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视域 重构作业设计

2022-02-26 04:24李顺榕温文勤
教育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础性研究性探究性

李顺榕 温文勤

作业问题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和关键。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不仅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和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还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维度,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的重中之重,“怎么减”成为学校当下改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往,主要从教学视域的角度设计作业,强调作业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忽略了作业的育人功能。现在,“双减”落地直指课堂教学“增效提质”,呼唤教师站在课程视域的角度设计作业,充分彰显课程育人、作业育人的功能。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自2015年起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究,先后形成作业设计1.0版本和2.0版本。而今,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立足课程视域,重构作业设计,依据三阶课程“做实基础性课程,做精拓展性课程,做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策略,制定作业设计策略——做实基础性作业、做精拓展性作业、做活研究性作业。同时,着眼核心素养培育,确定作业设计三维目标——“依标扣本,夯实文化基础;学科拓展,变革学习方式;项目研究,实践体验创新”,让高质量作业与课程、课堂协同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多元发展、幸福成长。

基础性作业:把控“五度”

基础性作业是指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作业设计,覆盖全学科。基础性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主要环节,强调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设计适切的作业目标、内容与评价任务并实施,达到夯实文化基础的核心目标。在作业设计上,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要求。数学、科学强调“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经验;“四能”,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会”,即会说、会辩、会用。语文、英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情感和基本思维等“听、说、读、写、悟”的落实。艺术、体育和劳动教育则强调技能、体验、审美及实践。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将基础性作业分为课前预习作业、课中练习作业和课后延伸作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一般主张在课中完成作业,课后适当练习。

基础性作业设计要做到“五度”:一是量度精准,作业量要严格执行“双减”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各科作业做到均衡协调,完成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二是难度适宜,作业难度会影响学生的作业负担和作业兴趣,过易的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过难的作业则会让学生在不断经受挫折中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所以作业设计应该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控难易程度。三是梯度合理,即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差异分层设计两类作业:一类是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并且也能够完成的,相对比较容易;另一类难度稍微增加,以满足对学科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是幅度拓宽,设计作业不能只针对当天所讲的知识,还应考虑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知识网络的逐步完善,由此及彼,达到“温故而知新”。五是角度多变,设计作业时要防止学生思维的模式化、机械化,注重多角度变换训练,如图形变换、题型变换、结构变换、题设结论变换等,特别要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

拓展性作业:指向“五育”

拓展性作业是基于学科拓展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对作业进行样态创新,拓宽视野,增强实践性、体验性和游戏性的作业。其最大特点就是将学习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拓展性作业的设计遵循“三要三强”原则:三要,要着眼兴趣激发、要连接学生生活、要坚持分层选择;三强,加强课内外结合、加强实践与体验、加强个性化展示。拓展性作业不仅要巩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考虑对学生德育、审美、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

探究性作业:凸显“五性”

探究性作业基于课标,由学科教师依据各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制定合适的研究项目,学生针对研究项目搜寻相关的材料,通过分工合作、深度思考、分析研究和提炼总结共同完成。探究性作业具有研究性、实践性、阶段性、综合性、创新性五大特质,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探究性作业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过程中需要跨学科、跨时空、多人合作,可以通过方案设计、成果报告、模型展示、科学验证、演讲汇报等形式展示,将作业育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以三年级语文《走近李白 初识诗仙》探究性作业设计为例——

作业目标:背诵优秀诗文50篇,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以传统文化为纲,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走进经典,在研究中阅读,在阅读中研究,培养研究性阅读能力。

作业设计内容:李白专题的经典诵读,可以结合诗歌诵读开展研究性学习。李白是唐诗的集大成者,学生们从小就诵读他的古诗,从李白作品开始进行专题研究学习,符合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在集中诵读一部分李白的诗歌后,孩子们对李白的生平、趣事产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教师从问题出发,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扩大李白专题经典诵读的外延,设计了五个项目化学习内容:1.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分类整理李白的古诗;2.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一生,为他写一份简历;3.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经历的重大事件,为他做一份大事记;4.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趣事,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进行简单记录;5.查阅图片和资料,画一份李白的游历图,配上游历地点的古诗(诗题)更好。

学生在五项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一边诵读一边进行研究学习,作业历时两个月,诵读完李白的16首古诗,涵盖其代表作《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长干行》等。孩子们没有因为诗歌太长而退缩,反而以能做李白的“忠实粉丝”为荣。在研究性学习汇报中,一份份研究成果展示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归纳总结、实践创新的能力,一次次精彩的交流呈现了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更广阔的视野,为实现跨学科整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基础性研究性探究性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研究性学习案例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