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资源不断地增加,数字化图书馆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管理。当前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还不够完善,导致图书馆服务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要求,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待提升。因此,探索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仓库技术是从数据库技术发展起来的,短短十多年,它已经成为关键的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库都是用来处理数据的,但两者的作用不一样。至于数据仓库的规模,由于数据仓库中储存的资料一般都是有一定历史的资料,所以数据仓库的储存能力,要远远超过数据库[1]。数据库用于储存数据,经常以处理交易为导向的、不能进行分析和发掘的软件等形式出现;但是对于主题和事务处理的任务来说更容易被发掘和解析。就储存的内容而言,数据库只能储存暂时性资料,而在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是集成的资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多维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服务的质量。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聚类挖掘,可以从资料信息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有用信息和书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过剩、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构建基本事实表格和维度表的设计,实现了通过钻取、卷取和切片等多维空间的构建[2]。基本的动作如切块与旋转,使用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细节来选择合适的图书馆资源信息,提高了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数据中心的复杂业务进行分析,使信息结论清晰明了,这是对图书馆业务进行深度研究的成果,既能使管理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又能对故障进行评价,使整个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同时也要充分地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中,将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让读者能够做出更多的选择[3]。此外,利用接触式热图等直观的手段,能够反映出用户的阅读体验,并让用户根据自身的感觉对书籍的质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做出评判。
读者对各种文献信息存在不同的需求,每位读者都与其他读者存在不同的阅读需求特征。这种需求导致实际的图书服务设计必须要满足读者差异性需求,要求图书文献信息服务模式从面向读者满意的大众化服务模式转变为读者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模式转变。数字技术具有明显的分散特征,因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需求的文献。查询时,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专门的图书目录选取自身需要的图书,目录通过网络发送到平台,用户个人账户也会与目录同步更新信息。在搜索书籍时,用户可以浏览主页并通过关键词过滤内容,最终实现智能化图书管理[4]。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就是要以读者实际的行为、兴趣、爱好为入手点保证图书服务专门为读者打造,更加能够满足读者差异性需求。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第三方维护投入,这实现了图书馆与借书者之间稳定的关联性,保障每名用户具备基本的数字化权限。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更应当认识到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用户提供稳定服务,还应当不断进行服务优化,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构建现代数字化图书信息服务系统。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提高,许多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但都缺乏统一标准,最终影响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大幅度降低了信息数据的使用率[5]。目前数字化图书馆所用的信息化系统多由第三方进行开发与维护,第三方虽然能够做出专业化的软件系统,但是毕竟对各个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这就导致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图书管理的需求不相匹配,部分工作依旧要由人工进行处理。虽然数字化图书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因为自身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缺少与信息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直接沟通,部分系统中的问题还亟待解决。由于很多数字化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导致图书数字化推进放缓,给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数字化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图书资源都出现了没有被利用的问题,对许多边缘化的图书资源没有进行明确的管理,无法准确地推荐给感兴趣的读者,导致图书馆资源浪费。
图书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工作性质属于服务工作,但当前许多图书馆缺乏良好的数字化管理意识,图书信息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不达标,导致读者无法完全访问图书馆档案资源。读者在图书馆能够获取到的对应资源有限,图书馆无法应用信息系统将各类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传递给读者,也不能根据读者的喜好进行合理推荐。这类问题将大幅度缩小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能全面提高图书馆内资源的实际作用,阻碍图书馆图书管理个性化服务的进一步推进。一些图书馆在提供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图书过于单一化、服务方式滞后,并非所有借阅流程最初都遵循以读者为核心的原则,而是基于图书馆的利益为先提条件[6]。同时图书馆没有开发和使用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在图书与借阅服务接入的过程中,系统流畅度与便捷性都有所欠缺,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相对闭塞,图书馆官网上虽然发布了客服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但是网站应用的频率相对较低,很多读者不了解官网用途。到目前为止,图书馆网站上的读者留言区留言数量非常少。虽然一些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读者服务热线,但没有指派专人负责客服热线管理,无法根据读者需求了解相关信息做出决策设计和借阅流程改进[7]。读者反馈部门缺乏对读者需求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这将导致信息失真,不能促进数字化图书馆图书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改进。
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其他相关图书馆服务机构应当全面掌握读者的各项个人数据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兴趣和职业等,从而为构建现代智能数字化图书馆打下基础。全面收集以及掌握读者数据信息后,图书馆应当专门建设读者数据信息库,作为读者个性化分析的基本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读者个人特征的数据结构,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读者信息符合实际真实可靠,因为读者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最终直接影响图书馆设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效用[8]。必须创建新的自定义服务引擎,新的个性化服务引擎可以全面改善以往传统服务引擎存在的各种不足,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传统的服务引擎应用传统服务模式,不能根据实际读者需要来提供个性化搜索服务。很难满足现代图书馆服务需求,也不能满足读者现代化服务需求。应用数字技术创建一个新的个性化服务引擎,以每位读者的搜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每位读者的搜索习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提高,从而保证读者的需求得到满足[9]。全面提高数字技术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确定读者的实际图书需求,快速实现个性化服务引擎优化提升,为每位读者推广更有效的图书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实惠,促进图书馆向着现代化个性化发展。
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数字化管理的第一线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化水平能力会直接反馈到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上。针对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操作不熟练这一问题,图书馆应当对其开展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对行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一些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依旧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在图书管理与个性化服务中的作用,这就导致图书馆运作还没有处于全面信息化的状态。对于这些保持传统观念的图书管理人员,要让他们意识到工作信息化的优势与便捷,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工作上的效率难题。图书馆可以组织工作会议,招聘信息管理专家,培训管理人员,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引导全部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图书信息化管理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管理能力,更新管理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10]。一方面要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信息管理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图书馆应当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与读者沟通的平台,使图书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来推进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适用性服务。为适应图书馆综合管理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图书馆应当明确认识到图书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读者为中心,构建坚实的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明确掌握读者的图书资源需要,从而保障图书馆档案服务质量[11]。同时图书馆应用规范方式完成图书馆图书资源管理,从而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应用,做到细化管理。
图书馆是重要的图书资源提供机构,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旨在满足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基本图书需求,全面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为读者提供现代化图书服务。一方面,应当不断优化提高图书馆内部管理体系以及服务建设。不仅要重视图书馆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管理,还要全面构建各个图书馆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整体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12]。另一方面,图书信息供应体系结构不断完善,为用户提供差异性需求服务,是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核心观念。图书馆在构建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图书资源的纵向细分管理,确保图书分类更加精细化,从而让读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构建图书馆管理资源层是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更全面的图书馆信息管理能够确保读者获取到更加全面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因此,在设计个性化图书管理服务时,需要注意图书资源层的构建。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更满足人们需求的图书资源。管理涉及使用数字技术创建出一个新的信息检索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源,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取符合自身想法的图书数据信息排序,这有助于搜索图书信息,能够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地获取到想要的图书信息,并缩短在主页上花费的时间。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和流通的关键在于借阅,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快速完成信息的查阅传输等,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使图书馆管理平台的每笔借阅,都能够有对应的数据指令[13]。数字系统包含大量数据,不会出现篡改问题。同时它可以作为借阅过程的相应数据前提,确保正常的借阅过程实现,并将信息转发给相关部门审核,实现了高效借阅。将流通系统的图书信息和用户信息记录在相应的模块中,以确保信息高度准确,促进图书管理系统的改造和更新。
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它主要使用云计算和推理反馈精准确定读者需求性图书信息,系统根据计算机计算分析得出对应的人、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每个系统上收集的数据转换为数据记录,根据数据可以分析读者需求性信息,最终独立收集相关的图书信息,并直接发送给读者,让读者获取到其需求的图书信息。首先图书馆应当为读者带来美好的服务体验与阅读体验,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吸引大量读者,图书馆在向读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产品需求与服务需求,加强与读者的密切沟通,为读者提供温暖舒适的服务,这将是图书馆情感文化营销策略的主要实践。其次以读者实际需求为核心提供推荐读物与服务,服务要求因读者类型而异,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通过读者的意见反馈,图书馆能够收集大量读者的基本需求信息,为优化和改进图书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在处理读者投诉和不满时,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及时准确地分析原因,努力协调读者,消除读者的不满和误解,防止负面影响出现。图书管理员应该防止边缘书籍被忽视,用合理的方式推广和管理被边缘化的书籍。在推动图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高人性化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提高读者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数字化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一大特点,图书馆要想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就必须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使得各项图书的数据整理与查询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图书管理是日常图书馆重要的工作项目,图书馆应当重视图书馆管理人员个人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以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为前提,对图书馆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促进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