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探析

2022-02-26 22:58徐国民张万宇
高教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安全观国家大学生

徐国民,张万宇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基础保障。新时代面对国外国内复杂环境,把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主要通过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式进行[1]。其中,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课主要强调国防安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形势与政策”侧重点于国际形势与外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放在社会建设中讲。可以说,当前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散布在各个学科中,并未形成完整丰富的体系。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各个领域进行补充教学,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丰富的国家安全课程体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厘清各门课程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承担的责任、厘清各门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进行学理分析,在不增加课程、学分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他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使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3]就今天来看,对外我们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方遏制与意识形态的干预渗透,对内我们面临着经济变革、公共卫生安全、生态治理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不仅需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过硬的经济实力来维护国家安全,而且还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牢固树立起国家安全意识。高校是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强则国强,只有当代青年人具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才能筑起国家安全的钢铁防线。而当代高校大学生大多生长在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对国家安全没有切身的体会与足够的忧患意识,对于国家安全风险没有形成足够的理性认识,对于国家安全领域所发生的一些事件与现象缺少清晰的判断与应有的预见。面对这样的现状,零碎的国家安全教育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迫切需要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使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其具有国家安全忧患意识与警惕心理,进而为国家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时代新人。一方面,促进当代大学生思考“国家安全为了谁”这个问题。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各个专业各门课程中,可以让大学生明白国家安全是一切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更让大学生明晰国家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促进当代大学生思考“国家安全依靠谁”这个问题。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各个专业各门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懂得国家安全依靠的正是自己。大学生正是在深入思考“国家安全为了谁”“国家安全依靠谁”这样的问题中增强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将其转化为一种潜意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使大学生绷紧国家安全防线,从而在真正接过维护国家安全的接力棒时才会走得更加从容一些。

(三)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是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总结

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是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然而,这种设置和改革也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接受规律。实践告诉我们,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做加法,不能越改越“多”。综合看来,在不增加学分、学时的基础上去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课程体系中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这就需要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去调整课程的结构,同时还要兼顾提高课程的质量,盘活被“闲置”的课程。并且,需要发挥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其他课程的力量,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各门课的课堂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始终以培育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为宗旨。这是新时代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总结,为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从人才培养的方式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而课堂教学之间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从市场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是落脚点。

(一)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首先,调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课程结构。目前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知识点零星散落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中,其他各门课程与思政课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衔接、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体系,这就需要厘清思政课中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内容如何分配以及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等问题。各门思政课都应该挖掘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作用,并且需要调整内容的构成与讲解的侧重点,同时可以适当变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课程结构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所丰富。其次,补齐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的短板。搞清楚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哪些课程中还有待提高,比如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否足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否过关、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评价系统是否有效、支撑体系是否有力等。在补齐了各个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的情况下,才能使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课程高质量发展,同时一些因为质量不高而不被大学生重视的课堂,就可以被盘活,从而起到“去库存”的效果。

(二)构建同向同行的国家安全意识课堂教学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培育应该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形成浓郁的国家安全意识氛围,构建同向同行的国家安全意识课堂教学体系。国家安全意识教学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要体现在专业课与实践课中。既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如何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又要在各门专业课中讲好专业领域中的国家安全。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要求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各类学科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职业道德、肩负时代使命。各学科需要仔细分析本学科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结合的结合点,根据本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用本学科的话语体系来讲解国家安全。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与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做到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很好地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学生头脑中。

(三)以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导向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就要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国家安全的现实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高校课堂教学需要从现实问题入手。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把国家安全意识课堂教学与社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相结合,这是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方向。从贴近生活的国家安全问题出发,既可以将教材的逻辑一定程度上转化成受教育者心理的逻辑,又可以使比较宏观的国家安全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国家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反省思维。杜威曾说过:“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4]43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对国家安全风险进行甄别、应对、防控的时代新人,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大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深入剖析的反省思维。为此,就需要大学生在经验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激发和培养。正如杜威所认为:如果儿童在教学情境中自己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多种多样的、富有独创性的,那么,即使教学方式比较一般,其效果也会是好的[4]44。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应该是在未来的岗位上有能力维护本领域国家安全的人,这种能力需要从实践中去培养。增强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需分两部分:既要做好知识的灌输,让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有基本的知识层面的了解,又要从“做”中入手,使大学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获得关于国家安全意识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安全意识有效转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意志与行动。

三、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融入高校课堂教学,需要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意识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体系、评价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在课程体系上要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培育,确保国家安全意识教学的理论性;师资队伍体系上要激发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学的主体性;在评价体系上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并有效贯彻落实;在组织保障体系上要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完善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学的课程体系,既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又要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专业课与实践课中去。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国家安全教学作用,并且进一步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内容,而不能只是将总体国家安全作为课本的一个小节来讲。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走过的历史道路,从列强入侵到救亡图存,这门课不仅仅是向学生普及历史教育,也是在呈现一个个真实的国家安全案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结经验教训,方可得知今日的国家安全多么重要。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很好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元素,需要充分挖掘,在授课时加以侧重和引导。

第二,将国家安全意识教学渗入大学生的专业课中。将国家安全意识教学渗入大学生的专业课当中,但实行精准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不能一味地做“加法”,而是需要使国家安全与专业课程互相融合,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的特性,用精准的语言来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培养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作用。

第三,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组织大学生参观一些战争纪念馆,让大学生沉浸式地体验真实的国家危难。其二,开展校园反恐演习,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危险来袭的紧张感。其三,让军事训练焕发新的生机。军事训练过程中,让大学生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训练,教官也应该为学生传授一些真实的国家安全案例。

(二)优化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师资队伍

加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严格把控思政教师的选拔,其他科目教师也应对国家安全知识教学进行培训、定期举办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师座谈会。

第一,选拔思政教师时要严格把关。教育者自身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了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5]?可见,扎实的国家安全知识是思政教师的基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6]还有,仁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只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跟学生讲好什么是国家安全。

第二,对其他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培训要从如何讲好国家安全意识与教师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其他专业教师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才能将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融入自己的课堂,他们也只有自身具有爱国情感、对国家安全领域有一定的敏锐度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第三,定期举办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参与国家安全意识教学改革。教师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者,是亲身体会到教育各个环节问题所在的群体,所以教师对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定期举办教师座谈会,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发挥其主体性。并且让教师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就会促使其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问题。

(三)完善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

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有关国家安全意识的教学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存在国家安全意识教学考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7]。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是评价的软化,缺乏综合有力、反馈及时的评价体系。一方面,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准确和科学。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周期长,影响力小,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新时代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需要在现有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国家安全意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做到学生反馈、专家评判、定量分析相结合。

就评价体系的对象而言,需要对国家安全意识教学进行系统的评价。首先就是要对队伍进行科学评价,制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培训机制等评价标准;然后就是课程设置评价,把课程的体系、课程的衔接度、课程的单元设计、课程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等纳入重点考核的内容;与此同时,要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对国家安全意识学术性研究、人才培养的质量等都要有相应的衡量指标;对于实践方面需要对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实践课的场地选择、实践课的人员配备、实践课的效果等进行评价与考核。最后,课程特色与创新情况也不容忽视,体现学校的特色学科与特色专业,做到“千校千面”。

就评价形式而言,不可单一化,不可听一家之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听取意见。第一,学生是教学的最直接感受者,学生的反馈应该作为重要的评价形式。学校既要重视在校学生评价,也要重视已经毕业学生的评价。通过填写问卷、师生座谈会、教务系统的课程评价等形式来收集学生的意见。第二,专家们的意见更具有科学性与代表性,所以还应该成立专家督导组,对教师、课堂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价考核。第三,在以上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对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指标划分,并建立指标体系,并且附上合适的权重,利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可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严谨性。

(四)巩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是落实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不少高校对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保障力度不够,部分高校还存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一方面,学校缺少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政策;另一方面,学校缺少足够的配套资源。

第一,领导体系的保障。做好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应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也要行政部门配合、各级教育部门相互支撑。加强领导班子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课程的重视度,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8]。

第二,相应政策的保障。高校要做好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同时用政策保障国家安全意识有效融入课堂。各个高校根据本校特点与实际情况在国家有关政策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资源配置的保障。高校要逐年增加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和使用管理。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已有的资源要做到合理有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不能被无故占用,对不足的资源要补齐,要建立一整套机制来激励教师投入。

当然,新时代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并非一味地搞斗争哲学、搞零和博弈、搞闭关自守,而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尤其是在与世界热爱和平的民族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安全、和平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安全观国家大学生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大学生之歌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