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石家庄市在全国108个浅层地下水超采市中地下水位同比回升3.10m,排名第16位;石家庄市在全国37个深层地下水超采市中地下水位同比回升2.94m,排名第8位,治理成效显著,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2.3 扎实做好农村水利工作,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衔接

一是认真做好水库移民工作。全年共争取后期扶持资金3.4亿元,实施扶持项目564个,切实维护了广大移民的切身权益,有力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切实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改善南水北调受水区361万人水源条件,实现饮水水源同城同质;筹措资金2147万元实施23个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灌溉水平,保障粮食安全,谋划实施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项目,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

四是持续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利用丰水年河道、水库水量充沛的有利时机,组织指导全市各水电站全力发电,全年发电量突破1.2亿KW·h,创近年来新高。

2.4 深入推进行业能力建设,水利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水行政执法质效显著提升。赴县以下巡查137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发现“五乱”问题130余起,下发书面督办单34个,行政立案24起,罚款27.28万元,有力维护水事秩序。

二是积极做好普法宣传。加强普法培训,组织系统执法培训4次,受训人员600余人,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的能力。

三是水利行业监督有序开展。持续开展了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规范水土保持监督开展,强化了项目全过程管理监督。

四是持续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加大运行管护信息化建设投入,确保水库、河道、堤防、灌区等水利工程区和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加强水利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确保随调随用。

五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加强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要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控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3.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再谋发展

2023年,我局将以更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积极践行中央治水新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建设促进发展,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奋力开创省会水利发展的新局面。

3.1 持续提升水利工程支撑能力

聚焦抓投资、上项目,在扩大投资和争取项目上,持续做加法,强化项目整合和包装,积极谋划储备好项目、大项目。担起水利部门的行业责任,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服务城乡发展、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强化项目储备,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持续推进省会水利事业发展。

3.2 持续提升水资源节约和保障能力

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上,要持续做减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抓好全社会节水工作,优先发展节水型农业,对非居民用水户进行计划用水管理,督促工业企业积极改进用水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强化用水总量控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核定、合理分解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开采总量红线控制指标,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可靠。

3.3 持续强化河湖综合管理和开发

加强河湖管理,持续做乘法,综合施策,放大河湖管理综合效益,打好河长制攻坚战。以河长制为抓手,规范管理河道,扎实做好河道综合治理。尚未系统治理的22条主要河道要开展综合整治,推进河道系统治理,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促进河流水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助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4 持续抓好水旱灾害防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做除法,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消除、整改、提升,最大限度消除防汛安全隐患。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摸清全市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重点区域,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健全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补齐山洪灾害防御短板弱项。持续加强水库维养、应急度汛、抗旱应急项目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水平。

3.5 持续强化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在提升水利治理能力上,持续做乘方,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增强水利综合管理能力的集成效益。落实水利发展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性水法规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逐步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维护水事秩序。强化水利行业监管,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水利工程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全链条管控机制,严防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保障工程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构建现代化河北水利场景的石家庄篇章。□

(本文执笔 程行 张双龙 康晓亮)

2022-12-26

猜你喜欢
滹沱河石家庄市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美丽家乡上封面”公益活动优秀摄影作品选登(一)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长输气管道河流穿跨越方案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