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智能化驱动下校企协同创新优化研究

2022-03-01 07:21谢妍捷关堂春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32期
关键词:供应链校企智能化

谢妍捷、关堂春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0 引言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4 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强调加强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共同推行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的循环化、绿色化和减量化。同时,供应链智能化是物流行业一大趋势,企业也逐步利用智能化措施来帮助其构建绿色供应链。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中应用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目前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能力及素质的需求,对包括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及物流企业等不同类别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文件共回收问卷32 份,其中有效问卷30 份。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智能化驱动下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现状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传统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例如,仓储管理系统(WMS)、生产管理系统(MES)、运输管理系统(TMS)及灯管指示拣选系统(PTL)都已达到大范围的应用。同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也在逐步地应用到绿色供应链中,特别是包装运输、收集和分拣以及逆向物流管理方面。此外,新型智能化设备也在逐步被企业所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企业在未来三年内有为其引入AR 技术、5G、物流仿真、人工智能以及无人配送等新型技术的计划,有超过5 家企业计划在未来5年内引入自动驾驶技术,以提升自身的物流智能化程度[1]。

2 智能化驱动下绿色供应链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比

随着智能化的快速普及发展,物流的新业态也随之进化,散射出众多细分行业,例如公路方面出现快递、快运、城配、即时配、甩挂、公路港等;铁路方面出现高铁行包、驼背运输、中欧班列等;此外在智能物流方面也出现了无人仓、无人机、网络货运等细分市场。同时,传统的物流行业正在转型,而新兴物流企业,例如满帮、中储智运、菜鸟等也在迅速崛起。这些变化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产生新的要求。

2.1 企业对物流新技术配套人才需求度高,知识需求面增大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图1),有超过80%的企业计划引入物流新技术配套人才,特别是智慧物流工程师、物流规划员、物流技术员。对于逆向物流专员的需求比例也达到了60%。相反,传统岗位,例如仓管员、分拣配货员、配送员以及客服专员的需求度降低。

图1 企业近三年计划引入高职层次的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

此外,物流专业是综合化的交叉学科,例如较早出现的物流与金融交叉融合产生出质押监管、代收支付、货租赁融资等物流金融领域,与计算机学科融合产生的车货匹配、数据分析等物流技术领域,以及与包装及环境学科融合的逆向与绿色供应链运作领域等,这也说明从业务工作方面,企业对人才知识储备有了新的要求。从调查结果看出,除了传统知识例如仓储配送、运输、供应链采购外,企业更加看重具有大数据收集分析知识、智慧物流以及逆向与绿色物流知识的物流专业毕业生[2]。在专业能力方面,目前企业已经不看重高职物流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仓储/配送的基本业务能力,其把专业能力需求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即物流信息技术能力、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统筹安排能力以及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管理能力(见图2)。

图2 企业对绿色物流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

反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其对人才培养依旧侧重传统理论教学,课程还是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快递等一系列的现场场景领域,并未过多地涉及新业态下的细分领域,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逐年下降。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在近两年间从72%下降至49%,下降幅度之快预示着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已经出现了脱节[3]。

2.2 对人才软实力需求开始转变

调研中谈及企业对高职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能力要求,以往经常出现的软实力的需求力度正在减少,例如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高职院校近些年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课程思政、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这些软实力需求度的降低也侧面反映出这些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使物流专业毕业生逐渐在工作中学会应用。然而,企业认为统筹规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最为欠缺。由此可以看出在基础操作层,企业人才所需的侧重点不再是理论知识,而是对学生头脑思维、能力素质和团队协作的要求,在物流运营层其人才需求核心是规划与创新。

2.3 企业对校企合作需求增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院校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重点,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举措。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企业岗位实习、订单班等。在调查结果方面,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但只有10%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短期实训、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但其校企合作共同研究课题、开展联合办学意愿正在增强。此外,大部分企业依旧愿意和学校开展中长期的学生实习合作,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层面依旧停留在浅层次。

总体来看,企业用人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之间还是存在矛盾。首先,在技能需要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依旧注重培养物流操作人才,而企业人才需求则开始转向能掌握使用智能化设施设备并利用这些工具来进行分析和统筹规划的人才。其次,在知识能力需求方面,企业也注重强调了物流与智能化融合的能力、绿色物流与技术结合的能力,而不再局限于物流传统知识能力。这也反映出随着物流细分领域的发展,企业也开始寻找一些掌握不同物流细分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校企合作方面,其还是流于形式。企业即使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课题研究和共同办学,但也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院校无法承接企业课题研究。此外,有些院校的物流还是围绕浅层次的实习来开展校企合作,例如在物流企业业务高峰期输送学生参加实习,即使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物流企业应用流程,但实习内容都是最基本的操作,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学生寻找专业领域与方向,降低专业留存率,也不利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4]。

3 绿色供应链智能化驱动下校企协同优化对策

目前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应用程度不断提升,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变成了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专业,专业知识不能在企业得到很好的应用,科研理论研究来说又过于空泛,课程对新业态缺乏支撑。而智能化绿色供应链是较为全新的领域,又亟须相关人才的支持。只有在企业和学校双方互相了解各自需求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来打造利益的共同体,发挥其优势,共同缓解人才需求和培养之间的矛盾。

3.1 建立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多元化交流平台,优化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绿色供应链智能化驱动下,企业必须利用智能化工具例如JIT、RFID 这些工具来为建立绿色供应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在调查过程中,企业明确希望物流专业“加强物流管理系统操作相关知识,对智慧物流运行逻辑,及低碳物流目标和手段进行指导”。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之间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在绿色供应链智能化的背景下,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开展课程改革和学生实践项目的建设[5]。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绿色供应链融入了智能技术,物流专业需要从传统操作型向智能工具型课程来进行转变,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工具的基础上,更好地对绿色供应链进行建设和管理。例如,在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了使专业毕业生不同于低学历就业者,其减少了大量的操作类课程,取而代之的则是加入工具类的课程,如在绿色供应链理论与实践方面,让学生能够进行运输管理系统的运力、线路、策略等初始化配置与管理;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数据,了解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等。同时,原有的单一课程建设也需要向复合型转变。绿色物流需要跨越不同的行业、企业,在整个链条的进展过程中,绿色物流也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因此,不同专业叠加融合的这种跨学科的需求就成为关键。由此,以不同学科叠加融合作为依托,通过校企多元化交流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种不同领域融合的问题,再利用团队协作寻找可行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对跨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统筹规划能力,进而优化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打造校企协同创新的教科研团队,促进教师能力多维度发展

随着物流行业的细分领域、跨学科需求的增多,对物流专业师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校企多元化交流平台,开展校企课题研究、联合办学等合作形式,促进教师及科研团队与产业界建立起链接,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以此帮助教师获得对新领域的认知、扩大科研领域,也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此外,还需要企业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加入,共同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教科研团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专业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或团队来寻找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导师,例如绿色供应链就有智能绿色物流设备、智能绿色包装、绿色供应链架构等不同的细分领域。专业教师利用技术纽带将学生与企业导师建立联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细分领域的企业导师进行沟通,利用企业导师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技能,也为未来选择就业方向与领域打下基础。

3.3 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评价与安全机制

校企协同创新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汇聚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还需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从院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角度进行建立,通过学生专业及社会能力的反馈、学生就业方向与领域、企业用人需求满足情况、教师对不同领域知识能力的获取情况、院校专业对口与留存率作为评价标准,不断激励校企协同的创新与前进。然而,有些企业对涉及内部数据的共享持反感态度,这就阻碍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通过协议或者设立关键用户的方式,明确企业与院校之间数据分享的范围以及义务,在校企合作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

4 结语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对比为切入点,研究了在绿色供应链智能化趋势下,企业对绿色供应链人才的需求由传统操作能力需求转变为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需求,也更强调团队协作、统筹规划的社会能力,以及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已经开始出现脱节的现象,这是校企协同创新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分析了从建立多元化平台、转变教师角色与能力、建立评价与安全机制三个方面来对校企协同创新进行优化。校企协同创新及高效的合作才能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方向相吻合,从数字工具、设备运维、规划运筹的角度让物流专业找到新的发展曲线,为智能化驱动下的绿色供应链输送合适的人才。

猜你喜欢
供应链校企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