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冠临床应用中数字化直接与间接印模法的比较分析

2022-03-01 09:58李季
当代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印模全瓷扫描仪

李季

(上海黄浦区牙病防治所,上海 200002)

制造业与数字化的有机结合在目前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突破了传统诊疗的局限性,使口腔疾病的治疗更高效、微创、精确、简便、个性化[1]。目前全瓷冠修复广泛使用间接印模法,但该方法存在印模数字化数据与石膏模型有误差的缺点,影响修复体的精密度,且制作工艺繁琐,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2]。相比传统的间接印模法,数字化直接法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高效精准地制作印模,使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紧密贴合[3]。数字化直接法还可优化制作流程,降低印模制作加工流程中的风险因素,有利于口腔功能的恢复[4]。本研究旨在探析全瓷冠修复患者采用数字化直接与间接印模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152例本院收治的全瓷冠修复患者,按照模型制取方式先将数字化直接法采集数据作为试验组,再行间接印模法采集数据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6例,女66例;年龄18~60岁,平均(40.3±15.9)岁;疾病类型:牙扭转36例,牙错位38例,切角缺损露髓36例,牙体牙髓病变42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经临床检查需行全瓷冠修复;牙体组织剩余较多可行全瓷冠修复;牙根无明显龋坏,牙周组织健康。排除标准:患牙周疾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影响日常口腔维护的心理及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选用芬兰普兰梅卡PlanScan的口内数字扫描仪,采用硅橡胶咬合印记、Ultrapak排龈线与DMJ硅橡胶印模材料。牙体预备:按照全瓷单冠牙体预备的有关原则精细化的统一预备,其中少数于显微镜下完成。对于全瓷冠的咬合面间隙控制在1.5~2.0 mm,去除倒凹后的1.0 mm釉面[5]。保证肩台预备1.0 mm浅凹形肩台。

对照组选择间接印模法采集数据。主要采用排龈线和排龈膏排龈后,使用二次印模法获得工作区的硅橡胶精细印模,制取非工作颌的藻酸盐模型,利用硅橡胶材质的咬合印记记录咬合情况。比色板型号:Vita tooth guide 3Dmaster。比色工作由现场技工与医师共同完成再转送加工中心。

试验组选择数字化直接法采集数据。工作模型、比色、咬合情况与对颌模型直接通过模型扫描仪与口内数字扫描仪获得,同时标记边缘线,将数据结果发送至技工中心。

本研究全部患者的口内印模制取均有相应的时间记录,均由同一位技师全瓷冠修复。其中,对照组患者得到硅橡胶印模的代型、灌膜与修整等工作完成后置入模型扫描仪采集数据,在技工端完成修复体的生成与设计,再通过3D打印获得局部模型与可携带型给予医师作为参考。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戴牙方面,1个单冠为其戴牙时间,统计比较两组取模与戴牙时间。根据二维码中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于两种方式的服务满意度情况,极其满意为≥90分,相对满意为75~89分,一般满意为60~74分,不满意为<60分。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根据美国公共卫生署牙体修复标准(USPHS标准)评价修复体修复效果,包括边缘适合性、外形、表面质地、颜色等4个方面,采取A、B、C、D 4个等级作为评分项目,A为4分、B为3分、C为2分、D为1分,最低分为4分,最高分为16分,得分越高表明修复体修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务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服务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戴牙和取模时间比较 试验组模型制取时间稍长于对照组,戴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戴牙和取模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戴牙和取模时间比较(±s,min)

?

2.3 两组USPHS评分比较 试验组USPH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与颜色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USPH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USPHS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传统的间接印模法需花费大量时间制作、消毒、灌注印模,操作步骤多,患者的配合度、口内环境、灌模时石膏收缩等均会影响印模的精确度及修复效果[6-7]。随着光学印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的应用普及,利用口内扫描仪能直接获取患者口腔的光学模型和数字化模型。同时,数字化模型可与CAD/CAM对接生成修复体模型数据[8]。口内数字扫描仪的扫描速度与精度均显著高于间接印模法,省去牙齿表面的喷砂操作,且数字化拟合咬合记录更为简单准确,因此,医疗机构与口腔院校均积极地应用与学习该新技术[9]。理论上,口内数字化直接法的就诊体验与修复体精度均比传统印模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故临床对于口内数字化直接法实际疗效更为关注[10]。

占莉琳等[11]研究认为,全瓷冠修复患者采用间接印模法信息采集时,灌注石膏的制作方法冠边缘适应性较差,效果差于口内数字化直接法,严重影响全瓷冠修复患者整体的修复体质量与效果。赵许兵等[12]研究指出,数字化直接显著改善全瓷冠修复患者修复体外形、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与颜色,因而取得的服务满意度均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USPH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与颜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模型制取时间长于对照组,戴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诚等[1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数字化直接法采集数据,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服务满意度、USPHS评分与戴牙时间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口内扫描仪在安装与预热的环节浪费较多时间,但不影响模型制取的效果。

综上所述,全瓷冠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数字化直接印模法能有效提高服务满意度与USPHS评分,显著缩短患者的戴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印模全瓷扫描仪
《全瓷修复技术》(第2版)出版发行
《全瓷修复技术(第2版)》出版发行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全瓷冠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口腔种植固定义齿数字化印模精度的研究进展
三维扫描仪壳体加工工艺研究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