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筵宴中的风花雪月

2022-02-28 02:00茶璃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酒令投壶飞花

茶璃

飞花落酒中

古人好酒,像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李白的斗酒百篇……与酒相关的故事数不胜数。毕竟古时不像现在有名目繁多的奶茶、“肥宅快乐水”,那时一杯酒下肚,能消愁、能助兴、能驱寒……是再划算不过的饮品了。

就像现代人喝酒时会划拳猜码一样,古时候人们的筵宴酒桌上也有花样繁多的趣味小游戏,比如投壶、击鼓传花等等,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应该是行酒令了。

当然,酒令中的门道规矩也并不少,相较于民间盛行的猜码划拳,在文人贵胄中更流行的是雅令,以诗词歌赋和文章字句为制式,飞花令就是雅令的一种。

飞花令得名于唐德宗年间韩翃所作《寒食》-诗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本是好酒之人,又因此诗深得唐德宗赏识,一传十十传百,在酒席间以飞花酒令为乐便成了固定的玩法。

还记得《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才情敏捷,唇枪舌剑间你来我往,接连对出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样的冷门绝句吗?若是当场摆上酒桌,那也是没有违和感的。

文人们的烧脑游戏

既然是在名士墨客中风靡,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是玩不转的。

饮酒时行飞花令有诸多玩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所对的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比如之前提到的《中国诗词大会》就采用了这个玩法。

但是古人很显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浅尝辄止。他们所行的飞花令更复杂,对“花”字出现的位置以及诗文的格律都有严格要求。比如所言诗句一定得是五言诗或者七言诗,而且“花”字要按照吟诗之人在酒席上的次序来。

如果唐代的文豪们凑在一起饮酒时要行飞花令,那场景一定是这样的。

一杯酒下肚,诗魔白居易一拍桌案,首先吟道:“花时同醉破春愁。”

沉郁的杜工部闷头一饮,淡然道:“落花时节又逢君。”

轮到白乐天的好朋友元稹,他拿起酒杯,用指尖挑去落在杯中的明黄色细瓣,轻笑:“不是花中偏愛菊。”

文质彬彬的书生崔护浅尝辄止,指着墙外催发的桃花念道:“人面桃花相映红。”

蓄着美须的李太白昂首将琼浆玉液灌入口中,含糊不清地嘀咕了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便直接倒头闭眼醉入梦中。

岑参策马而来,拿起挂在马鞍旁的酒袋,对着武判官拜别道:“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便是韩翃立于春日的长安之中,看飞花铺满天门街,留下了“春城无处不飞花”。

“闲得发慌”的古人还把飞花令玩出了花样。比如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就按照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像巴金的《家》里提过:“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说的就是这种玩法。

这样既需要才情,又需要有反应速度的烧脑游戏,如果不是文豪,肯定特别容易败下阵来,醉得不知今夕是何夕。

大俗大雅为佐欢

那么,古人饮酒真的需要讲这么多规矩吗?这其实源于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从春秋战国开始,大家喝酒宴饮的时候就有“当筵歌诗”“即席做歌”的习惯。后来由射礼演变而来的投壶游戏也加入酒令的行列中,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魏晋,文人们喜好饮酒作乐、游心翰墨,也开始在席间对诗连句,久而久之酒令就不再是一种惩罚的方式,而变成了酒席之间必备的游戏项目。

等到了唐宋时期,酒令的花样就更多了,比如骰子令、手势令等等,加上歌舞伴奏助兴,整场筵宴更具氛围感。

说到底,喝酒时有如此繁杂的名堂,一是为了让人们在饮酒的时候遵循相关礼仪,保持耳目、头脑清明,避免醉酒发狂惹出事端。其二,那当然是为了助兴取乐。古时不像当代人际交流这么方便,人们的日常交际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一些大型的宴席酒会上,大家想要迅速熟络起来,做一些热场的游戏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是大俗的划拳掷骰子,还是大雅的吟诗作赋,得意须尽欢的道理从古至今都是通用的。

猜你喜欢
酒令投壶飞花
诗词飞花令
用藏品换投壶
用藏品换投壶
摄影作品
古人酒令花样多
“飞花令”上走麦城
让“最严禁酒令”带电生威
投壶的意蕴及演化
唐朝定居指南·贰 酒令
自在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