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思政的内涵、误区与方法

2022-03-02 06:38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政治

牛 尧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课程思政工作是无法绕开的重点。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具有一些特殊内涵,需要予以注意。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准确理解课程思政的特殊内涵,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仍有一些误区,必须予以克服。因此,在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的前提下,强化课程思政工作需要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一、课程思政的特殊内涵

邱伟光指出:“‘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2]相比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特殊内涵,需要深入思考与挖掘。

1.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

在根本目的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的特征。“虽然‘课程思政’是一个新兴概念,但其本质上与习近平所说的隐性教育相一致,体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新形态。”[3]当然,“隐性”不等于消失,而是指相对于思政课程这种“显性”的思政而言,课程思政具有间接、迂回、隐蔽的特点。首先,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构成相关课程的主体部分。在思政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就是相关课程(也就是思政课程本身)的主体和重点;而在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不构成相关课程(通常是专业课程,或者是非思政课的其他课程)的主体。其次,课程思政并不以详尽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并不以正面讲授为主要方式,而是以传授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开展。

2.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政治底色

从原则上讲,所有课程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引导作用。即便是专业课程,其中也蕴含着重要的价值内容。例如,大部分专业课程都要向学生传授现代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一些课程在实验操作方法上,为学生给出了必须遵守的明确规范;还有一些课程包含文本阅读、学习方法或相关专业领域的其他规范性要求,等等。这些内容当然都是价值引导和德性培养的一部分。但除此之外,课程思政还具有一些额外特征。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始终,“‘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4]。因此,相比起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引导,课程思政更加着重于突出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本质,在理论上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鲜明特征。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规范性要求,而是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的,深入触及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特定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或实践做好准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全面、详尽为主,旨在覆盖相关专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往往十分紧凑,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使得专业课程往往结构严密,整体性强。而且,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部分的教学效果。因此,专业课程往往经过精心设计,各部分之间联系密切,无法轻易作出变动。与之相比,课程思政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各个思政内容之间未必需要直接的逻辑关系,而是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二、课程思政的误区

课程思政是全面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对此,学界是不存在任何争议的。但在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恰当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体系等方面,学界仍然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一些重要概念持有错误的窄化理解,导致部分教师没能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定位;第二,没有正确把握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导致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僵化、生硬;第三,没有真正重视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导致部分课程思政工作零敲碎打,不成体系。

1.没有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

在学界,始终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大学的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基本认识和从事相关研究的基本技能,本身强调客观性,没有特别的价值牵涉,尤其不牵涉思想政治立场。这种观点在一些理工科的教育者中间较为常见。例如,余江涛等学者认为:“理工科课程本身以自然知识为基本对象,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并超越意识形态……自然不变,其道理不变,理工科课程不关乎思想政治立场。”[5]

事实上,价值导向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属性和任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例如,刘承功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学校教育“业已转向寻求某些共同的或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以体现教育的规范性和导向性”[6]。刘承功还专门提到了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的观点:“作为美国公民,学生应该理解民主社会的基础;作为在哈佛读书的外国公民,也应该了解美国制度中弥足珍贵的价值观。”[6]可以看出,在以学术自由和教育发达著称的美国,也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其实并不认同“专业课程没有价值牵涉”的观点。

这种观点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不正确地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等概念。这首先体现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等同起来,尤其体现为用后者完全替代前者。确实,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导,可以说,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就此将二者简单等同起来,就会产生错误。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其基本内容理应包含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各种真理性认识。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政治教育,但不限于政治教育。例如,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敢于思维,甚至要求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学术规范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教育。

对于“意识形态”概念,学界也存在一些狭隘理解。不论何种意识形态,都是一系列观念、看法和规则的集合,任何意识形态都会涉及各个方面的思想意识内容,其覆盖面和实际内容都是相当庞大的。虽然政治思想形态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任何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都是一定的社会存在形态;而任何意识形态的核心,都是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上,对于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正是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更何况,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进行客观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最终将真理应用于实践,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因此,追求客观性和真理性,与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从来都是兼容的,甚至是相互促进的。

2.没有恰当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

山脉包含一系列多姿多彩的生态环境。繁茂的高山草甸逐渐被针叶林取代,山顶则被积雪覆盖。产生多变生态环境的原因是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骤降。在冬季,海拔每升高1000 米,温度下降约6℃。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隐性教育,其内容并不构成相关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而是要以相关专业内容为基础。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看到了上述第一个部分,即课程思政的内容并不构成相关专业课程的主体;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部分,即课程思政要以相关专业内容为基础。这种思想上的误区,会导致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割裂开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让课程思政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变成专业课程教学的“绊脚石”。

在实践上,这一误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任务,将思政元素生硬地安插进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甚至专门开辟一个环节来进行思政教育,以显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考虑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度,而是把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强行拼接在一起,通过生拉硬凑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一些教师把课程思政视作一种负担,不论是思政元素的选取还是安排都草草了事。综合来看,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没能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关系而产生的。

上述做法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思政元素过于生硬,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容易导致课程思政内容上的僵化,甚至导致课程思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这样的结果背离了课程思政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没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最终效果只会南辕北辙,课程思政工作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课程思政,并且正确理解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前文提到,课程思政必须以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课程思政理解为专业课程的“外来物”或“异己物”,而要视作“内在物”或“强化物”。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不能认为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完全无关,而是要把前者视为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并不是专业课程讲授的障碍,恰恰相反,巧妙的课程思政内容对于专业课程讲授具有充实和提高的作用。例如,绝大部分本科生都在高中阶段接受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大学后,如果教师能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思政内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生与专业知识的距离,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理解与接收。

3.没有重视课程思政的整体性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8]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内容,课程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课程思政从源头上就具有体系化、整体化的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当体现为一个完善的整体。

然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对课程思政整体性的各种误解:第一,没有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个整体,而是采取零敲碎打的方式,将一些思政元素以碎片化的形式强行塞进专业课程教学中;第二,没有充分重视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而是采取自我设限的方式,把特定的思政内容与特定的专业课程内容绑定在一起;第三,没有真正领会课程思政的实质,而是采取表面文章的方式,对各种思政内容或思政元素仅从表面进行理解,没有使之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些关于课程思政整体性的误区,最终只会破坏课程思政的整体性。

三、强化课程思政工作的方法

如前所述,当前的课程思政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克服这些误区或不足,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应有之义。总的来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并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是最为重要且最为有效的方法。

1.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最重大的责任都要落在广大教师身上,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坚持创新、不断努力和持续付出,课程思政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全面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有理想、懂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强化课程思政工作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需要坚持培养教师的政治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要培养教师政治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成为优秀的课程思政实施者,广大教师必须重视自身政治素质的培养。首先,只有教师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近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一些高校教师发表错误言论的新闻,其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如果教师的政治素质低,课程思政的效果便可想而知。其次,只有教师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克服课程思政中的一些误区。事实上,一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几乎不可能把学生引入歧路。

二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政,必须建立在专业内容的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要确保课程思政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才能让专业课程的这两个方面相互保障、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否则,不仅课程思政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成为专业内容教学的绊脚石,最终导致整个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降低。

2.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从源头上就具有体系化、整体化的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体现为一个完善的整体。不仅如此,课程思政本身也应当构成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使得相应课程成为“专业内容+思政元素”的完善整体。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课程思政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需要在专业内容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专业内容的课程设计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张有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思政会成为专业内容讲授的障碍,而是为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讲好专业内容的同时,积极思考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与手段,在专业内容的讲授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二者相互促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整体。

结合各个学科的实际情况,积极回应时代要求,灵活开展课程思政。也就是说,既不能把特定思政元素与特定专业内容绑定在一起,人为限制课程思政的内容;也不能缺乏想象力和现实敏感度,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应当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当下我国最基本的实际,用具有创新性的方式,灵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的有效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价值判断体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9]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鲜明政治底色和灵活开展方式的特殊内涵。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容易陷入没有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没有恰当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没有真正重视课程思政整体性的误区。要走出误区、克服困难,就需要我们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