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三进”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2-02-27 21:23刘静立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三进党史红色

刘静立

(无极县东关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2400)

一、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无数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用鲜血、汗水和泪水写就的,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党的历史中有信仰、有意志;有目标,有方向;有成就,有警示;有勇气,有定力。党的历史能够给我们提供无穷的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力量。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从而实现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这一目标。2021 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强调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党史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手段开展党史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和党史教育有效结合。目前来看,党史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思想认识、课程设置、教育途径、整体工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探索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生动有效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成为教育者和广大中小学面临的新课题。

二、项目研究实施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重要任务的需要

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学校是重要的场所,每个国家都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本国文化,培养自己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小学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需要对党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从小培养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担责,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以,加强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加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重要任务的需要。

(二)助力中小学生成人成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需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三)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大中小学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

思政课程是以课程为主概念,是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指的是道德与法治课。而“课程思政”则是以思政为主概念,是以课程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思政教育,是指在所有课程中,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其目标是通过“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研究内容与实践

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者是严密的逻辑推进关系,从前提到阵地再到目标,缺一不可。以进教材为基础,把握党史教育主动性、系统推进“三进”;以进课堂为核心,增强党史教育针对性,全面推进“三进”;以进头脑为目的,注重党史教育实效性,扎实推进“三进”。本项目具体研究与实践如下:

(一)健全党史“三进”工作的体制机制,为党史“三进”工作的构建保驾护航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构建党史“三进”工作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工程统筹规划,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师愿意为之投入精力和时间,通过制度来为党史“三进”工作的构建保驾护航。

加强顶层设计,对党史“三进”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思政“金课”一定要打造,但如果是自发性的,完全按照老师个人的理解和想法去打造的话可能很难成为“金课”。因此,要建设“金课”需要学校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东关小学由教育处负责牵头,校团委、党支部,思政教师和学科教师广泛参与,通过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打造,以老带新,使得教师自身得到提高。

目前,学校教育工作将课程思政教学引入到教育体系建设中,将激励、考核机制落实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将文化课程实践开展中党史教育的结合情况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从而引导文化课教师加大对党史教育的认识,鼓励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党史教育体系构建中,积极进行课程“红色元素”研究,进一步提高党史教育水平。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和年终考核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联系起来,进而发挥体制机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同时,学校还搭建了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沟通的平台,举办专题研讨活动、集体讨论备课、合作撰写论文等多样化合作形式。以便促使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元素,实现党史教育和专业课教学充分结合。

(二)挖掘学科课程中的红色基因,建立起“课程——党史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

1.挖掘学科课程蕴含的红色基因,突破课程思政教学的难关。课程思政构建是“深度开发”文化课程内容的一个过程。构建课程思政不仅要求学科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更要跳出课程,立足于专业课之上审视专业课,将蕴含于专业课中的红色基因发掘出来,建立起专业课程思政图谱。学校探索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学科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思政化建设:

(1)加强集备,挖掘学科课程蕴含的红色基因。教学过程设计是课程思政构建的难关。因此,可以通过思政教师、历史教师与学科教师集备,以及同学科老师集备,依靠集体智慧突破。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深入研究各知识点与红色基因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它们的关系,找准两者间的“内在契合点”,而后依照专业知识内容逻辑体系,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注入红色基因,以无缝衔接方式,建立起“专业知识——党史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

(2)要运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改变过去教学过程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采取讲授、研讨、辩论、演讲、诵读、实践等手段,以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在线联动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增强教学实效。

(3)建立党史教育资源库,为课程思政开展提供资源储备。根据学科内容挖掘与课程相关的红色资源,包括图片、文字史料、视频、影音等,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更直观、全面地为学生展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发挥红色资源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2.编写并开展了《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的校本课程。学校党支部一直以来践行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密切融合和以党建带团建的理念,在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的同时,努力使党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也使党的思想融入学生的血液中。为此,学校编写并开展了《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的校本课程。实施路径如下:

(1)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红色教育的学习和宣传。主题班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实施党史教育、红色教育的一种基本手段。为此,学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由教育处结合各年级组长,对每学期主题班会的课程学时、内容、目标等作出制度化安排。这样使得主题班会不仅时间、地点有保障,内容上也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其次,集体备课。在主题班会课实施的过程中,教育处负责统一部署,由各年级组长负责,班主任团队组成备课小组,分工对各个模块和主题进行备课,并制作成相应课件,定期做好课程总结评估。在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最后,要对主题班会课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与完善。

(2)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丰富党史校本课程。邀请校党支部书记、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老党员等讲党课,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一场场生动的讲述深受欢迎,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4 月,党支部书记校长以《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最感动人的长征故事草地上的小红军》为题,7 月,以《石破天惊改天换地》《中流砥柱,民族脊梁》为题,面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党史宣讲,使党的思想深入人心。8 月,党支部书记校长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为主题,与全体教师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探讨。通过宣讲使教师全面系统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精神和内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三)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史“三进”工作

活动是中小学最基本、最常见的教育形式,中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实现活动中铸魂育人的效果。学校在推进党史“三进”的工作中,不仅在文化课、校本课程中渗透红色教育,还注重抓活动和仪式的实效性。要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家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深入挖掘红色教育的精神和价值。社团活动中,渗透红色教育使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爱国情怀。学校利用周五下午开展社团活动,目前,学校社团数量已达到20 多个。疫情再次袭击石家庄时,学生们用自己社团特有的方式为无极抗疫助威,20 个社团,20 种表达,东关学子们用满腔热情助力新冠战“疫”,用爱和关怀传递真情,为石家庄加油,为河北助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五星红旗飘起来”系列活动:主题课程进课堂,组织《祖国在我心中》《我爱你中国》系列主题班会课,开展唱红歌、诗朗诵、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短视频展播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站在国旗下向祖国表白”为主题,录制在国旗下演唱爱国歌曲,经典篇目等短视频,向祖国表白。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和国旗合影、向国旗敬礼”等活动,以表达喜爱国旗及对祖国的崇敬之情。开展”我和祖国共成长“手抄报、绘画比赛,进一步培育学生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我们以实际行动,让五星红旗飘扬起来,让红色基因植根于心,让爱国热情传承下去。

(四)挖掘红色文化,开展乡土情怀教育

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学校深入挖掘无极红色文化,广泛、深入开展了学习、弘扬无极革命英烈李狄三的系列活动:

第一阶段:2022 年1 月25 日至2022 年2月28 日,利用媒介宣传李狄三;亲子阅读走近李狄三;师生共读感悟李狄三;主题班会致敬李狄三。第二阶段:2022 年3 月1 日至2022 年6月28 日,继续召开李狄三的主题班会(重在学习革命精神,反观自我);举办李狄三的手抄报评比、展览;开展有关李狄三革命故事的讲故事、演讲、作文等比赛;组织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去石家庄参观李狄三纪念馆;四、五年级利用舞台剧社团编排有关李狄三的舞台剧、情景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挺进西藏》;号召学生及家长参与制作快板《无极英雄李狄三》。

学校紧密围绕党史教育的主题,设计工作抓手,组织开展活动,我们着眼践行、立足行动,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本研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教育对象全方位入手,让教育内容在多维度的转换中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教育方法在理性和情感的双重认同中既引起共鸣又实现共情,让教育者既有魅力又有亲和力,让教育对象主动学、乐于学,真正使“党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这种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构建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主题不明确、实践教学难开展等问题,增强了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项目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批党史教育课程思政化的优秀课例和典型经验,推动了课程思政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三进党史红色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棋乐
藏垢纳污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