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体育学科深度融合实践

2022-03-01 19:45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中心完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数数感跳绳

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中心完小 孙 兰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倡导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它对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义重大。虽然小学数学教学与体育从表面上毫不相关,其实二者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笔者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与体育如何深度融合开展了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体育游戏激智慧,数感培养亦有形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数感”十分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很多的体育项目。教师借助多样化的体育素材,引导学生逐步提升“数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字无处不在,整队报数、跳绳计数、颠球比赛等项目,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数的好素材。组织上述系列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数一数,赛一赛,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和发展数感。

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了20以内或100以内数的认识后,课堂上教师单纯让学生数数,可能没有什么障碍,甚至有不少学生数得停不下来,但是机械数数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体育课堂上组织报数游戏,不失为提升能力的好办法。在体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报数时,可以从1开始报到最后,可以报单数,也可以报双数。

再如,在男生、女生进行跳绳比赛时,一对一对应,一个是选手,另一个是裁判。第一轮结束后,角色互换。报数、跳绳数数等都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能使他们的数感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还有,在体育课上“喊数抱团”的游戏学生也非常喜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促进学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游戏开始时,学生在操场上自主绕圆圈行走。当教师下达指令“6”,学生应该立即6人一组抱团,不能达到规定人数的将被淘汰……当然,游戏也可以逐渐升级。教师可以结合计算练习增加难度,如“4加5的和”“14-7的差”“3乘9的积”等。在体育游戏中融入计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不会让学生感到口算的重复和单调,对促进学生口算水平的提升大有帮助。

另外,在立定跳远、跳高练习时,学生可以复习小数知识,对加深理解小数意义大有裨益。

在体育课教学中,因为有了数学学科知识的融入,队伍变得有序整齐;因为有了数学学科知识的运用,体育活动变得富有情趣。教师将数学学习与体育学科相融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大有益处。

二、体育活动引兴趣,量感启蒙也聚焦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量感”同样不容忽视。关于量感,有专家是这样定义的: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通过与生活结合展开教学体验,有助于推动学生建立量感。教师在教学量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学习。量感提升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也可以强化学生估测事物的能力。

例如,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时,学生初步理解了有关知识,教师适时提问:“1分钟究竟有多长,同学们能不能用语言概括出来?”大部分学生感觉非常困难,不好描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体育课上,我们经常进行1分钟跳绳或1分钟仰卧起坐练习。还记得你的1分钟跳绳或仰卧起坐成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我1分钟能跳绳156个!”

“我是咱班仰卧起坐比赛的冠军,1分钟能做58个!”

……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纷纷交流体育课上1分钟完成的跳绳、仰卧起坐的个数。这时,教师如果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一边比赛,一边计数,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分钟的概念。

再如,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自己身上的小尺子进一步体验毫米、厘米、分米、米究竟有多长。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跑步训练,重点感受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的距离。在学习面积单位“平方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1平方米的地面能站立几位学生来体验。关于“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和1平方千米,难点是体验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校园、公园等场域,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程序呈现,较好地引导学生体验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量感,在直观与想象中达成教学目标。

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获得量感的启蒙,还能培养他们“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并持续深入探究,让数学学习不再纸上谈兵。

三、体育比赛精组织,统计学习更深入

统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从小开始学习“统计”知识,掌握统计的思维方法,具有统计的意识非常有必要。

统计教学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策略,特别要注意做到: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材料,经历统计过程—做好数据分析,更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校要组织春季“阳光体育”比赛,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设计一次小调查活动: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和教师?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师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为较快完成统计任务,学生想到了分小组到各年级统计人数,再累加,最后共同分析体育馆的座位数能不能容纳下全校师生。学生在经历调查、统计与分析中,较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再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的单元学习中,重点是有关分类统计和画“正”字收集整理数据的知识。两个信息窗素材分别是“运动会获奖成绩”和“评选体育小明星”。在教学信息窗1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体育比赛的精彩瞬间。班级运动会获奖成绩是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师适时提问:“咱班每个运动员的成绩怎么样,都获得了第几名?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多?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少?获奖人数最多的项目是什么?”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学习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统计欲望,从而体验统计的乐趣。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科融合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思路。数学学科不只是1+1=2,从古希腊开始,数学就与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数学又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当代,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成为一种强大的趋势。数学教学与体育学科很好地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感、量感、计算水平和统计能力等,也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体格和体能,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只有每位教师都能大胆创新,勤于探索创新,把相关的知识、技能及学科之间进行相互融合,才能为数学课堂教学和体育课堂教学开辟一片更为崭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数数数感跳绳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学跳绳
跳绳
爱数数的兔十一
学跳绳
跳绳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