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农业问题

2022-02-26 11:13曾梓琳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
关键词:移民

曾梓琳

【摘要】 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关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明代农业人口高达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农耕社会为主导,使农耕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阶级的稳定性成了明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论明代的哪一位君主,都会在农业问题上大做文章。本文主要围绕明代农业问题进行讨论,对移民与屯田、农业生产率,以及经济作物的引进等问题进行概述。

【关键词】 明代农业;移民;屯田;农业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56-03

一、明代的拓垦、移民与屯田

每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都是从处理农业问题开始的,而土地与人口通常是统治者处理农业问题的着手点。

明代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乱产生的流民问题以及土地荒废问题亟需待解决。统治者在稳定自身统治的同时,是通过拓垦与移民来缓解棘手的人口与土地不平衡问题的。

拓垦是指利用大量劳动力开垦未开发土地来增加可用土地面积。拓垦在明代主要有两种形势,一是组织劳动力开垦边境荒地:“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馀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馀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二是就近开垦居民居住地周边未开垦的荒地。“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馀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夏四月己亥,徙江南民田淮南,赐钞备农具,复三年。”明政府不仅向移民提供农具,还向其进行政策倾斜,在赋税上也为其提供优惠条件。两种形式各有其优势,在边境开垦,不僅可以开发边境农业发展、促进当地人口增加,还起到戍边——保护边境安全的作用。就近开垦荒地使耕地人口分布过于集中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人口激增会使这种缓解的药效变短。

移民是指政府通过干预人口流动,将人口集体迁移到某地进行集体活动。明初移民分为军籍移民和民籍移民两大类,前者都是由政府调遣而至,后者绝大多数也是由政府组织的。

由军籍移民进行屯田活动的行为叫军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於农,其法最善。”军屯在明初是时有发生的,政府为了使卫所军人在非战时不白白食俸禄,经常在边境荒地组织大规模屯田活动,这样既使边境土地得到开发与利用,又使大量军队驻扎在边境,因军屯在明初的快速发展,困扰有明一代的北虏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其中戍长城“九边”是军屯最成功的体现之一。但是明中期以后军屯逐渐衰落,“自正统后,屯政稍弛,而屯粮犹存三之二。其后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

由民籍移民进行屯田活动的行为叫作民屯。民屯又分为移民屯田、募民屯田和徙罪人屯田三种。移民屯田就是把地少人多地区的一部分人民强制迁移到地多人少的地区定居耕垦。募民屯田就是通过招募的方式征集农民到荒闲之处定居耕垦。徙罪人屯田就是把犯罪的百姓或官吏发到荒旷之地屯田。①

二、明代的经济作物种植

(一)明代重视经济作物种植

农业发展到明代,农业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作物的品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除了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之外,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品种被人们发现并加以耕种与利用。

彭勇教授提道:“明太祖特别注重经济作物的种植,他认为经济作物既有果腹、救灾之用,也可以改善百姓的生活……他下令百姓多种植桑、枣、柿和棉花,为鼓励农民尽量多种植,洪武二十八年(1395)还下令,凡洪武二十六年以后栽种的桑、枣果树,均免除赋税。” ②

十七世纪的江南地区已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之外,经济作物的因地制宜也是其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农民会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特点选择性耕种经济作物。

(二)外来经济作物的耕种

明代中后期,通过中西方交流,引进了玉米、番薯等大量外来经济作物。这些外来经济作物大多具有耐旱高产的特点,而且还能适应于多种不同类型土壤。比如我国北方不少地区都存在土地贫瘠、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技术与农具落后的问题,但是甘薯等作物却同时适合我国南北的自然条件耕种。这些作物的大量种植,使粮食产量大大提升。像玉米和甘薯对缓解粮食供应困难具有明显作用对明代中后期人口增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外来作物在农产品的商业化和改善中国传统饮食和营养结构上,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③

(三)经济作物的大量耕种对明代社会的影响

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使明代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明代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灾荒等问题得到缓解。灾荒就会产生流民,流民问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始终希望将人民控制在固定的土地上,采取不同的户籍制度,尽量减少人口流动。自然灾害、战乱都会产生人口流动,流民问题也就随之出现。流民始终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流民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引起有组织的农民叛乱,随时都会威胁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流民问题除了威胁社会稳定,还使相当数量的流民终于转化为自由的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就为城市手工业和乡村农业经营,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于是在十六世纪的中国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形成了劳资双方的劳动力买卖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

经济作物之所以被称之为经济作物,是因为种植这些作物可以带来经济效应。与经济作物不一样的传统粮食作物则多被用作使用和上缴赋税,并不会用于市场交易。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使明代的市场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由此萌芽。

三、明代农业生产率问题

以漆侠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明代的农业生产率相比宋代并没有明显提高。李洵先生通过比较元代王祯编辑的《农书》与明代徐光启编辑的《农政全书》,来研究明代农业生产率是否有明显提高问题。李洵先生认为,两本书在内容上虽有承袭之处,比如说农具只是有稍许改进而没有大方向上的进步,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明代在农业生产率方面毫无建树。因为在社会生产力的总范畴内,人的因素占据重要的地位,人对生产的经营管理能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但弥补了生产工具落后的缺陷,甚至还可以在一定时期,增加生产,发展生产力水平。⑤

正如李洵先生所说,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因素有多方面,比如说土壤肥沃程度、农民技术熟练程度、自然气候条件、农业工具的发展问题等等。明代在人为因素上较前代已有了很大进步。明代兴建许多水利工程,修缮前代留下的水利设施“(洪武四年正月甲辰)修治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兴安属桂林府,其水出海洋山。自秦开桂林、象郡,凿渠兴安,分为湘、漓二水,建三十六陡……岁久,堤岸圮坏。至是,始修治之。水可溉田万顷” ,明太祖还分派国子监监生和有识之士前去地方,集中力量处理水利问题,“(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乙亥)遣国子监生及人材分诣天下郡县督吏民修治水利。上谕之曰:‘……朕尝令天下修治水利,有司不以时奉行,致令民受其害。今遣尔等往郡县,集吏民,乘农隙,相度其宜,凡陂塘湖堰可潴蓄以备旱䁧,宣泄以防霖潦者,皆因其地势修治之,毋妄兴工役,掊克吾民’众皆顿首受命,给道里费而行。”

到了正统时期,大学士杨士奇也劝告英宗应以农业为重,要按照洪武旧制重视水利的建设,“ (正统五年七月辛丑朔)遣官修备荒之政。先是,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等奏:‘自古圣贤之君,皆有预备之政。我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为心……浚陂筑堤,以备旱涝,皆有惩罚。自后有司不能修举,每遇凶荒,民辄流徙;……’上嘉纳其言……敕曰‘一、洪武年间与各州县开浚陂塘以防水旱,并须完固可以经久。一、洪武年间于各州县开浚陂塘以防水旱,盖永远之利,亦因后来有司不得其人,视农事如等闲,委而不问,以致土豪奸民掩为己有,或堙塞为田。尔等须一一亲历踏勘,如有前弊,责令自备工力如旧修筑坚固还官,悉免其罪’。” 水利工程还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小型化的优势很明显,使家庭灌溉用水也得到了保障,越来越多的荒田也能得到灌溉。

在水利工程方面,明代政府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使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呈现繁荣景象。南方水稻种植业开始向多品种、大产量发展,土地中作物单一化会使土地地力下降,所以农民不再仅种植单一的本土品种,而是因地制宜,种植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稻种。

四、农业生产率提高带来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农业

上一章提到,明代的农业生产率较前代来讲大大提高,这使明代的农业种植体系发生了变化。农民重视的不单单是粮食的产量,还越来越重视粮食的质量、优良品種的选择还有地力的培养等等。比如明代的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先进农具和优越的耕作方法的加持下,江南农业逐渐向小农家庭集约型经济迈进。

所谓集约农业,就是通过增加劳动和资金的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会使农业产量有飞跃性增长。不仅如此,在明代中后期,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样的田亩数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力耕种,由此乡村便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使得更多的有发展之势的城镇注入了新鲜血脉,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中无法从事农业,便在手工业与商业中寻找新出路,城镇中的商品经济就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雇佣劳动力渐渐常态化。明代后期,租佃关系变得发达,在农业生产方面进行雇工成为普遍的事情,这为集约型农业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集约型农业的逐渐形成从侧面刺激了商品交换,从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又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向近代经济发展。雇佣关系、商品交换、稳定的商品供应量使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特殊的屯田方式——商屯

明代存在一种特殊的屯田方式,此方法与民屯、军屯都有很大区别,为明代所独有,此方式叫作商屯。

商屯是伴随着明代盐法改革而应运而生的,并随着盐法进一步改革而逐渐衰落。明代施行食盐专卖,“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 贩运食盐的商人需要向边境地区交纳一定量的粮食才能兑换到“盐引”,所谓“盐引”简而言之就是贩卖食盐的许可证。商人需要持“盐引”去指定盐场兑换食盐。但是这一过程会造成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浪费,久而久之由于成本过高的原因,商人就采取直接在边境地区雇人屯田的方式,以此来节省来回运费成本与时间成本。这种由商人雇佣直接在边境地区进行屯田的方式被称之为商屯。

商屯不同于民屯与军屯,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容易被统治阶级所操控。盐引的引数是由政府进行调节的。明初时,所需引数少,商人的纳粟数少,且盐引较容易及时得到兑换,所以商屯成为政府与商人双方都获利的一种屯田方式。明中叶开始直到明末,开中法逐渐被破坏,政府方面经济出现危机,国库出现缺口,政府便利用提高盐引数来集中获利,盐引数在逐步提高中渐渐超出了实际盐库存盐数,就会导致盐引兑换不及时的现象发生,盐商由于无法及时兑换到食盐,纳粟积极性有所减弱。

弘治五年(1492年),户部尚书叶淇还改革盐法,将纳粟得盐引改为纳银买盐引,商人兴屯积粟之目的就在于中盐牟利,现在既然可以用银买盐,“积粟无用”,于是原先在各边兴建屯田的商人便纷纷“辍业而归”,结果使得“边地荒芜,石粟五两”,⑥明史记载:“明初,募盐商於各边开中,谓之商屯。迨弘治中,叶淇变法,而开中始坏……世宗时,杨一清复请召商开中,又请仿古募民实塞下之意,招徠陇右、关西民以屯边。其后周泽、王崇古、林富、陈世辅、王畿、王朝用、唐顺之、吴桂芳等争言屯政。而庞尚鹏总理江北盐屯,寻移九边,与总督王崇古,先后区画屯政甚详。然是时因循日久,卒鲜实效。”开中法就这样逐渐被废弃,而与开中法息息相关的商屯也随之被废弃。

总而言之,商屯的大规模出现,大大改变了明代边境的粮食供给结构,增加了对戍边军队的粮食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明代的边防力量。史称永乐至成化间,“商人争出财力募民垦荒,天顺中斗粟值银二分,边储大裕”。又说,由于实行开中纳粟之法,使得明朝廷“不烦转输,如坐得刍粮以佐军兴”。这种说法虽或不免有夸大之处,但也确实反映了一定事实。

六、结语

农业作为明代经济社会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被明代统治者所重视。帝王制度的本质是集权制度,这就决定了作为王者必须具备能够压倒一切觊觎者的强硬性格,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些颇有作为的帝王,往往同时又极其残忍甚至是暴君的原因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因其出身贫寒,所以更能体会农民之艰辛不易之处。“(吴元年十一月甲午)上沐浴出现圜丘……时世子从行。上因命左右导之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器用。还,谓之曰:“汝知农之劳乎?夫农勤四体,务五谷,身不离畎亩,手不释耒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榻,所服不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故令汝知之,凡一居处服用之间,必念农之劳,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致于饥寒,方尽为上之道;若复加之横敛,则民不胜其苦矣。故为民上者,不可不体下情”。在太祖未称帝还为吴王时便教导子孙要注重农业生产,要爱惜民力,不可横征暴敛。建立明朝以后,更是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时刻注重农业发展。

明代农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使有明一代农业技术快速发展,为后世带了很大影响。明代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良的作物品种与稳定的市场交换环境为清代乃至以后农业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注释:

①②③彭勇:《明代开辟传统工商业发展新时代》,《人民论坛》2020第17期。

④⑤李洵:《从王祯〈农书〉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表现的明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明史研究论丛》1991第1期。

⑥左云鹏:《明代商屯述略》,《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第1期。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明)明实录[M].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3]高寿仙.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M].合肥:黄山书社,2006.

[4]朱永嘉.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移民
移民火星
《月球移民指南》
《月球移民指南》
当前世界移民状况如何?(答读者问)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