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2-03-01 21:23彭珠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李焕英人物性格合作原则

彭珠艳

内容摘要:在电影中,通过人物对话表现角色的人物形象是艺术表达手段之一。本文将从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出发,对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主人公李焕英的对白进行分析,挖掘人物对白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和言外之意,以展现主人公多面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深化对电影人物对话的理解,反映主題思想。

关键词: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人物性格 电影《你好,李焕英》

电影《你好,李焕英》作为2021年春节档电影的票房黑马,以诚挚而朴素的母爱故事打动了万千观众。作为一部改编自小品的轻喜剧,其中诙谐生动的人物语言是一大亮点。电影中的人物对话是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而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为理解电影人物性格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本文将基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对片中主人公的对白进行分析,尝试揭示影片如何巧妙通过语言突出主人公李焕英的人物形象,使这一人物栩栩如生,产生强烈艺术效果,以深化对这部电影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一.《你好,李焕英》简介

《你好,李焕英》改编自2016年的同名小品,根据贾玲与母亲的实际经历创作而成。影片里贾晓玲意外穿越回1981年,与年少的母亲李焕英相识并成为好姐妹。从小不让母亲省心却想让母亲高兴的贾晓玲自认为对母亲十分亏欠,在意识到穿越回过去时,试图帮助母亲改变人生轨迹。女儿以为自己穿越回去能弥补母亲让母亲开心,实际上确是妈妈编织了一个梦境让女儿放下心结,放下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导演贾玲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母亲的复杂感情投入到影片,并以“小品式”的叙述将这个故事呈现到大荧幕中。作为喜剧,它本身便带着小品的搞笑情节,贾玲更多是以语言的幽默执导了电影的拍摄,但是在搞笑之余那令人动容与深思的部分,是我们久久无法平复的。因此,影片中的人物或角色那带有喜剧色彩的言语对白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人公们的形象特征,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也正是这种真实而有趣味性的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触发观众的神经,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然的角落。

二.会话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题为《逻辑与会话》演讲时率先提出的一则语用理论[1],在语言学界引起巨大反响。Grice指出,合作原则指会话双方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去顺利推进会话,包括数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质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关系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t)和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然而在具体的交际中,双方始终恪守各项准则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人们不会如此严格地去遵守以上准则,交际者有意违反某些准则就会产生某种特殊含义,其中特殊含义便是格赖斯关注的会话含义,也就是来源于对准则的破坏。因此,我们可以说会话含义即说话者的“言外之意”[2]。

Grice的合作原则为语用学发展开辟了新纪元,随着合作原则的不断发展,该理论也激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在我国,胡壮麟最早于1980年通过《语用学》一文介绍了合作理论[3],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试图将其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沈家煊利用合作原则研究汉语语言事实,解释汉语现象[4];石金媛利用合作原则的违反分析小说甄嬛传的人物对白以再现社会背景,揭示人物心理[5];郑建凤解释了在广告中广告商们如何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达到目的[6],说服消费者们购买产品等等,并且通过进一步在网上搜索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利用合作原则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翻译研究、幽默话语、课堂话语研究等等相关的文章也不胜枚举。总之,合作原则理论已在不同领域范围内得到运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基于合作原则分析《你好,李焕英》人物对白中的人物形象构建

笔者将基于合作原则,对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李焕英与其他角色的对白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来展现女主人公李焕英多面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体现该片如何通过语言在幽默的喜剧化的效果中刻画李焕英丰富而鲜活的人物特性,展现真诚而感人的母爱。

(一)数量准则

量原则的违反指谈话信息量超过实际交际所需,说护者在对话中提供多余的信息,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造成意想不到的结局。

例一:

王琴:贾玲考上这么好的学校,这一出来就能当演员,要是再遇上一个好导演,这一提拔,可了不得了

李焕英(中年):那是,你女儿在美国学什么呀

王琴:导演,UCLA大学导演系

李:在国外学导演毕业能干什么呀

王:拍电影啊

李:那回国找工作挺麻烦吧

王:就在美国呆着

李:在美国语言也不方便呀

王:她英语好

李:能挣着钱吗

王:月薪8万

李:在哪拍能这这么多钱啊

王:好莱坞

这组对话的主角是中年时候的李焕英和王琴,故事背景发生在电影开头贾晓玲的大学升学宴上。李焕英的女儿考上了省艺校,终于成为了母亲的骄傲。母亲在宴上十分高兴,这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王琴,落座后便开始吹嘘昔日的高光时刻,由此转向了下面的对话。根据例一,王琴对晓玲的成功表示了肯定,李焕英本来只需以“那是”作为简单的回应完成交际,但又以“你女儿在美国学什么”的寒暄引起了下文一连串的交流。整体来看,母亲在该对话中增添了多余的信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但正是这段量原则的违反呈现了一段十分精彩的人物冲突,刻画了两位形象鲜明的人物角色,两个人的唇枪舌剑让人大呼过瘾。母亲明显是听出了王琴话语间的优越感,试图通过更多的信息找到可以“攻击”对方的痛点,结果却无功而返。从局部来看,从母亲询问王琴女儿的专业到工作再到工资,两人的交流均是遵守了合作原则,所说之话均是交流所需信息,不多也不少,但其中却是暗流涌动,两人在言语间的默默地较真着。从开头的这一段对白中,我们能感受到李焕英和王琴两人互不示弱的个性。在主人公李焕英的塑造上,刻画了一位试图维护女儿自尊,不懦弱也不服输的母亲形象。

(二)质量准则

违反质量原则简单说来就是说假话,提供一些伪信息从而达到一定目的。

例二:

李焕英(青年):我看这姑娘有点眼熟,咱俩是不是认识啊

贾晓玲:绝对认识

李:省城二姑家表妹李乐萤

贾:多少年没见了表姐

李:咱俩就没见过呀,但是我一眼就把你认出来了,跟我二姑长的太像了

贾:是吗

这段对话发生在80年代的医院中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年轻的李焕英第一句话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即说了自知虚假的话。从影片的最后我们可知女儿晓玲见到的其实就是20年后的母亲,所以李焕英无疑是知道晓玲却还是假装地试探性说“咱俩是不是认识”,以此给晓玲解围。同理,接下来李焕英的话同样是违反了质量原则,明知道晓玲不是表妹仍说是李乐萤,其实是巧妙地用乐萤暗示玲,表明李焕英知道站在对面的是女儿而非姐妹,说了自知虚假的话。接着又说俩人一直就没见过,同样是违反质准则,这样在母亲所营造的这段姐妹关系中,就会顺其自然加深两者的新关系,不仅给晓玲提供了一个陪伴母亲身边的机会,使得两人的相互更加自然与亲密,同时母亲也能够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去渐渐解开女儿的心结,帮助女儿走出对母亲愧疚的心底阴影。由此可见,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便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成熟、智慧、无私,永远体谅和包容女儿,即使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能够与女儿相处的机会,也宁愿放弃,试图借着表姐的这个身份让女儿能够解开心结,得到安慰。这样的话语展现着李焕英作为母亲这个角色的独特魅力,既推动着后续情节发展,也凸显着电影的“母爱”主题。

例三:

贾晓玲:妈,下雪了,一会坐车回去啊

李焕英(中年):几步路啊,走着就回去了

贾:你快点,先把票买了,我看你上车啊

李:把票给我退了吧

乘客:英婶咋不坐了

李:事还没办完呢

这段场景出现在影片最后的回忆里,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母亲李焕英去车站送女儿贾晓玲上学,晓玲让母亲坐车回家,母亲当着女儿的面上了车但是等女儿离开后又偷偷把车票给退了,在冰天雪地里步行回家,“事还没办完呢”明显违反了质量原则,并不是母亲没有办完事,只是因为母亲觉得车票太奢侈,想要省下一点车费钱。仅仅是这一句话便暗示了李焕英一家生活的清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晓玲觉得对母亲有愧并且试图去改变母亲的命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作为母亲的李焕英,默默奉献了一生,一位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又考虑周到的母亲形象便跃然纸上。时空转换下,女儿看着母亲雪地上越走越远的背影嚎啕大哭,也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内心。

(三)关系准则

违反关系准则意指故意说些与谈话内容没有关联的话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语言表达效果,这些貌似不相关的话语看似奇怪,却体现着说话人的某种性格,隐含着说话人实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例四:

王琴(青年):英子,今天电视的事算你走运,排球比赛,咱们场上见

李焕英(青年):王琴,你这是上多大火呀

王:我没上火,我嗓子哑了是因为我过敏

李:不是,你说话嘴里一股味

包玉梅:哎呀妈呀,我寻思谁脚呢

李:你也闻着了

包玉梅:熏死我了

在晓玲的帮助下,李焕英成功买到了全厂第一台电视,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心气高的王琴气的嘴角冒泡声音沙哑,下面这段对话是王琴可以看成是王琴对李焕英的宣战。影片中王琴沙哑的嗓音一开头便惹人发笑,本意是向李焕英下战书,维护自己的自尊,赢回在买电视这事上丢失的面子。但李焕英的回答及好友包玉梅的附和却与所期望的毫无关联,违反了关系原则,面对直白且充满敌意的挑衅,她表现的云淡风轻,带有“不给你机会”的意味,以调侃性的话语回怼了王琴的挑衅,从侧面说明了李焕英并不想与王琴一争高下,幽默搞笑的话语也突出了年轻时候李焕英轻松快乐,可爱而坦荡的一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例五:

玲:妈,别走,别离开我

妈:宝儿啊,你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晓玲得知真相之后,哭着来到年轻的李焕英面前,希望母亲不要离开自己。母亲选择违反关系准则,并没有去直面这个残忍的事实,而是以对女儿的深切寄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作为最后的告别。看似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却显示了母亲对于女儿最诚挚最平凡的愿望。这份深沉、隐忍、默默付出的母爱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晓玲心间,洗刷了女儿对母亲的亏欠与后悔,让人感动。

(四)方式准则

违反方式原则就是说话绕弯,重复啰嗦,拐弯抹角而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实现自己的目的。

例六:

王琴(青年):英子,你这衣服真好看,这小蓝点真好看

李焕英(青年):是吗,显得素雅这点。王琴你看我这后面点更多。

王:没有你正面好看

李:后面好看后面好看

王:你这鞋

李:厂里发的

王:你这裙子

李:你也有一条你忘了

王:李焕英,其实刚才是我先来的

李:那结果你排队的时候跑慢了

王:谁,我排的是你前边

李:我从头我就压你半个肩膀,然后你就一直往前凑凑凑我就没稀的理你,你知道吧,我就站这儿了今天

王:那我就站这儿了

这段精彩搞笑的对话就发生在两人排队买电视的过程中。好巧不巧,只剩最后一台电视,两人为了成为厂里第一个买到电视的人,都试图排到对方前面。王琴说话拐弯抹角,一会提到衣服,一会提到鞋子和裙子,言语显然是一种很不明确,没有条例没有重点的表达,违反了方式原则。实际上王琴的目的就是转移李焕英的注意力从而希望能够抢先一步买到电视,又足以看出王琴是个事事喜欢争第一的人。两人之间的言语较量也正因为王琴违反了方式原则处处充满了梗,惹人发笑,侧面凸显出李焕英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神采奕奕,两人之间的言语较量体现了这位有活力有热情的少女不怕事的个性,如此鲜活如此真实,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你好,李焕英》中的人物对话不仅在语言上体现了“小品式”电影的趣味性,丰富了电影的喜剧效果,同时这些语言也让观众去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角色,加深对背景与主题思想的了解。总的来说,通过合作原则对主人公李焕英与他人的对话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解读人物形象。青春时期的李焕英乐观开朗,热情坦荡,不惹事也不服输,意气风发而充满活力;而作为母亲的李焕英成熟朴实,隐忍深沉,自信自强,对女儿永远包容,永远默默无私奉献。由此,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丰富与鲜活,也更具真实而有人性的光辉。

總之,格莱斯合作原则的提出,在语用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原则对电影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解读,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把握电影人物形象,进而深化对电影主题的了解,体会该电影及其人物的独特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3]张德岁.合作原则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09(04):135-140.

[2]陈融.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03):65-69+17.

[4]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01):1-5+80.

[5]石金媛.《甄嬛传》语言魅力的实现——礼貌原则的遵从与合作原则的违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6):23-25.

[6]郑建凤.浅析广告语言的语用基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09-11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李焕英人物性格合作原则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优秀的贾玲背后站着一个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