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路径研究

2022-03-04 21:22陈健杨丽华徐红玲
西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陈健 杨丽华 徐红玲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路径要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师资培养;(二)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四)完善课程思政实施;(五)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六)运用好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4-0116-04

引言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课程思政元素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关怀,忽视学生内心需求,课程与思政之间有机融合程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课程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供给侧(Supply side)原本是经济学术语,意指供给方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强调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不仅有知识技能供给,还有思想观念供给。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创新课程思政供给模式,优化课程思政供给结构,构筑科学合理高效多产的课程思政教学供给平台,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存在一定形式化的倾向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中立德“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1]。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德者,才之帅也”。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时候,“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依然存在,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培养上,课程思政存在“只求开花,不求结果”的倾向。

2.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同质化、浅表化现象严重

由于高职院校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教师普遍具备了课程思政的意识,但对于课程思政内涵、价值、重要性等方面认识不够深入,不同课程之间思政元素的挖掘存在趋同现象,思政元素与课程特色、思维方法和核心价值理念的结合度不够。另外,思政元素植入课程过程较显突兀,有机融合性有待提升,未能充分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课程思政供给方式单一,单向輸出现象较为普遍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仍以说教为主,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做得不够。加上部分教师不主动了解当代高职生的关注点,缺少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把握,导致课程思政过程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精神需求,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4.课程思政供给环节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部分是内隐的,相对难以测量与评价。况且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下众人合力的结果,功劳主体和责任主体均难以确定,导致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向易出显效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领域,由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价值目标评价机制,弱化了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动力,导致很多教师为思政而思政,把课程思政上成课程+思政,虚化了课程思政的实质意义。

(二)原因分析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导致课程思政供给侧存在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不够强,对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需求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对力;二是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与内涵理解不透,尚未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三是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导致课程思政供给供应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尚不完善,无力做到对课程思政全方位支持以及全过程监管。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的基本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的打造,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改变既往“供给者本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角度进行打造。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的路径

(一)基于“培养什么人”角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3]。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个体价值观需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适应[4]。高职院校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技双修、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基于“怎样培养人”角度

1.加强师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5]。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负有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关系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体系,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教师培训系统,改变教师的认知模式,让所有的教师主动承担德育的责任[6]。高职院校要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首先培育教师的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实际蕴含着两种教学能力,一种是专业教学的能力,另外一种是思政教学的能力,要想将两者有机融合,其两方面的能力必须都要强,如果只是专业教学能力强,则容易走入课程+思政这一形式化的误区,如果只是思政能力强,则有可能把课程思政上成了思政课程,违背课程思政的初衷,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应该是融入式,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当中。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教师集体备课,校际竞赛切磋,专家点评辅导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两种教学相互融通的能力与显隐结合的技巧。

2.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描述了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应达到的标准。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关系着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学习效果,指导着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实施的设计,评价方案的制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程路线指南和基准,让学生对学习收获有一个较为明确、具体的预期。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为课程思政供给奠定基础,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的过程中,要將课程思政目标明确与否作为重要的建设指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除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之外,课程思政更凸显了思政的目标,需要在课程大纲中明确体现出来。

3.优化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服务于课程思政目标,在师生交互作用影响下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课程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7]。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当中。

新时代是海量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多元且复杂。相较于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系统化的信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偏爱于娱乐性强的、新奇的、碎片化的信息。高职院校教师需针对具体学情,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4.完善课程思政实施

课程思政实施是将课程思政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将课程思政内容动态化呈现的方式,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手段。课程实施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呈现方式,摒弃“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丰富的课程思政活动的设计,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价值,落实课程思政目标。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与动力源,为学生点燃追求知识,寻求真理,提升品德的星星之火,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及积极要求进步的人。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明确规定互动的要求,及时做好互动的反馈,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选择课程思政的风格、方法、手段和重点。只有教学的意图是基于改造学生的思想观念,而非单纯记忆信息时,学生才有可能发展高阶思维,开展自我对话与反思。

5.健全课程思政评价

课程思政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实现既定学习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为下一步的整改提供指导意见。与课程思政目标相符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科学的评判,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达到的程度,是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学习质量的行为。好的评价方式,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的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故课程思政必须重视评价环节。好的评价方式,首先必须公平公正,才能起到客观准确的评价效果。仅凭一次、两次的评价,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所以要把评价分散到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其次要让学生有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作出有根据的评价和有效反馈。再次要做有益反馈,促使学生关注学习成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以探究为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此外,在选择和设计评价方案时,要避免诱发学生的低阶学习,如死记硬背、押题或其他投机取巧的方式。要避免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免对学生作出片面的错误的评价。评价完成后,要开展评价反思,对评价方案本身作及时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使将来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6.运用好新时代的技术手段

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有效利用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无论什么技术,归根结底,其功能就在于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适用性才是我们选择课程技术的出发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需确保课程所使用的工具都有明确的目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支持自主学习测评,支持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此原则之下,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重点利用直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营造课程思政全天候教育环境。在运用这些新技术的时候,教师需提供相关技术的获取途径,并对使用方法进行指导。

(二)基于“为谁培养人”角度

“为谁培养人”是衡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也是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原则性与方向性的根本问题。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树立为国家强大培养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进步培养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人的意识。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政治原则,始终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底色,始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始终抓紧抓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教育主体。

结语

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的基础在课程,没有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思政供给打造的灵魂在思政,没有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就会迷失方向,重新走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的歧途[8]。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的过程中,必须将两者协同起来,紧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充分思考学生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精神需求,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师资培养,构建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实施、课程思政评价、课程思政技术受课程思政目标驱动并服务于课程思政目标的供给侧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

[2]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2(001).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4]王明华.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001).

[6]黄明宇.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路径——以广西高校为例[J].廣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7]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8]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3).

作者简介:陈健(1982—),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

杨丽华(1979—),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徐红玲(198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政专项,编号:2020SJB103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供给侧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