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下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

2022-03-01 18:38刘慧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服饰品产学校企

刘慧芬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导致服饰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饰品设计人才的能力需求随之发生变化,要求其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拥有创新思维,能够带动产业的新形态发展。在这样的行业发展形势背景下,产学合作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能有效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教育政策文件鼓励高校专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全国各级高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来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实行产学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以校企产学合作的形式培养服饰品设计专业人才。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减轻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的成本,增加发展的资本和潜力[1]。

目前,服饰品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对创新性人才需求量大,但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紧缺,普遍存在专业素质能力不达标、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知识技能储备不足以应对新时代企业更新迭代的技术技能要求、缺乏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等问题。这就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有针对地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当代发展政策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有着良好的帮扶政策,而新型创新创业模式也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有效解决服饰品专业对口就业难、毕业转行率高的问题。

二、服饰品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1.服饰品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灌输式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的服饰品设计课程教学,基本处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方式进行,缺乏对于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训练、缺乏模拟的设计项目实训锻炼、缺乏及时更新专业能力素质。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单向地展开对学生的书本教育,没有真正地让学生走进企业、利用企业的优势发展自己,缺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在基础理论认知,虽然能够完成课堂的联系训练,但缺乏实际设计项目的技能训练,未能在课堂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项目中,导致学生面对工作岗位时束手无策,出现设计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不足的情况[2]。

专业技能与行业技能需求不同步。服饰品设计课程属于服装设计专业,是结合了地域性发展需求开设的一门课程,开设该课程的学校较少。课程标准及要求相对模糊不够明确,缺乏地域性服饰品行业的深入调研,未及时更新行业新的专业技能。课程内容的制定上缺乏针对性,课程技能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其他课程区分不明显,学生学习到的基础设计技能远远不足以应对岗位的技能需求。学生能掌握基础的设计方法,但缺乏对地域性服饰品品类的深入了解,对各类别服饰产品生产与制作的流程、要求、质检等环节的技能经验不足,对服饰品设计的实用性和商品性不够重视,从而导致设计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2.服饰品设计行业现状

传统服饰品行业转型步伐艰难。近些年来服饰品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进出口额持续下降,我国的纺织服饰品企业绝大多数为代加工企业,以出口订单或贴牌加工为主导,利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特别是本土服饰品企业缺乏品牌效应,产品的创新设计自主研发投入较少,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促使服饰品行业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创立自己的品牌。然而,服饰品产品的设计研发对于这些中小型企业来说非常困难,对于服饰品设计人才需求量大,具备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又能进行创新设计的人才更是稀缺,大部分的设计人才都有一定的专业审美和艺术设计造诣,但很难适应服饰品企业实际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使企业人才招聘困难,企业转型发展缓慢[3]。

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量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传统服饰品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服饰品市场及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从产品的企划定位到产品的落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在产品设计、文化理念、品牌运营、销售模式上都需要更多的新观念及模式创新,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三、产学合作下服饰品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1.深化服饰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达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共识,并根据调研考察服饰品行业及企业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及目标,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及确定服饰品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技能的标准,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导、企业技术人员为辅展开专业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

服饰品设计的相关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对应的企业实际岗位要求相对应,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实际工作范围相匹配,与市场紧密结合,掌握流行趋势及市场动向引进行业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保证专业技能符合市场需求,专业水平达到行业的高标准要求。在服饰品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摒弃以往的纯理论灌输式教学,强调课程安排的理实一体化,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实践训练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导入,丰富教学设计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项目设计中来,根据课程内容可合理安排合作企业相关技术指导人员参与教学,必要时可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考察或实践学习,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2.建立服饰品设计产学实训培养基地

校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成立服饰品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本着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市场的原则,优先筛选当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建立产学合作服饰品设计产学实训基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基本理念。重视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服饰品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在学生综合实训实习环节中,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选聘企业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以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为实训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完成毕业综合实训实习任务,达到学校和企业合作共赢模式。

校企共建服饰品设计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相当于由校内本专业成立的小型服饰品设计企业,设计研发中心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是由校内教师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带领学生完成承接的设计项目的模式运行。从项目的调研、企划到产品设计制作,再到销售推广等过程都由专业的校企导师分工合作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开展校企产学合作,锻炼学生对整个设计流程的了解,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热情、积极性与成就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四、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方案

1.优化教学体系

学校应开展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采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能力培养模式。加强校园创新创业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建设服饰品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及创业技能;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真实的创业项目,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采用创业导师制、创业精英班、创业项目大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定向培养;校企合作开展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活动,设立创业训练项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完善校企创新创业帮扶政策,能够有效提供创新创业相关场地、资金、资源帮助,使学生在行业发展中具备竞争优势,并对就业问题实现无缝对接[5]。

2.实施项目化实践课程设计和教学

项目化实践课程设计和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在课程中导入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整个项目流程的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增加项目实训部分,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进行融合,由校内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协商完成。服饰品设计课程内容中导入实际的校企合作项目,介绍企业项目内容并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通过项目来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质量,能在实践中检验及强化知识要点。企业实践环节包含项目讲解、企业参观及市场考查、企业导师示范等内容,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项目、了解企业、了解市场,熟悉服饰品设计的流程及方法,掌握企业对应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标准。

项目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满足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强实践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企业服饰品设计项目训练的流程步骤中需要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项目化的驱动下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积极性和期待值,校内老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为实践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提升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服饰品设计项目自身具备创意性要求,项目的终结性评价包含创新性评价,设计的过程本就是创意思维训练的过程,能够有效开拓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建多元培养制双创班

根据调查分析服饰品设计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率占比较小,在校园参与的创业类竞赛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有:没有相关的创业经验不敢尝试害怕失败;光有想法,但感觉自己专业水平不足;根本就没想过创业,对创业一无所知等原因导致创业率不高。多元化培养的创新创业班符合国家多元化教育发展趋势,并已取得较好的进展和成果。

多元化双创班主要体现在实施导师制、项目制、课赛结合等多元化培养方案,是以服饰品设计专业学生为主,跨专业吸收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报名,并由校内与校外导师共同培养的形势创办。导师制,双创班的指导老师由具备创业经验的校内+校外老师组成,分成多个创业小组,分为集体授课和小组辅导授课模式,指导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并保证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特长,都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导师培养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创业小组成员记录并定期分享创业心得。项目制,班级成员分享自己的创新创业想 法,其他成员进行评分投票,由项目提出者担任项目组长,组合成多个项目组;组内成员共同制定计划,在具备前期的创业学习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创业热情。课赛结合,要求创业小组的创业项目至少对接一个创业类竞赛,竞赛能够起到很好的驱动作用,并且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创业指导们大师的点拨,并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创业现状。

4.做好创新创业全面人格塑造

目前,各高校对服饰品设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做好创新创业全面人格的塑造需要:(1)扩大专业范围。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服饰品设计专业技能,还需要扩大知识范围,增强综合实力;(2)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学校可通过提供双创平台和场地、推选创新创业先锋个人、制定创业帮扶和奖励方案;(3)培养学生的个性及自主能力。教师应在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特长和爱好;(4)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力度。学校应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举行线上线下与创业成功学姐学长的交流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故事分享班会等形势来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结语

产学合作是高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各高校专业转型发展新时期,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能力。服饰品产业的发展与服饰品设计人才息息相关,在产学合作的背景下,服饰品设计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市场,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与时俱进。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上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产学合作的深度,努力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和谐发展的共赢局面,共同促进地方经济、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服饰品产学校企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浅析手工编织特点——以服饰品为例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服饰品设计与研究
福建畲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旅游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3D打印技术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民生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