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教做中学 将“教学做合一”理论渗透于教学

2022-03-04 09:21安徽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车师生关系

◇储 斌(安徽: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要“教学做合一”,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应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中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和学都应以做为中心。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基础性综合实践课程,倡导教师在活动中教,学生在活动中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期形成必备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应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这与“教学做合一”理论不谋而合。如何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是当前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主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时,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并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做”,其实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体现了做中教;学生跟着教师的“做”来学着“做”,体现了在做中学。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以后的教学夯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世界和外部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其实就是学生对自己未知领域感兴趣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合理地引导和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必将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力,对其个人的终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让学生被动参与科学实践活动,而应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期达到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

如在教学“植物”这一单元时,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表现出十足的兴趣,但他们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分析能力尚有不足。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在于让学生学习植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征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将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于是,在课程开始之初,我并没有急于讲授课本的知识,而是带着学生在校园里逛了一逛,让他们几人一小组,在校园里自由地观察植物。我告诉他们,可以用手去触摸小草、野花、大树,亲身感受这些不同植物;用眼睛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子去嗅一嗅它们有没有气味。如果有问题呢,可以问老师。学生一边玩一边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树?为什么这棵树的树叶颜色变红啦?为什么小草和大树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个树叶的气味为什么好刺鼻?我并没有立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告诉他们以后经常过来观察这些植物,努力通过以后观察和学习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我组织学生开展“种植植物”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到家里,自己选一种植物种子种下,种植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查阅科普读物或咨询家人。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够,我让他们用画图的方式对植物成长进行记录,观察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土壤、水分等情况。学生带着问题去亲身实践、观察、记录并跟周围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小成果”。这样,不但让他们在“做”中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也让他们在“做”中学到了知识。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所不同,主要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以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

(一)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动手

低年级学生处于认知能力不足、课堂纪律性不强的阶段,他们喜欢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但活动中的问题和知识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提出探究的任务,鼓励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探究活动,带着任务去动脑思考问题,带着任务去动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促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如在教学《一天的食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提前给学生布置好任务:统计各自家中早、中、晚三餐的食物,并将这些食物进行分类。这种取材于生活的任务并不复杂而又容易做到,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在学生汇报成果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会很用心地去统计,有些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还有些以绘画的形式呈现。教师认为,只要不影响统计的结果,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一种结果的呈现都是有效的,值得肯定的。

(二)互学互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标准》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同伴交流、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科学课堂大部分时候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知识教学,独立的个体是无法有效完成全部活动过程的。因此,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分享自己的观点,完成自己的任务,是保证科学探究高效开展的关键。

如在教学《起点和终点》这一课时,教师尝试让学生三人为一小组、全班为一大组来进行探究活动。先让小组成员讨论:怎样知道跳远比赛过程中谁跳得远?如何做到公平呢?当学生交流讨论后,小组内部会达成相对统一意见,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在后面的纸青蛙跳远比赛中,让小组同学自行商量,观察、记录、操作的角色如何分配,每个人的角色何时轮换。事实证明,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使教学中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小组成员各自之间能起到监督和互助的作用。最后以全班为一大组,将每个小组中青蛙跳得最远的纸带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集体成果的展示,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也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加强了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带来的欢乐。

四、实施合理有效评价

教学和评价是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监测方式。小学科学课堂的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科学知识、科学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和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的评价方式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中的自评和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反思,这就要求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怎么样才能达到目标、自己的问题在哪、该如何进行修正。终结性评价中的科学探究能力部分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探究计划、实践中动手动脑、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获取数据、会分析数据并就探究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教学中的有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如在教学《设计制作小车》时,教师将学生分组后开始布置任务。学生会在组内对小车模型的结构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会逐渐达成统一,这时候才能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同样在小车设计图完成过程中,组内的成员还会不断对参数数据、材料、小车的连接方式等进行修正,最终定稿的设计图便是小组共同合作的结果,这中间就充分运用了过程性评价的手段。在小车设计图完成后,小组成员开始按照设计来进行组装并进行测试,最后进行汇报。组外的成员会提出相关的疑问,会就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改进方案,汇报的小组也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或是吸纳好的建议,再次对小车设计进行改进,这一过程又运用了总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这个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以集体的智慧帮助学生有效地改进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车,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标准》为依据,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运用到实处。要以“做”为核心,在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知识内化,形成符合学生年龄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小车师生关系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