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宋元时期湖北陶瓷窑址的地理分布及历史特征

2022-02-28 01:43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9期
关键词:窑址窑炉湖北

向 瑾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3)

艺术源自于人类的生活,同时影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陶瓷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延绵至今,从未中断,湖北陶瓷艺术的遗存以及丰富多彩的不同风貌,揭开了湖北地域众多窑口、窑系的生存脉络。展示了湖北陶瓷工艺的历史演变进程。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承东启西、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春秋战国统一于楚称楚地,湖泊众多,优渥的自然环境,成就了陶瓷业的发展。湖北陶瓷业从年代上可划分为远古、中古、近古三大部分,历史上影响湖北陶瓷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远古末至中古时期,而这期间陶瓷窑址的分布,也随着都城的迁移和朝代的更替发展改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阶段为隋唐五代时期;第三阶段为宋辽金元时期。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湖北窑址的地理分布与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发现三处窑址,以当地地域命名为瓦窑咀窑址、熊泗林窑址、南窑咀窑址。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自此进入繁盛时代,此时陶瓷釉色南青北白的潜在趋势已逐渐呈现,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当时的陶瓷生活产品也随此特性而发展,窑址的地理分布主要围绕着武汉江夏梁子湖和鄂州市洋澜湖附近。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建立后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吴王城,是中国唯一仅存的三国都城遗址。孙权建国后大力发展经济,主要城市包括了武昌郡、荆州(三国文化的中心)等地。运河链接,交通发达,商业繁荣,为陶瓷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79年考古发现,与当时吴王城遗址隔湖仅两公里距离有瓦窑咀窑址,目前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司徒村境内,面积约两万平方米,东侧为绵延的山丘,西侧为洋澜湖,窑址的地理位置不仅满足了制陶工坊对水、土和木材资源的需求,也同时满足了外销的运输环境需求。瓦窑咀窑址内中部有“2座圆形窑炉,依形制应是始于战国时期的馒头窑,底径约2.1米,炉壁厚5—8厘米。窑炉内有匣钵及黄褐釉瓷碗。南区东侧地台上有五座窑炉,包含了马蹄形馒头窑和椭圆形馒头窑,中间分布着灰坑、澄泥池、房址,周围有大量散落的陶片,胎质以灰陶为主,红褐陶次之,器形除碗外,还有罐、钵、盆、灯、盘口壶、砚、动物佣、筒瓦、板瓦等物。”窑址内散落的残片与吴王城内器物一致,从质地看三国时期瓦窑咀的生产以陶器为主。同时生产建筑材料,应是为满足吴王城建设所需,有官办手工业的性质,所以它的地理位置和存在时期以及存在的方式,决定了它具有研究三国时期湖北陶瓷器艺术性和工艺性的标志性价值。

瓦窑咀正西南方向梁子湖沿线,矗立着南窑咀和熊泗林窑址。1974年至1983年间,鄂州考古人员做了全范围调查,鄂州两晋墓穴出土的器物与南窑咀和熊泗林窑址残器正好吻合。这两处窑址都位于鄂州东南方向40公里的梁子湖公友乡,熊泗林窑址在万秀村境内,南窑咀窑址在熊泗林窑址下方的南阳村境内,两地窑址相隔3.3公里,遥相呼应。熊泗林窑址主场区分布在村后的山坡上,有一条宽约3米长约百米的窑炉遗迹,遗迹之上地面残器丰富,主要是青瓷器和釉陶器,器形有盏、罐、鸡首壶、虎子、唾壶等器,青瓷器均为灰白色胎,釉层结合较差,有脱落现象,也有淡黄釉或黄绿釉。釉陶器胎质多为灰褐色,有少量紫褐色胎,多施酱褐色釉。南窑咀窑址位于大屋陈背后的梯形地台上,窑址堆积有三层,窑炉位于窑场坡地下端,有东西两座,窑炉内空2.6米,遗迹残缺,高0.4—0.6米,窑壁厚15厘米,窑场内残器遗物与熊泗林窑址相似,主要是各式青瓷盏、罐、鸡首壶、虎子以及窑具的支座。青瓷器残片釉层有少量剥落迹象。此外还有大量的青釉粗瓷器,胎色有灰褐、青灰、紫褐,釉色因厚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酱褐色,胎釉结合较差,大部分都剥落了。两处窑址从器物、胎质、釉面和烧制成型的工艺与鄂州地区六朝墓中出土器形相一致,故可推断,两座窑址大规模生产时间应在两晋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湖北窑址的地理分布与特征

隋唐时期结束了战乱,中国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环境下,全国制瓷业互相借鉴规模甚巨。此时青瓷器也成为湖北地域生活日常用品的主导,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青瓷明器。1955年湖北武昌隋代出土的青瓷生肖佣,表现出很高的塑造工艺。而目前所发现的湖北境内隋唐五代的窑址有瓦窑澥窑址、王仓屋窑址和螃蟹山窑址。

1974年在鄂州西南边60公里的梁子湖梁子岛上,发现了瓦窑澥窑址,岛的东北端有四座小山树林茂密,此窑址因在刘山、公山、大山三山之间形成盆地,故称为“瓦窑澥”,现有相对完整的马蹄窑遗迹一座,全长4.4米、宽2.94米、残高0.5——1.2米,炉门高0.58米、宽0.54米。整个窑炉为土筑结构,分装烧室和燃烧室两个部分。烧造产品种类不多,大型器有瓮,小型器有碗、碟,又分凹底和平足两种,残器中比例最大的是壶,胎骨为含铁量较高的黑褐色,胎体厚重,断面气孔较多,釉色有灰青、褐、黄色三种,具有梁子湖窑的独特风格,初步判断其生产年代为隋唐五代时期。

在瓦窑澥正东北方向隔湖44公里的长江边上有王仓屋窑址。位于距鄂州西北边20公里的段店镇中咀村王仓屋东南部,窑址的正北边约1千米处就是长江,有碛矶港,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窑场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王仓屋东南面的大青龙咀上,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窑场内发现有直径约3米的圆弧形窑炉遗址,高约1.5米。窑床内堆积了很厚的红烧土,从碎片残器的堆积物看,出土残器大多为碗、执壶和窑具匣钵。以及罐、碟、钵、小狗模型等,瓷器相较于六朝时期胎壁较薄,器身施有浅绿、淡黄色釉,釉色光亮,纹饰少,仅见弦纹。

在瓦窑澥正西南方向隔湖16公里发现螃蟹山窑址。螃蟹山窑址位于鄂州市东南方向45公里处的梁子湖涂家垴村境内螃蟹山与大粟山的山沟中,窑场的东边有大粟山大片的山林,为烧制陶瓷器提供了原料,窑址处窑炉断面呈现U字形,内宽约5.2米,高约1.8米,窑炉壁厚约15厘米。此地生产的瓷器主要为圆唇折沿罐和各式支座。

位于瓦窑澥西南方向36公里,梁子湖沿岸有湖泗瓷窑址群。该窑址群体积庞大,烧制时间自唐五代开始,以瓷器烧制为主,有精瓷也有粗瓷,还有红色陶胎碗,表面饰化妆土,器形主要是壶、罐、碗、盘、碟等日用器。该要址群生产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

三、宋辽金元时期湖北窑址的地理分布与特征

湖北瓷业此时和全国各地同步发展,生产的青瓷和青白瓷也有区域性划分的特点,湖泗瓷窑址群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此外还有以生产青瓷为主的斧头湖窑址群,磨山半岛窑址群等。此时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商品经济的繁荣,此时以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手工业作坊众多,瓷器作为生活日用的畅销货备受青睐。宋代官窑的诞生使得此时的瓷器无论工艺、配料还是烧制都更加精湛。而湖北地域的制瓷业随全国经济需求同步发展,所以宋朝也是湖北制瓷业的高峰,直到宋末元初逐渐衰弱。

湖泗窑窑址群现已发现的有百余处窑址,多分布在武汉江夏区梁子湖中西部沿岸,以湖泗镇为参照,湖泗镇东北方向36公里就是瓦窑澥窑址。目前已知的湖泗窑址群包含了高碑村的熊益桂湾、夏祠村的蒋家湾、承福嘴、新支塘、大屋夏、邱家边、周庄夏、粟林夏的30余处窑址,以及浮山村吴世余下浮山、上浮山的15处窑址;舒安街道区位于梁子湖沿岸,在湖泗镇东北方向十七公里处,包括了官山村的黄斌、王麻2处窑址,以及田铺村江家窑7处窑址;山坡街道区位于梁子湖西南末端沿岸,在湖泗镇西北方向18公里处,包括陈六村的大屋饶湾、远景村的陈司湾、王兴葛、下屋李、朱家边、涂园的20处窑址。保福村倪刘家、瓦屋葛、大屋干楠的3处窑址。绿化村方家湾、后边熊的2处窑址。乌龙泉街道区位于梁子湖中心区域正西沿岸,东南方向36公里处是湖泗镇。包含了三合村的竹排嘴、窑上湾的7处窑址,乌龙泉土地堂乡青山村林场的东端,有青山窑址包含何家边、细屋曾、岭背叶、下屋叶、陈家嘴、杨家的21处窑址。都属于湖泗窑系。窑炉类型包含了斜坡式龙窑和阶梯型龙窑两类,均以生产青白瓷为主,也有少量青瓷,其中,青山窑除青白瓷、青瓷外,还生产白瓷和黑瓷。整个湖泗窑址群的烧制器物种类包括碗、盏、执壶、盂、盘等器,窑具主要有火照、垫饼、匣钵等。制品胎质坚密,胎体呈白色、灰白色、青灰色三种,釉色主要有有淡青、浅青灰、米黄及影青色四种。

斧头湖窑址群位于梁子湖末端向下西南方向,距梁子湖末端的湖泗镇有35公里,现已知窑址有65处,包含金口白衣庵村的郑家岭、张家岭,和金口南阳村南阳咀的5处窑址,法泗石岭村竿山黄的9处窑址,以及安山茅岭村毛岭湾4处窑址,安山马安村西边蔡窑12处,包含陈家垅、杨家澥、王家坟山、天心垴、彭家窑等窑址。另有安山涉湖涂家湾4处、罗家湾2处窑址,以及安山新窑村24处、安山合心村新屋严6处窑址。窑炉都建于山丘的缓坡之上,长度几乎都在40米左右,坡度约10度到13度之间,窑炉结构都用土坯砖砌筑,窑室形制都是按两头窄,中间略宽的构架建造。均以烧制青瓷为主,器物种类主要有12种,有碗、罐、壶、钵、盆、熏炉、瓮、坛、缸、镭盆、管、碳炉等器。

磨山半岛窑址群地处湖北大冶市保安镇北部的保安湖西岸,与湖泗窑址群相隔65公里,在湖泗镇的东北方向。磨山半岛窑址群东、南、北三面都被保安湖包围,现已知的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早在2016年武汉大学考古系就与大冶文物局进行合作,逐步对该窑址群做全面调研。目前已发现并确认的窑址有27处,采集点有6处,由于没有具体的地方名称可以为其命名,故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其分为七个区域。这七个区域以磨山村为参照。第一个区域是位于磨山村正南面的卢家咀区。此处分布于卢家咀西侧的山丘上,有2处窑址;第二个区域是位于磨山村西面偏南的陈世豪区,有3处窑址、1处采集点分布于陈世豪以南的两座山丘之上;第三个区域是位于磨山村西北方向的大汪雷区,有9处窑址分布于大汪雷东侧高山的公路沿线;第四个区域是大汪雷区正上方偏北的王家咀区,此处有2处窑址分布于王家咀南、北的山丘之上;第五个区域是王家咀附近的邢家庄屋区,此处4处窑址、1处采集点分布于邢家庄屋南、东南方向;第六个区域是位于磨山村东北方向的箭楼万区,北侧的山丘上有1处窑址;第七个区域是位于磨山村正北方向的绣花墩区,遍布其西、北两个方向有7处窑址、4处采集点,另含下泾垄南侧的一处窑址。从残器的质地分析,这些窑址大都以生产青瓷为主,大部分产品为宋元时期,也有少量为唐五代制品。主要器型包括碗、碟、盘、盏、执壶等生活日用器。窑炉建设的共同特点都是依山丘缓坡坡度而建,周围植被茂密、烧制原材料丰富,临湖取水、运输便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国至宋元时期,长江中游湖北境内的陶瓷生产主要遍布在现今鄂州和江夏的梁子湖沿岸,以及梁子湖西南面的斧头湖和东北方向的保安湖西岸。还有保安湖向上东北方的鄂州洋澜湖沿岸。三国时期生产陶瓷的窑址围绕吴王城,在鄂州洋澜湖附近,靠近河道运输的主干长江。两晋至唐五代时期逐步向东南发展,经保山湖延申到梁子湖东南支干片区,唐末宋元发展到梁子湖西北支干的中西面,以湖泗窑址群为代表,而后逐步向下延申到斧头湖区域。整个迁移趋势是从北向南得发展过程。生产的陶瓷器历经了从陶器到粗瓷、青瓷再到青白瓷、白瓷、黑瓷的转变过程,胎体配方也从灰色、灰褐色、紫褐色、黑褐色逐步转变为灰白色、白色。胎釉工艺从容易剥落到胎釉釉质紧密,釉色从褐色、淡黄、灰青往淡青、浅青灰、米黄、影青、白转变,窑炉建造形制从最初的馒头窑到马蹄窑到龙窑,无论从形制还是窑址数量上,都可说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以研究三国至宋元时期的窑址地理分布和特征是研究湖北陶瓷发展史的重要核心。

猜你喜欢
窑址窑炉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驰援湖北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湖北武汉卷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液晶玻璃窑炉节能设计开发与应用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关于窑炉节能的答疑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