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教学的三维建构

2022-03-03 00:51杨中启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历史教材

任 娜,杨中启

(1.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初级中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述。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汇在历史教材之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实,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谢高潮:《在核心素养统摄下理解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思想内涵》,《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5期,第113-115页。

一、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三维坐标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突出史实为基、文化为本、时势为纲,通过展示丰富、鲜活的历史素材,折射深刻多样的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出史实、文化和时势的三维图式。

1.史实为基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切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性,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习的“三贴近”原则,增加不少全面、典型而可靠的历史事实,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丰富史料,重视实证

目前使用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初中生是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新媒体、电子产品的使用让他们很容易接触到海量的新知识、新资讯,从而增进了他们的反思与质疑能力。如果新教材中的内容过于简约,历史观点不符合他们的现实认知,或者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深度和广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则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致使无法达到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史料实证是认知与理解历史的核心方法,为此,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补充大量史料,如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道教和佛教”中,增加早期道教的重要派别“太平道”及其创始人张角,他也是“黄巾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新教材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更具有真实性。而旧教材只介绍了张陵“五斗米道”的各种修仙传说,缺少史实支撑;或引入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如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与旧版教材中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红山4个遗址相比,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图中增加贾湖、东胡林等11个遗址,多处遗址的考古挖掘将我国水稻栽培时间提前到距今10000年左右,贾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成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笛子,良渚遗址出土的建筑遗址和精美玉器,充分体现了中国先民丰富多彩的农耕生活和独特审美。将这些新的成果呈现在新教材之中,体现出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2)理性认知,科学阐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也是学生获得历史素养的核心目标。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下的行为选择,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是“过去时”,因此历史解释也应回到“过去时”状态,置身于历史时空下,怀着同情式之理解,历史解释才会更加客观、公允和科学。①陈先达:《历史与历史的书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1-16页。学习历史是对目前已发现的历史遗迹进行观察、推测和研究,由于研究视角、方法和途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②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已知的历史,提升历史阐释素养,这才是学习历史的关键。

如九年级上册旧教材的《中古欧洲社会》,新教材将其扩展为《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000年的中世纪历史由1课变成4课,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加以详细阐述,增加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细节。过去,中世纪一直被认为是黑暗蒙昧的时期,事实上却蕴藏着近代文明的曙光,促成了15世纪文艺复兴的开展和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让学生在更丰满的史实和细节面前,养成唯物辩证的科学史观,增强理性公允的深刻历史认知。

2.文化为本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国人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厚植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使中国各民族在传承血脉中凝聚情谊,在凝聚情谊中增强互信,在增强互信中团结发展!中华民族将以深厚的精神内涵,独特的文化特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陈婷,陈洪义:《“课魂”引领情思相促——以部编教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第32-35页。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七年级上下册中,涉及古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物45位,引用的科学文化著作56部,有重大价值的文物展示50余处,全面具体地展示了优秀的中国古代文明。

(2)高度重视革命红色文化

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八年级上下册中“人物扫描”栏目重点介绍了43位老一辈革命家,新增了左宝贵、赵登禹等历史人物,详细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尤其呈现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人格魅力,为初中生在人格培养上树立了典范。通过学习教材中新增加的革命文化内容,学生可以感悟“民族兴亡,人人有责”,体会革命先烈追求理想、英勇就义的崇高精神,从而更加明确肩负的民族复兴重任。

(3)坚定讴歌改革创新时代文化

旧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而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将其改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由一课分为两课,增加了时代改革创新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特区等中国特色政策的制定、讨论和实施,都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国情,各行各业在改革大潮中的突出表现,都需要适当的课时来加以具体展现,学生才能获得对丰富历史信息的真切感知和全景把握。

3.时势为纲

历史发展是在遵循一定规律基础上的螺旋演进,历史现象和事实背后都是有迹可循,绝非偶然发生,厘清背后的发展线索是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就是告诉我们依据动态系统的时序观,才能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海量的历史素材背后的真相和规律。

(1)重新编排和设置,历史脉络更清晰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特点的重要体现,每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认识到时空的特殊性,才能全面把握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重新调整了很多课程的编排,依据历史时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重新设置。如八年级上册新设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背景,就是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①李若岚:《教材中的“辛亥革命”变了吗》,《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3期,第68-72页。而且在讲到北伐战争时期吴佩孚等北洋军阀的由来,也需要交代背景。因此这一课补全了原教材残缺的历史线索,更有利于学生构建1912—1921年完整的时空观念。

九年级上册旧教材按照专题编排,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古罗马的历史被分割为“西方文明之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三个课时,中间又插入了“中古欧洲社会”一课,导致罗马帝国的历史尚未交代,就已经进入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历史了。而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依据历史线索,予以重新编排,构建起合理的历史脉络。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中的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从古罗马城邦时期开始追溯,从王政时期到古罗马共和国的崛起,再到古罗马帝国全盛时期,时序清晰,遵循了从建城到扩张、从地中海霸主到地跨欧亚非的世界性帝国的历史变迁轨迹,全面展示了欧洲古老文明的发源和发展。

(2)有效合并和拆分,历史逻辑更严密

为了更直观地认知历史变迁背后的规律,增强历史逻辑关联度,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做了有效合并和拆分。如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将经济与社会生活整合在一起,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观点,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更加紧密。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西风东渐,中西合璧,各式各样的近代科技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投资办厂,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逐渐改变,体现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因果性与整体性。而在旧教材中却被分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两课,造成理解上的割裂。

相比,七年级上册旧版教材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将其拆分为《动荡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课,这样的改动更遵循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东周的两个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动荡时期,生产方式、经济规模的演变带来社会制度的大变革,谋略迭出、纵横开阖、学术下移、百家争鸣,这些精彩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堂上分别予以具体展开和细致呈现。

二、统编版初中历史教学的三维路向

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为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文本和载体。教师要因势利导,结合新时代的各种变化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将创新的三维教学策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用活新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孕育历史思维和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1.以史为鉴,孕育历史思维

教师应当结合新教材的课程资源,联系社会现实,捕捉身边鲜活的历史信息,搜集有用的历史素材,挑选甄别、补充完善、活化呈现史料。

(1)挑选甄别史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的课程要求,将历史认识建立在信史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应秉持求真务实、客观中立的原则。初中生的历史认知有限,对于久远的历史事实缺乏独立和正确的判断,所以,教师要对历史事实进行甄别挑选,既要全面又要可靠,备课中要掌握相对真实的历史知识。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学情,合理选取史料并深挖历史细节,选取图片、诗词等各种历史素材,要尽可能采用信史,忠于历史原貌,丰富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

例如,影视素材可以生动复原历史场景和展示历史细节,但需要教师选择甄别和灵活运用。在讲授七年级上第15课《明朝的对外交往》中“郑和七下西洋”一节时,可以选择纪录片、电视剧和央视的文化节目: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和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的故事。

(2)补充完善史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挖历史情节,通过细节活化历史,引导学生“重回”历史现场,丰富历史的“在场感”。叶小兵曾说:“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活动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离不开细节的支撑。”①陈婷,陈洪义:《“课魂”引领情思相促——以部编教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第32-35页。对教材中涉及的史料进一步研读和补充,也是梳理历史进程的有效方法。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19—22课讲述了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各课时间线彼此交错,学生在学习时容易造成混淆和迷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串联起4节课的整个历史进程,可使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3)活化呈现史料

对史料的不同处理方式与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当今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通过数字技术加工处理,将图表、诗词、视频等史料进行活化,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穿越”历史,更加逼真动人。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城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时,为了体现宋人的生活美学和文化造诣是中国古代史的高峰,也是今天国人发扬国风国韵、复兴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可以搜集各方面素材并活化呈现。例如,展示杞县出土的宋代牙刷和宋代官方医书《太平圣惠方》中的牙膏配方,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介绍的各种冷饮菜品,《清明上河图》中“租车行”“外卖小哥”“傀儡戏”,宋人诗词和绘画中的宠物猫,宋代壁画上的十二星座,对照今天青少年的娱乐休闲和兴趣爱好,将宋人风雅的城市生活多方面、立体化、情景化地加以展现,可拉近古今时空距离。

2.以文化人,培养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②《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③《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的目标。以文化人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拥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一脉相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绵延不绝。

(1)激活利用文化资源

如何激活并利用历史已有的文化资源?教师需要打破时空界限,广泛搜集素材,在创设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时,联系社会现实,结合学生实际。如,对于大家熟悉的“长城”文化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感知凝固的文明,绵延的长城上有勤劳的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有强敌环伺的苦难深重,有戍边将士的英勇对抗。同时,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内敛、勤劳、团结和忠诚。在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中的“明长城”一节,教师除了介绍长城的修筑原因、建筑科学和著名关隘等信息外,可以将“明长城”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1937年9月,在山西长城平型关一带,八路军伏击日军板垣师团,赢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这座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长城关隘,再度成为抗击外敌侵略的战场。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上刻有长城图案,更是印证我们的人民军队是血肉凝聚的钢铁长城,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由此将长城作为一个独特文化符号,彰显出其对于中国人的价值和意义。

(2)融合创新文化资源

融合创新文化资源就要让历史照进现实,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认知延伸到现实社会的认识上,在实践层面创造价值。①何中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文化自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20年第1期,第149-157页。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今天的大国复兴更需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如,七年级下册第15课《宋元科技和城市交通》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和对外交通的先进性,可以与当今中国各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进行对照关联,从古罗盘引领了新航路的开辟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全球,从宋元纸币通行天下到手机支付改变生活,从“火龙”出水攻城略地到“天宫”冲击太空。中国航天科技承载了我们自古以来对星辰宇宙的向往,如“嫦娥号”探月卫星,“祝融号”火星探测车。从2021年开始的“天宫课堂”,航天员利用中国第一座空间站“天宫号”的特殊环境演示各种神奇的科学实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直播让学生和宇航员天地互动,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3)应用文化资源

联系学生的生活时代和具体场景,应用文化资源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教学路径。如,新教材《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的第三目内容是“全方位外交”,展示中国新时期的外交大格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今天的中国国际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应当结合时事,领会新教材的意图,除了教材中提及的“一带一路2018年北京峰会”“金砖会议”等,适当补充最新的时事政治,比如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尤其与我国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内容,让学生看到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之后,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治理,深刻影响当今的世界局势。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如实展现出我国大国外交格局的历史变迁。

3.因时而进,培养辩证唯物史观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指导实践。新教材中课程的重新排列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双重历史线索,对比参照,开阔历史视野;感悟升华,获得历史思维;启发引导,发现历史规律。同时,注重教学的时序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注重让学生思考事件的前因与后果,从而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大历史观”。

(1)对比参照,开阔历史视野

教师可以将中国历史发展置于世界史大系统之中,对比参照,帮助学生获得更宏观的历史视野,提升站位和格局。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材编排按照历史时序,向学生展示了古代中国政治沿革、社会风貌、经济生活,教师在讲授该内容时,也可以适当展示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发展:古代长江流域居民栽培水稻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居民开始种植小麦;商朝祭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画文字时,埃及古王国文官用象形文字记录星象和水流;齐国稷下学宫里百家学者争鸣论战时,雅典城中哲学先贤思考世界本源;汉武大帝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实现大一统时,罗马帝国版图正在包揽整个地中海。不同的地理构造衍生出风格独特的区域文化,彼此独立又有交流,共同构成古代世界的人类历史。将七年级和九年级教材进行关联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延伸出“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断流”的问题探讨。

(2)感悟升华,获得历史思维

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指出:“历史意识的真理仿佛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时间的流逝中总包括变易,在变易中又包括时间的流逝,历史联系的连续性总是不断地从无尽的变化之流中构筑起来。”②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62页。如何寻找历史的存在?笔者认为,要挖掘历史的深度,定位历史时间和空间,厘清时空观念,就要将历史放在特定的时空中剖析认识,增强现场感、代入感,从而建立联系,厘清脉络,寻因究果。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时,由于初中学生的政治观念和认知水平有限,需要教师梳理基本史实,构建历史时序下的多线索推进。在列举图表内容时,要保证课本现有内容的完整呈现,可以整合前后课时的相关史实;补充史实要符合主题思想,结合学生的课外拓展和接受能力,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养成。

(3)启发引导,发现历史规律

学生的历史学习,就是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于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加以认知,从而最终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这些运动的开端、经过和结果,然后指出“彻底赶走帝国主义势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和富强”是近代国人的革命任务,紧接着抛出问题:依靠什么革命力量?使用哪种革命方式?怎样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失败的根源,从而得出结论——中国革命的成功需要先进政党的领导,依赖和发动最广大的民众,建立人民武装和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的选择”的科学唯物史观。

猜你喜欢
新教材历史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