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及技术差异化探讨

2022-02-28 22:39邴雪韩旭王英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路工程设计理念

邴雪 韩旭 王英杰

摘要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城市交通和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是保证城市交通系统正常运转,提升交通服务能力与质量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内涵及特点,辨析了二者的差异性,并针对目前城市路网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措施。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道路工程;设计理念;技术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191;U491.12;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3-0040-03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蜕變时期,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此背景下,做好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密切相关,但就设计理念与技术层面而言,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深入分析二者的内涵与特点,厘清二者在设计理念与技术上的主要差异,是探讨城市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与前提。

1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1.1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涵及特点

城市交通规划是一种通过充分调研一个城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及交通流量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周边外部环境等因素,预判该市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人口密度及经济走向,并提出发展策略的建设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

在开展城市交通规划时,应当立于整体化、全局化的发展高度,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内容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包括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况、城市人口密集程度、经济发展态势、周边内外部环境影响、地理条件等重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与方针。

在过去,城市管理者进行交通规划时,往往只着眼于具体的、特定的道路交通施工项目,忽视城市发展的整体性与协同性,这也导致城市交通规划工作难以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价值,阻碍城市自身的发展进程[1]。

1.2 道路工程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道路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针对具体道路施工项目的设计与规划。道路工程设计是连接城市空间与城市道路的桥梁,可有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道路工程设计,能够充分利用与配置现有的城市空间,彰显城市道路的整体性与协同性,并保障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开展道路工程设计工作时,应当依据城市道路的整体规划方向,选择契合度最高的设计路径,深入调研城市道路应当具备的线形、路拱、断面等设计内容,在保证各部分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相关标准与规范后才能够正式实施施工项目。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工作通常是优先于城市建设的其他内容,待完成道路的施工工作后,其他各项施工内容方能启动。

道路建设工程不仅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各项社会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开展道路工程设计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环境因素,保证整个道路施工不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社会活动,不会破坏到城市居民与其所在自然环境的和谐与融洽。

2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差异

2.1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在理念上的差异

2.1.1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差异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强调城市管理者应当尊重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彰显出“人”的重要性与主体性,应当基于人的行为、情感、思维等内容,在实现城市道路基础职能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真实诉求。

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而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整体安全性与舒适度的把控上。在开展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应当充分掌握城市发展特征,以整体化、全局化的角度构筑起实现人与道路、人与车辆和谐共存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上,为行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充裕的步行空间,并在合适的地点布置用于行人休息、娱乐的设备设施。比如:针对部分车流量较大且行人步行需求较大的道路,建设专供行人出行的天桥或地下通道,从而兼顾行人与车辆出行的安全性与连续性;针对部分人流量较大的道路,在路旁布置专供行人休憩的长椅、小型广场等设备设施,从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温度。

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于具体道路建设工程细节化的诠释上。例如:针对残障群体,在道路交叉处的人行道上加设三面坡式的缘石坡道,缓解由于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高度差而导致的残障人群出行不便的情况;针对老、幼群体,尽量避免大面积地使用摩擦力不足、雨天容易引发摔伤事故的道路瓷砖。

2.1.2 景观设计理念的差异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两旁的景观设计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保证道路上车辆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键环节。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车辆驾驶者在行驶中的心理状态,保证景观与道路的和谐统一;同时道路景观设计也是城市形象与气质的展示窗口,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为车辆驾驶者充分展示城市自身的特色与个性。

景观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统一化、整体化的片区绿化建设工程中,设计者通过综合一个片区的整体地形、地貌及实际用地情况,统筹安排绿色建设工程;景观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于特定环境的个性化绿化方案上,设计者通过分析特定环境下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制定个性化的景观设计方案,实现“一街一景”道路设计愿景。

美国旧金山市的Lombard Street,便充分体现了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在景观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性。Lombard Street坐落于Presidio与Cow Hollow这两个街区之间,是连接二者的重要枢纽。该道路本身长度较短,但由于地形、地貌条件的特殊性,存在八个急转弯,再加之Presidio与Cow Hollow这两个街区的高度差较大,整体坡度超过了40°。设计者发现该道路存在较大的行驶安全隐患,通过迂回展线的方式延伸了道路的整体长度、减缓了道路的纵向坡度,并铺设了摩擦力较强的地砖,有效保障了行驶安全。此外,设计者结合空间特点及实际用地情况,在道路两旁种植了错落有致的绿化植物,构建了四季有别、一步一景的绿色工程,从侧面减缓了车辆驾驶者的行驶速度,最终Lombard Street成为了该地的著名景观,该条道路也被称为“九曲花街”。这样的道路设计思路值得我国城市建设者参考与借鉴。

2.2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在技术上的差异

2.2.1 技术可行与实际实施的差异

城市交通规划侧重于城市整体交通系统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而道路工程设计则侧重于实现具体道路工程各项细节内容的可行性、安全性、适用性等要素。因此,在道路工程设计中,不少工程在技术上是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的,但在项目实施环节却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经济效益较低或是实际交通状况等问题,无法开展有效的施工。

2.2.2 远期拓宽条件预留问题的差异

在道路建设工程中,道路所在建筑用地性质、周边用地情况、实际道路交通需求等要素直接决定了是否进行道路建设工程的分阶段设计与施工。对于近期的道路设计与施工工作而言,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适度控制道路的建设规模,但为远期的道路拓宽工作预留出实施空间,能够在保证前期道路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短期投资,从而保证整体道路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设计;而对于远期拓宽工作而言,在道路周边用地发展较为成熟、交通需求提升之后,再针对预留出的空间进行拓宽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二次设计与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而在拓宽条件的预留问题上,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城市交通规划侧重于选择人行道旁的近期绿化带项目作为远期拓宽条件的预留空间,而道路工程设计工作则侧重于将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作为远期拓宽条件的预留空间。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道路的城市交通规划拓展了绿化带的宽度,将远期拓宽空间预留在了人行道之中,从而可为行人的步行活动提供更加充裕、安全、持续的人性化体验;而道路工程设计则减少了道路中间隔离带的宽度,将远期拓宽空间预留在了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之中,从而杜绝后续道路拓宽施工中改迁人行道中各项设备设施所造成的浪费现象。

3 城市路网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3.1 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國道路交通系统存在路网等级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出现了功能紊乱的现象。具体体现在交通生成点与交通干道之间缺少有效的过渡设备设施,使整个城市的交通流量汇集到少数几条主要干道上,不仅阻碍机非分流模式的正常运转,也导致不同出行距离的交通主体无法实现有效分离,进而导致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部分失灵。

3.2 路网节点不畅通

在我国的传统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缺乏先进道路交通规划理论的支撑,不少地区出现了道路交汇地带红线、车道数量与路段数量完全一致的现象。这样的规划设计方案也导致了道路交汇地带交通流量长时间等待、避让的情况,使交通系统运转滞涩,再加上交通高峰期各个交通参与主体相互影响与干扰,导致道路交汇地带交通服务能力大打折扣,在部分道路交通资源过度使用的同时,出现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城市的主城区、老城区受制于地形条件、经济条件、民俗民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开展大规模、全面化的道路拓宽工程。因此,道路交汇地带的渠化改造工程便成为优化这些区域道路交通系统的最佳选择。通过增加交汇地带的车行道数量,减少时间成本的无谓损耗,进而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道路的现有价值。

3.3 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道路存在横断面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干扰了道路交通服务能力的充分释放,影响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主要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开展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时,没有立于城市交通规划全局化、系统化的统筹规划,只是局限于具体道路工程的设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城市道路应当具备的职能及道路应当服务的交通流结构没有充分的认知;二是对城市道路上交通流量的管控、道路交汇地带的服务能力、车辆行驶速度与延误等重要指标缺乏定性、定量的分析与研究;三是对道路中间隔离带的设计缺乏长远、全面的思考;四是对车行道的数量、车行道应当具备的宽度、车行道各路段行驶速度标准缺乏针对性的调查分析,仍然停留在死板的套用统一化的设计标准与规划上[2]。

4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优化思路

4.1 道路交汇地带的优化与改进

4.1.1 体现针对性

道路交汇地带的规划设计工作应当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并掌握实际施工地点的情况,并基于现行的城市交通整体规划及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开展设计工作。

4.1.2 实现综合性

在道路交汇地带,设计者应当综合分析与该处相交的道路等级、交通分向流量、公交站台规划、周边实际用地情况、管道布线情况、防火防灾标准及要求等要素,分析道路交汇地带应当选择的建设形式及用地要求。

4.1.3 彰显协同性

在开展道路交汇地带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渠化改造工程,通过增加车行道数量,拓展道路交汇地带的交通运转空间,从而降低时间成本损耗,保证交通服务能力。

4.1.4 凸显系统性

在道路交汇地带的改造、天桥与地下通道的建造设计中,必须保证这些建设项目的统一性与系统性,切勿因为道路交汇地带的改造工程导致其他路段交通情况的恶化。

4.1.5 贯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道路交汇地带的改进与优化工作时,应当根据红线宽度进行行人过街设备设施的建设施工,可通过架设交通岛与高架桥的绿化景观设计的方式,在愉悦行人的同时,为城市增添一道新的风景线。

4.2 道路横断面建设的优化与改进

对于城市建设工作而言,道路横断面的合理分配同样是提升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渠道。一套优秀的道路设计方案,不只是局限于实现道路交通的全部功能,还应当在其中体现出设计的艺术性与美学价值。具体而言,设计者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设计者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交通服务能力、车辆在各路段的驾驶速度标准及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确定行车道的最佳宽度;二是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道路的预计交通流量及配套管控策略,调整行车道应有的数量;三是设计者应当根据现有车辆的种类及城市居民的实际诉求,合理分配车行道及道路中间隔离带的宽度;四是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道路活动参与者的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规划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五是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选择是否应用分期施工或是进行现有道路改造;六是设计者应当将道路附属设备设施的建设及维护保养需求等纳入考虑范畴,并进行断面各部分的合理调整与优化;七是基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与标准,设计者应当综合考虑道路横断面与周边建筑的特点、实际用地情况、公交车专用道宽度、公交车站台设置、道路交汇处设置等问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管理者应当深刻分析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内涵及各自特点,把握二者在理念与技术方面的差异性,在实际工作中结合道路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更具可行性、合理性的规划与设计方案,从而优化城市的交通系统与网络布局,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杰.浅谈城市道路设计的新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201.

[2]周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6(17):126.

猜你喜欢
道路工程设计理念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浅析道路工程中运用的GPS技术
广西石灰岩集料特性调研
道路工程专业课高效课堂阻碍因素及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