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022-03-04 12:59叶秀梅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摘 要: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中,思维方式的养成是核心之扼,而有大脑参与的思维其实质就是高阶思维。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以分析、评价、创作为主要探究形式的高阶思维活动已凌驾于记忆、理解之上,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高阶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2-0018-03

引 言

高阶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依照时间线循序渐进。因此,一年级就应进行起步培养。文章将就教师在低年级应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分析学情,确立高阶目标

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故教师可以把低年级应掌握的思维技能作为高阶目标的起点,如观察、描述、对比、简单分析、评价等思维技能[1]。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学生较欠缺的高阶思维能力,将其作为活动目标加以培养。如对于“做个小侦探”这一教学内容,一般教师会将这一活动的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定为“依据观察到的事实,进行猜想”。观察是分析的基础。因此,教师可将这一活动目标确立为依据按顺序观察得到的事实,进行猜想。学生可以习得观察的“顺序性”,通过“顺序性”获得更全面细致的“事实”,逐步使“猜想”越来越合理。这也正是分析思维的基本条件,也能为将来高阶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相互融合,高低阶并存

由于低年级学生尚处于思维萌芽阶段,故要以低阶思维作为台阶,逐步跨到高阶思维。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先识别电子白板上出现的事物,这属于“记忆”思维中的识别;“跟我一起把秘诀再读一读”“记录单上写了什么?”“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都是低阶思维中的“再现”。教师以这样的低阶思维为基点,进而启发“你能从雪地的左边到右边,猜想雪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等分析思维;“请你给自己猜想的故事打☆,并画在记录单上”等评价思维;“你能根据事实猜想到不同的故事吗?”等创造思维。在这样的一节课中,学生经历了从低阶思维的锤炼,到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的启蒙这一过程。如此,学生的高阶思维便能得到稳步发展。

三、立足生本,培养高阶策略

开展高阶思维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经常开展分析、创造、评价等思维活动,能不断使学生积累相关的思维活动经验,潜移默化地理解相关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以下将从低年级应如何初步培养分析思维、创造思维、评价思维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稳步推进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将事物进行简单分解,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归因,最终解决问题。学生能将事物简单分解的基础在于全面细致地了解事物,发现事物的信息。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尚未成熟,教师应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全面细致了解事物”的技能培养上,为分析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以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事物特征,并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1.重观察

“全面细致了解事物”的方法有多种,最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的莫过于观察。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和传授观察方法是低年级科学课堂的首要任务。

学生对正在变化中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让学生观察“放飞的蒲公英”环节时,教师可以摈弃教材的静态图片,使用有“蒲公英放飞”的动态视频。这样,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会聚焦在“放飞”上,开始有针对性地观察并提出“为什么会飞起来”的疑问。这也為后续的技能养成奠定基础。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按顺序”观察和多感官、多工具观察都是获取更多事物信息的良方,也是低年级学生要掌握的观察技能。基于此,笔者在本课“观察雪地脚印”环节,先出示右边的脚印,让学生观察两个脚印的大小、形状和步幅,再出示左边混乱的脚印。这样,学生的观察便有了方向,雪地脚印的信息也不易遗漏,雪地的故事也会更加完整精彩。在之后的“猜想需要验证”环节,由于碰碰球精确度不够,笔者换成了“暗箱”,选择较重并具有一定碰撞声音的石头作为内容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切身体验,也可以用耳朵感知事物的信息。这样多感官地观察事物也利于学生分析出暗箱里的“石头”。

2.巧提问

语言表达是快速展现学生分析思维水平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回答让学生的大脑快速组合信息,或回忆、或抽取、或简单联系,这都是学生分析思维的萌芽。而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掌握的规范科学语言也寥寥无几。因此,教师还需要适当地提问,促使学生形成分析思维雏形。例如,在本课中,教师经常提问“你有什么依据?”“为什么这么说?”“你的理由呢?”等。在此启发下,学生大脑便开始联系生活经验或调取刚才观察到的信息,并经过大脑整合表达出来,这就是一次“分析思维”的生成。

(二)加强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为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其主要表现为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落实到一年级科学课堂,具体表现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多角度想象、敢于表达想法”等方面的科学能力。

1.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的探究技能包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提问题是探究的源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要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不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本课的“蒲公英飞起来”“菜叶有菜洞”等环节,课本出示的都是静态图片,展现给学生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发生,请你猜想发生什么?”这样的设计是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去观察、去猜想。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发“提问题”的技能变得薄弱。因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调整。

“蒲公英飞起来”——先展示一株完整的未飞起来的蒲公英,再借助视频,蒲公英慢慢飞起来,飞散四处。

“菜叶有菜洞”——先展示完整的菜园,再把镜头拉近(放大),出示一点点菜洞的菜叶,最后再放大,菜叶上面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菜洞。

笔者用动态的视频、慢慢拉近的镜头代替静态的图片,无疑是用动态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焦于“变化”,而学生也会由好奇心推动“问题”生成。

2.引导多角度想象

多角度想象能突破思维定式,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这些思维都是高阶思维的核心所在。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想象呢?引导多角度想象是指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事物多方面的联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课堂上,就要求教师多提供一些线索或信息给学生,让学生在较多的信息中能多角度思考并发现联系。

例如,在探究“菜叶有菜洞”的环节中,课本的处理是出示有一些菜洞的菜叶,其中菜洞的大小差不多,普遍较小。依照这样的设计,学生普遍会认为“是虫子咬的”。为了培养学生能多角度想象的能力,笔者将菜叶的菜洞调整为有大有小,有不规则也有规则……调整之后的回答就变成了“虫子咬的、动物爪子抓的、小朋友用小木棍弄的、下雨下的……”。这样的简单处理,对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想象方面的能力,无疑是起到推动的作用。

3.敢于表达想法

营造和谐自由的探究氛围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轻易用“错,这不对,你说错了”这些强硬的字句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应以“学生回答没有对错之分”替代。教师的答案标准也不宜过分苛刻,例如,當学生回答“其实,雪地里的脚印会倒着走啊……”,看似与正确答案差之千里,细思却拍案叫绝。

(三)强化评价思维

教师所设计的高阶思维活动有没有达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目标呢?这些需要通过评价才能得到体现和反馈。本环节笔者将立足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工具的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1.评价目标的确定

一般是从分析高阶思维活动目标出发,选择评价对象、结合活动目标设定评价目标的四要素,即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条件和评价指标。一年级(上册)“用大脑思考”单元的总体思维要求为: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能如实描述事实,尊重事实;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基于此,我们可以分析出“做个小侦探”这节课的思维点为:观察要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多角度进行猜想、猜想要有依据。找到思维点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四要素设计如下评价目标。

教师、学生——评价主体

观察、多角度猜测、表述能力——评价内容

通过图片、视频上的信息进行猜想的能力——评价条件

猜想的数量及合理性——评价指标

2.评价工具的设计

利用高阶思维活动评价工具,能够获取相对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高阶思维活动评价工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具有任务驱动作用的学习单和可测量的评价单。由于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自主完成的学习单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故这一部分可调整为“由教师指导完成活动任务和要求”。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师提问、多媒体应用等教学策略方面。这里重点介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评价量规的设计。经过实践,笔者介绍以下两种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评价量规手段。

(1)评价语榜样示范

低年级学生还未具有敏锐的判断和批判思维,加之小学生又有很强的向师性,因此,教师的评价语对学生来说堪称“圣旨”。利用教师的具体评价语,较容易建立学生的评价标准。例如,在“做个小侦探”中的“描述菜叶”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你说出了叶子的颜色,还观察到叶子的洞,太棒啦,谁也能像他一样这么仔细地观察”。话语一出,学生心里马上判定——仔细观察才是王道。于是,学生马上专注于各种细节不断观察,并通过“仔细观察”评价其他同学的发言是否够格,至此,评价语的榜样示范也达到目的。

(2)擅用小组评比

小组评比是辅助低年级学生养成评价思维的高效手段。根据小组评比,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程度和有待提高的板块。同时,低年级学生的评价表应简单易懂、有趣并有吸引力。例如,在让学生对“雪地发生什么事情?”进行猜想的环节,笔者在黑板上设置了以下评价表(见表1)。

此评比单采用加☆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对“观察——猜想”这条逻辑线进行训练。该评价单不仅可以让小组明确“多☆”的具体标准,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得☆,从而进一步启蒙学生的评价思维。

结 语

“脚踏实地”是形容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不虚不假。同样,高阶思维的培养也容不得三心二意。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开始,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采取适合的高阶思维养成策略。长此以往,学生的高阶思维就会慢慢成形。当然,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们还需立足生本,潜心钻研。

[参考文献]

刘富河.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策略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37-3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立项批准号:2020XB08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秀梅(1990.12-),女,福建福清人, 任教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