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制度+”

2022-02-26 08:31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分考核制度精细化

邬大光

到了年末岁初,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忙着填写各种表格,盘点自己一年的工作量,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主项,每个“大项”再细化为若干小项,精细得不能再细了。报上去之后,就是等待结果:每个人一年挣了多少“工分”,每个“分值”折合成多少钱,最后就是一个人的“年终绩效”。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大学的做法。

2019年,在给教育博士(Ed.D)上课的时候,专门安排了“我国大学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讲,课后让每一位同学收集各自所在学校或学院的绩效考核办法,一共收集了31份案例,再让每个同学进行课上汇报。听了学生汇报我才知道,大学绩效考核居然如此名目繁多,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计算工分,不同级别的论文多少分,专利多少分,获奖多少分,咨询报告多少分,课题多少分,等等。当我把自己当年的全部工作列出来,让课堂上的同学按照各自的计算方法给我计算工分,多的居然可以拿到近百万,少的也有十几万。当时恰巧有一位“蹭课”的校长,来自新加坡某私立大学,最后我让他点评一下中国大学绩效考核的做法和听了这节课的体会,他只说了一句话:“太科学了!”听到他的点评,课堂一片笑声。

对此种考核方式,我自己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插队时,无论是作为一个知青,还是后来当了生产队长,每到年末计算工分的日子,也是“闹心”的日子,因为不知道自己一年挣了多少工分,也不清楚每一个“分值”值多少钱,更不清楚最后自己能分到多少钱,直到尘埃落定心情才会平静下来,结果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这个场景在大学里重现,略有差别的是:昔日知青的全部收入都来自年底的工分,而今天大学的绩效考核只是教师收入的一部分,除了年终绩效,还有日常的工资,再有就是少数教师是年薪制,实行的是聘期考核,不必进行年度考核。

工分制何时进入大学无据可考,但其用意十分清楚,就是希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生产”能力。工分制既是一种计算方法,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工分制引入大学伊始,激发了大学的“生产力”,犹如当年生产队的“包产到户”。但大学工分制走到今天,似乎达到了天花板,且越来越呈现出“异化”现象。看似越来越“精细化”的工分制,实则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弹性,缺乏双向选择,只是一种单向的考核制度,似乎是一种“无道之术”!既不符合历史上的大学之道,也不符合现代大学之道!

大学需要进行制度建设,但更需要文化建设,需要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给精细化的制度加一些文化要素。大学从制度的缺失到制度的“泛化”,从形式上看好像是制度出了问题,实则是文化出了问题,大学需要的是“制度+文化”。到底现代大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考核制度?什么样的考核制度更符合学术文化?如何让大学的绩效考核体现一点儿人文关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尽快让工分制远离学校,应该是多数大学人的真实想法。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一所大学成熟的标志,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是国家对大学提出的时代要求。工分制走进大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工分制走向精细化,究竟是离现代大学制度近了还是远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工分制在刺激“绩效”上功不可没,但其短视行为及在抑制创新方面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正视的问题。总的感觉是:工分制只能办生产队,似乎无法办大学,更无法办成一流大学。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工分考核制度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挣工分的日子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俱乐部活动不应记工分
“工分迷”变成“集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