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设计研究

2022-02-26 07:29郑潇童广州华商学院助教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生都市景观设计

郑潇童 广州华商学院助教

“可食用景观”指现代都市不同类型景观场所中有意识地以可食用的蔬果、粮食等作为景观元素,由此使单位面积的城市空间达到收益最大化,同时使之兼具生态、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1]。合理地设计与开发社区可食用景观,可以使设计的景观兼具生态、人文、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对儿童自然认知、身心发展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发展意义显著。为了促进城市儿童对于自然景观发展的认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食用景观在社区的应用策略。为了确保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开展相关研究前需要分析儿童认知理论。认知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想象、认知性思维等,认知的发展就是指这些认知活动的发展。

人们在适应周围环境、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和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相比成年后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变化更加迅速。儿童认知理论是研究儿童智慧形成和认知机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和理论,主要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二是揭示或说明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因素或机制。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设计。

1 儿童发展与都市景观互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都市景观功能欠缺。都市景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景观形式大同小异、景观维护费用高、景观功能性弱和缺乏参与性。如果景观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并且具备较高的教育价值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对于儿童成长将是十分有益的[2]。

第二,食物里程较远。家长为了让儿童健康成长,会选择购买农村有机蔬菜或反季蔬果,间接增加了“食物里程”。食物里程数值越高表示食物从农场或产地到餐桌之间的距离越远,运输食品时需要耗费的能源与排放的汽油量也就越多。与此同时,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也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提升。而可食用景观的实施,可以适当改善粮食的生产模式及运输系统,从而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让儿童能够丰富食物体验。

第三,都市景观的持续发展能力差,需经常更换,比较耗费人力、物力。从宏观角度分析,都市可食用景观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物供应的安全性和持续性,也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 可食用景观设计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可食用景观设计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如下。第一,可食用景观花园有助于提高儿童对自然农业的认知[3]。儿童在都市可食用景观中可以了解果蔬植物的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成长的,也可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土壤和水分,认识到土壤中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植物生长。儿童在都市可食用景观花园中,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基础的生物知识,还能了解一些传统农耕文化。

第二,社区可食用景观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样本调查等方式开展此类社会活动,可以调动幼儿进食果蔬的积极性,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第三,开发此类景观,可以增强儿童的环保意识[4]。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会指出,“可食用景观教育”可以使儿童对环境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小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的意识。儿童对景观都是充满想象力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花园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儿童可以在此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种植乐趣。

第四,可食用景观种植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可以改良当地的气候、土壤。可食用景观在成熟后可以分给儿童食用,让儿童体验到自己种植、自己收获的乐趣。

3 社区可食用景观设计方案

3.1 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景观植被配置建议

为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在开展可食用景观设计时,可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对景观植被的配置提出建议。在此过程中,引进大数据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对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可食用景观的设计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保持景观的多样化[5]。例如,应优选可以起到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植物作为景观构成要素。为了满足设计景观的美观性需求,可搭配常绿植物与观赏性植物,更能激发儿童的种植兴趣[6]。通过分析儿童认知特点发现,无论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对于季节的认知是相同的,因此可以从季节入手,进行不同时期社区可食用景观中植被的搭配。相关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儿童季节认知特点的可食用景观植被搭配

在完成基于儿童季节认知特点的可食用景观中植被搭配设计后,为了提升儿童对此方面内容的认知,可通过种植果蔬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例如,可以采用建立螺旋菜园、制作种植箱等方式为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对于开发的大型可食用景观,可以在对应的景观设施中搭建爬藤小屋,使儿童可以蜷缩其中闲聊、玩耍,通过互动性植物景观空间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此外,可以制造儿童迷宫式种植景观设施,儿童可在景观设施中看到出口,但必须经过一定的探索才可以真正走出;可以在出口路线上种植不同的可食用瓜果,作为寻路标志物,既可以为儿童指路,又可以帮助儿童记忆蔬菜种类。

3.2 融入共生技术开发可循环生态食用景观

认知结构是所有年龄段的儿童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将可食用景观设计形式融入社区景观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儿童的对“农”认知。在都市自然空间缺乏的前提下,设计融入生态建设理念的共生可食用景观,可以使儿童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例如,可在设计景观时引进“鱼菜共生”的设计模式,在景观中塑造一个模拟自然生态的可循环系统,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鱼菜共生”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在可食用景观中增加鱼类等小型动物体,可以激发儿童参与设计的兴趣。

图1 基于“鱼菜共生”模式的可食用景观设计原理

另外,可在景观中增设透水性铺装材料与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景观设计成本。同时,可以参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景观植被种植区域的下方布置雨水收集装置,在种植区域的上方加设排水管网。雨水通过自然径流流入地下,多余的雨水与地上未完全渗透的雨水经过溢流井一同进入地下雨水收集装置内。当地表较为干燥时,收集的雨水可以利用蒸发、挥发等效果,为地表可食用景观植被供应水分。在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时,可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景观生态环境设计,提升儿童的空间感和审美能力。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儿童的活动环境也逐渐发生变化,大部分儿童的活动空间固定在居住小区附近,通过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开发共生可食用景观的方式,可以让儿童融入大自然。

3.3 基于多维管理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运营维护方案

以“儿童认知发展分析、可食用景观运营、居住区景观维护”为关键词查询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大部分资料只介绍了景观的开发方式,并未从后续管理层面对景观进行运营规划。本文将基于多维管理角度,对社区可食用景观运营维护方案展开研究。

为了确保可食用景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需要在完成对景观的初步规划后,设计针对收获成果的资源分配方案。相关内容如表2 所示。

表2 可食用景观收获成果分配方案

在明确可食用景观收获成果分配方式后,从土壤管理、景观生产管理、水域资源保护管理3 个维度,细化可食用景观运营维护方案。总之,在进行可食用景观的运营维护时,应带领儿童一同参与此过程。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还能帮助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

4 结语

本文从景观植被配置建议、融入共生技术开发可循环生态食用景观、基于多维管理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运营维护方案3 个方面,对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社区可食用景观设计方案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共生都市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