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基于读者意识观照视域下的中年级习作教学

2022-03-01 11:22金霞霞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减习作意识

金霞霞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樊川书院教育集团 浙江 台州 318020)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个学校都在琢磨课程的整体设置。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们要在目前的教学任务上,减少孩子的作业量,根本上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那么,就对语文的学习进行了挑战,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大多采用的是读读背背抄写较多,所占据的作业时长难以控制。尤其是作文的学习和练习,是孩子们完成的一大难关。经常会出现几个小时出现100字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是写作效率的低下。所以,不管是政策的要求,还是现在小学作文的现状,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那么,本篇文章将从读者意识、中年级作文现状,读者意识的中年级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刻探讨和说明。

一、读者意识的辩证看待

1.1 读者意识的定义和对写作的重要性

读者意识指的是让青少年在写作文时先假设自己的作品所对应的读者,将自己的写作作品 当作倾诉的方式,对自己作品的读者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随时进行调整,调节自己写作的意识。中年级的写作生涯刚刚开始,还处在入门阶段,那么此时的教师就是他们习作之路上的领路人,需要下意识去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写作兴趣,提供一定的写作方法,为中年级学生的写作之路保驾护航。

二、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方向

2.1 “双减政策”前的作文教学

中年级我们一般定义为小学3—4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在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初次系统接触语文作文,所以对于作文的学习还停留在不规范的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教师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过于着急规范,急于让学生摒弃掉之前的习作方式,武断运用较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导致教学方法的僵化。最终教学的结果就是全班学生思维的僵化,整个班级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在这样的习作学习中,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这些刚刚入门的学生们对习作的本质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同时因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相似度,会让全班学生的程度拉不开梯度,大大挫败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2.2 双减政策下的中年级写作方向

政策的正式落地,也就意味着在现有的教学进度中,学习的效率成为了重中之重。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定量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接下来就要求教师们在写作方面,不仅要在课堂上系统讲解写作方法,同时要在孩子的写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形成自己写作的特点,有效提升写作效率,与“双减”政策进行匹配。未来政策落地后的习作,一定是在规范习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系统使用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的习作自主性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中年级写作中“读者意识”的教学策略

3.1 前期写作中对“读者意识”进行培养

在中年级学生写作前,一定要带着学生进行题目要求的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审题,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对学生“读者意识”进行培养。分析题目时,要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进行明确,引导学生从作文题目出发,以作文题目为写作基础,对题目可能阅读的阅读者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新颖合理的构思。以上这些就是在写作之前对“读者意识”措施的落地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将以上步骤进行完成,深入地进行启发和引导,那么这次写作的效率及后期的写作效果将会有质的飞跃。接下来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教材中,习作题目为《我的动物朋友》,根据这个标题,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来进行发散思考,思考和明确这类型的文章的读者会是什么类型的人。通过题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读者可以是接下来要批改这篇文章的老师,同时可以是自己的家长。如果是老师,那么他很可能并不认识自己这个动物朋友,对自己这个朋友的形象或者特点一无所知,这个朋友的形象对于老师这个读者是十分抽象的,这时就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写作手法和强大的语言功底,客观且富有感情地进行展示,通过一定生动形象的例子,将笔下的朋友描写得栩栩如生。当然还有一些比较难以判断读者的文章题目,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习作《奇妙的想象》,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可以是自己的家长,同时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那么像这样的难以确定读者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及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看到这样的问题时,思路是清晰,思考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局限住的。同时也可以在动笔前,让孩子根据各自读者的不同,从不同角度谈谈这个文章的写法。综上所述,在进行“读者意识”的培养时,要注意从写作之初就进行培养,通过分析题目,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升。

3.2 中期写作时,通过一定的情境去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学生的“读者意识”不是从有到无的,在学生的幼儿时期,其实已经表现出来了一定的“读者意识”能力。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见过四五岁的孩子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根据对面倾听者的不同,随时调整说话内容和语气。幼儿在面对严肃的长辈时,不管是语言或者是行为都会严肃认真且乖巧,在面对熟悉且对他较为宽松的爸爸妈妈时,又表现出一定的调皮和轻松。那么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意识反而消失了呢,主要是因为目前教育特点决定的,目前我们的作文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不太能够使学生沉浸在习作的氛围中。那么在写作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努力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有趣、贴近现实的情境,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里跟不同的读者进行自如地交流,让学生摒弃掉之前对于写作的错误认识,明白写作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和自我的展现。在这里举个例子:四年级上册有篇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这个题目比较抽象,中年级学生可能不能具体说出自己这样子心情的事例。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带着学生去举例说明,并挖掘学生生活中这样感觉的例子。可以去想象参加比赛的时候,同样可以想象回答问题的时候,同时还有在期待比赛结果的时候等。此时当学生脑海里有了具体的情境,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用层层深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读者意识”的唤醒。比如这样心情的时候是具体在哪个时候,是怎么样体现的“砰砰跳”,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又是如何的。通过这样具体的问答,再加之情境的展现,学生对于接下来的习作的思路已经打开,再去假设这样的文章是给什么样的人去看,那么文章的中心部分就已经展现出来了。根据这样的指导,我们会发现学生此时的作文不仅新颖有趣,且具有生活气息,充满着学生的纯真。

综上所述,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创造情境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小细节,闪光部分,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趣味性,从根本上进行“读者意识”氛围的营造。在整个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抓住中年级学生学习习作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规范性进行。

3.3 写作末期,要注意创造自主修改交流,培养“读者意识”

古时候曾有贾岛”推敲”的佳话,如今有各种各样评析文章的方式,这些都告诉我们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修改方式也是有些许不同的,除了老师每次习作后,拿到学生文章,在文章的末尾处进行习作内容的评析。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进行培养,进行针对性练习。

3.3.1 常规修改

在修改文章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只在文章里进行标注,而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定要在批改的时候,尤其是程度较弱,对语文学习比较胆怯的学生,要耐心进行引导,引导的时候要多联系生活情境,减少学生对内容的不熟悉。在批改到每一处时,一定要将此处的问题详细说明于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接下来自己的努力方向。

3.3.2 合作修改

学生如果仅仅在观看老师的批改过程,没有办法深入进去,也没有办法进行实践,既不能展现自己所学习的批改技巧,同时也不能让他感受批改的乐趣。任何事情都是参与多深,就体会多深,那么修改文章也是如此。仅仅作为旁观者,那么对于文章的理解一定是不够深刻的。而且自己不作为批改者进行批改,又如何能深刻理解“读者意识”这个概念呢?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交换批改,合作进行作文的修改,那么在这个修改过程中,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沉浸于批改之中,同时在大量阅读和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合作修改的方式十分多样,可以同桌互批,可以前后桌互批,同时可以打乱顺序,交叉批改。这个批改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目前班级的情况进行分析决定。

3.3.3 分层次进行批改

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是没有办法做到一个水平线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将班级作文中分出几个等级来,挑选出比较有针对性的文章,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习批改。那么这些文章要么错误点比较普遍,要么就是在遣词造句、文章的结构中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维度,要告诉学生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在一定的评判标准下,再带着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施行“读者意识”,把文章读给自己的同学,同学再就文章的通顺与否、词语运用、句子的通顺度、文章结构的新颖与否、是否清晰明了,是否中心突出,立意明确。最后一定要让学生有始有终,自主在文章里留下自己的批改痕迹,充分体现“读者意识”,将文章批改的方法应用在实处。

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全班同学对习作的修改热情,能够将老师所讲的习作方法应用在实处,将“读者意识”真正落实在实处,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好作文是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艺术性的加工和创造形成的。当然在这个批改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们互相学习,促进进步的好时间,刚开始的习作表达肯定是幼稚有余,但是规范不足,甚至还有错别字的出现,此时一定要强化组织,通过修改提高中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修改的过程中,虽然优点非常多,那么同时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批改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修改情绪,适时进行表扬和肯定。同时,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刚刚迈入到习作的大门,肯定有需要不足,此时不可以按照作家的写作技巧进行评判,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情况,更加辩证对待学生的文章,在不足中寻找可进步的地方,真正达到促进“读者意识”的形成。

3.3.4 多种方式展现学生的习作成果

任何人对于自己辛苦完成的任务都是充满欣喜的,更别说初进入习作之门的中年级学生。那么此时除了在班级中进行批改外,可以考虑在受众更广的平台进行习作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各个作品能够进入到校园的广播站或者学校报纸上。有一定条件的,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本市的相应刊物上进行刊登,扩大学生的阅读群体。对这些方法进行使用,可较好地对学生的读者意识进行培养与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生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正确认识其定义,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大量的交叉阅读进行意识的培养,真正体现“读者意识”,针对性进行“读者意识”的培养。当然,“读者意识”的培养也是跟我们目前的政策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猜你喜欢
双减习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