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刀鲚养殖水体青苔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022-03-01 03:32顾树信曹文景戴剑锋
科学养鱼 2022年11期
关键词:塘口水色肥水

顾树信,曹文景,戴剑锋

(1.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200;2.江苏中也集团,江苏 泰州 214522)

在刀鲚养殖生产过程中,冬春时节由于管理措施不合理、追肥不及时,容易导致水体滋生青苔。养殖水体滋生青苔后如控制不力、任其蔓延,便会大量繁殖,不仅占据其他藻类生活空间,还会持续消耗水体中的养分,造成单一物种疯长,严重影响有益藻的繁殖与生长,使池水变得更加清瘦,从而导致水质不稳定。

一、刀鲚养殖水体青苔的生长现象

综合多年刀鲚养殖池青苔生长情况,主要呈现以下4种现象。

1.养殖备用池准备时间过长

由于刀鲚性腺发育存在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每年产卵期较长,在发花塘口准备上相对较早,有些塘口放苗前1个月就进行了清塘消毒,并采取存水等苗的方式。待鲚苗下塘后,原存在于池底、护坡网壁下的大量青苔孢子已经萌发、繁殖、无限制的生长。

2.水源里存在青苔

池塘加注新水时将青苔带入养殖水体,适宜的水体环境、充足的光照条件,为青苔疯狂生长创造了条件。

3.低温期池塘管理未跟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较低,低温、阴雨天气多。鲚种池投饵较少甚至停喂,水体营养得不到补充,加之低温期前肥水工作不到位,低温期又疏于管理,致使鲚种池水体过清,为青苔孢子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4.频繁用药改变了水质

商品鲚养殖时段,寄生虫、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了频繁用药,杀灭了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藻和有益生物,破坏了水体中原有的藻相、菌相,致使水质变化,为青苔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机会和便利。

二、青苔对刀鲚养殖的危害

随着养鲚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塘口的青苔大量滋生并快速蔓延,给鲚苗的发花、鲚种培育、商品鱼养成及亲鲚管理均带来严重危害。

1.影响刀鲚的正常生长

养殖水体中有少量青苔一般不会对刀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一旦水体产生适合的条件,青苔就很容易遍布池塘,并与有益藻等水生植物争夺养分,过度消耗水体营养,破坏池塘正常物质代谢,严重阻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减少了水中溶氧的来源,而且还减少了塘中浮游生物存量。随着青苔的滋生、蔓延,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无机盐将会大量消耗,致使水体清瘦、悬浮有机颗粒沉淀、水体透明度增高、浮游生物周期性生长被破坏,导致水体藻相失衡。所有这些会影响刀鲚的正常生长。

2.导致刀鲚发病

沙性土质池塘保水、保肥性能差,养殖水体长时间处于清瘦状态,透明度居高不下,阳光可直射塘底,导致青苔大量滋生,刀鲚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易受病原体感染而发病。

3.造成刀鲚损伤

青苔无限制的生长、繁殖,如“多层丝网”倒悬于养殖水体中,极易缠挂在刀鲚鳃上。有多丝青苔缠挂在鳃丝上的刀鲚基本无法挣扎出来,只能活活地饿死或累死,或是受伤之处感染水霉直至死亡。另外,成块、沉底死亡的青苔,除腐烂而散发恶臭味外,还会释放大量藻毒素,引起多项水质指标的改变并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溶氧大幅下降,降低刀鲚的免疫功能,轻则诱发鱼病,重则造成鱼批量损伤。

三、青苔的有效控制

如何有效控制和清除养鲚水体中的青苔,已成为刀鲚养殖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彻底清塘,阻断源头

根据青苔孢子繁殖特性,严格遵照刀鲚养殖技术规范进行清塘。首先排干池塘存水,然后将池底曝晒半个月以上,在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或氯制剂进行全池均匀泼洒,杀灭有害生物,最大限度地杀灭塘内的青苔及其他有害藻类;规模养鲚区域,在池塘进水口前设置沉淀预处理池,通过生物制剂处理后方可注入养殖池塘,同时在养殖池进水口设置专用密眼网罩拦截丝状藻类等,严格控制丝状藻类的进入;养殖期间宜使用内循环多级水处理后的达标净化水,彻底阻断青苔的来源。

2.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

每年入秋之后,应密切关注池塘水色和藻相,并按塘口实际进行追施基肥,对沙壤土底塘口应增加施肥量和频率,保持水体营养平衡和水质稳定。入冬初期,密切关注塘口水色,一旦水色有变清趋势,即采取加注新水的方法提升水色;冬季中后期,适时调高水位,一般池水深度增加至2~2.5米,同时补藻、补肥(熟化的有机肥效果较好),用法用量视塘口水体透明实际而定。养殖过程中,适时适量施用调水制剂,加深水色,减弱青苔的光合作用。如发现点状、块状青苔,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把塘底、护坡网上的青苔扼杀在萌芽状态。在放养刀鲚时,根据塘口面积和养殖计划,合理搭配适量的摄食丝状藻的底层鱼,以利于清除部分丝状藻。

3.肥水培藻

肥水不仅能够为刀鲚提供一定量的天然饵料,而且能够维持水质的稳定和活性。养殖前可先通过药物清塘杀灭池内的有害生物,随后向水体投入有机肥、耐低温藻种培育优质藻。具体做法是连续3~5个晴天时,上午使用腐植酸钠复混肥,以将水体变黑、弱化青苔光合作用。在肥水培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藻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选择营养全面、丰富的肥水产品,如选择使用高活性氨基酸肥水膏、多肽硅藻肥、藻类激活素等。青苔较重的塘口,在使用3天后视水色变化再施用1次,刺激有益藻类生长,平衡水体藻相、菌相,使青苔生长处于劣势而逐步消亡。实际操作时,应视实际对个别有害藻严重的塘口先进行处理,然后调节水质,再引入优质藻种,同时选用水溶性好、营养平衡、吸收快速、持久稳定、适合定向培养的肥料,或施用水产专用肽肥等。施肥期间,延长增氧机开启和水体流动时间,有效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和菌相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青苔生长和蔓延的目的。另外,对死掉的青苔进行充分氧化处理,不好肥水的池塘可采用沸石粉加生物制剂拌细土干撒的方法进行肥水。

4.控制浮游动物丰度

浮游动物主要以藻类、细菌、有机碎屑等为食,因此,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丰度过高时也会导致水体水色清瘦,使青苔滋生、疯长。控制方法为:一是对浮游动物进行杀灭、解毒处理,然后补藻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并视水色跟进补肥,满足藻类生长需要;二是套养适量小规格鲚种,让其摄食塘内生物饵料,降低水体内浮游动物丰度,从而达到稳定水质、抑制青苔生长的目的。

5.灭杀清除

(1)生物制剂防治。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复合型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能抑制青苔的滋生和蔓延,通过一种生物优势杀灭另一种生物,建立水体内生物间的自然平衡;另一种是具有物理遮光作用的制剂,利用它的大分子结构,改变水体颜色,降低水体中的光照强度,有效阻隔或减弱青苔的光合作用,使之生存代谢被破坏或弱化而死亡。以上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2)隔离法防治。用宽幅塑料黑膜或遮光率在95%以上的黑色加密遮阳网遮蔽阳光,也可用草木灰撒在青苔密集处,可有效抑制青苔的生长。

(3)硫酸铜杀灭。硫酸铜对水体生物有一定的毒性,刀鲚养殖池一般不宜采用兑水溶解泼浇的方法,宜采用细碎的沙泥土与硫酸铜搅拌均匀后抛撒在青苔密集处,使其附着在青苔表面及周围缓慢分解释放,发挥其杀灭青苔的最佳效果。对养殖池塘内散点、结块处的青苔,可采用局部使用的方法,以适当降低硫酸铜的施用量。

6.相应配套措施

在通过遮光或药物清除的方法杀灭青苔后,青苔便会批量死亡、腐烂、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消耗水中的溶氧,导致水质恶化速度加快,随之引起养殖对象浮头、中毒,甚至死亡。此时应加大养殖水体流动和交换量、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结合泼洒有益菌如复合芽孢杆菌等调水制剂来分解死亡青苔。在防治青苔过程中,如果水中有大量青苔密集结块,应捞除,及时处理死亡的青苔;同时注意观察,并根据青苔的变色程度、死亡的实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深度改底、双倍解毒,使用活菌培水,腐蚀、分解青苔丝状体,使青苔逐渐消亡,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或清除的效果。

猜你喜欢
塘口水色肥水
水色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
第二茬小龙虾养殖 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