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2022-03-04 05:11霍秀媚
探求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霍秀媚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件关乎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和抓好这项工作。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保持社会主义的特色不变,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推进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我们要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持续巩固,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就一直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和法国的哲学理论中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在1796年提出,在19世纪,这个概念并不为人们接受,而是普遍受到贬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也是持否定态度,他们在批评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性和压迫性的同时也批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意识形态学说。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批评伊壁鸠鲁的天体论时,把其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提并论,认为是空洞的假设。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从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指出思想观念的东西要在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在这里,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但是已经提出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明确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著作是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该文分析并指出了意识的形成“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P525)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实在的、客观的内容,虽然这种内容有时被以歪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马恩第一次明确地将意识形态范畴置于唯物主义领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要被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所替代,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指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2](P15)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在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人们的一切法律、政治、哲学、宗教等等观念归根结蒂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3](P548)在不断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步揭开了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指出意识形态的实质是人们在物质活动基础上的意识活动,“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位置行动的直接产物。”[4](P72)马克思恩格斯在后来大量著作中进一步论述了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性,还具有操控性和支配性,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

列宁继承了马恩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思想,他在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许多观点,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期,主要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论战,伴随着革命的推进,特别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列宁对意识形态的相关思考逐渐成熟,一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概念,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列宁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指出:“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5](P96)列宁对意识形态的科学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此后,列宁进一步看到了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非阶级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他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具有阶级对抗性,这种对抗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性。列宁还指出,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批评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列宁还指出了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党性,因而无产阶级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则是保障我们获得胜利的唯一基础。”[6](P29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一方面由于俄国的落后,另一方面也由于无产阶级还从未有过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所以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在汲取资产阶级所创造的以及人类其它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7](P48)

(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方面实践。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对意识形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8](P663-664)毛泽东指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在精神观念上的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政策方针。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一系列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观点。在1979年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正是在意识形态的工作上必须明确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指导地位。邓小平同志在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双百”方针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二为”方向,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成熟。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强调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20世纪末,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种种挫折,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入分析借鉴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挫折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用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占领阵地,否则就会阵地不保,就会被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乘虚而入。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9](P277)此后,胡锦涛同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导的问题也作出指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10](P12)他还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做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没有意识形态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判断。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1](P193)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观察中国当代实践,深刻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12]这些论述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从新中国诞生、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开始,我党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国情、党情、民情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依据

“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集团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它是一种观念上层建筑,涵盖了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既是人们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观念表现,又直接构成了社会特定的思想关系和精神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生产问题,认为在人类的三种生产中,意识形态就是精神生产,是“观念的上层建筑”;马恩通过大量著述论述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它代表着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不是具体个人在特定场合对某些具体事情的看法,而是代表特定集团、阶级的具有系统性的一系列观念和意识。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国家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因而就被当作国家的意识形态看待。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就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也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13](P5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把人类的共同幸福看作是实现每个人的幸福的前提,只有消灭私有制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幸福,马恩的这些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我国在推翻了阶级剥削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所要建设的意识形态必须反映无产阶级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维持我国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行。

(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权威已基本确立,使我国的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主要通过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贯彻“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同时还通过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精神,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这个时候的意识形态建设忽略了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客观现实,过多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斗争性、把所有理论问题都简单归结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两大阵营的对立,对思想差异采取粗暴压制的简单方法,使得我国的意识形态整体上处于非理性和僵化的状态。这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产生错位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期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这种转折表现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上,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发端,第一次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础上,完成了由革命意识形态向国家建设意识形态的转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国的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此后,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架构基本完成。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护国家稳定、推进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这些论述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始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解决实践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保持其科学性,使其理论与实践不断实现统一。

三、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更为重视,对这一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炼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向了新阶段。

(一)文化自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深层底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5](P44)意识形态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政治属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能将人民群众的价值和文化共识凝聚起来,使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等产生认同。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合了意识形态的文化和政治属性,成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文化自信是在科学分析本民族、国家自身文化体系发展状况、问题、趋势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本民族国家文化价值、未来发展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指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应当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正是在这种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思想理论体系构建。

首先,我国数千年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多难兴邦”的家园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形成了“团结统一的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舍己为人的义利观”等,这些思想价值观念包含着优秀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影响和哺育着我国人民,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我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伟大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优秀文化元素,不断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为民族发展而团结奋斗,传统文化中守诚信、讲仁爱等深厚的道德理念成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道德资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生长起来的文化自信,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深厚的思想土壤。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既为我国文化自信增添了支撑力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养分。我国的革命文化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而形成和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苦难悲惨,展现了中华民族愤起反抗、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革命文化引领着人民群众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使中华民族摆脱了欺凌并从此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系列红色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6]革命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

再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优秀特质基础上,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所形成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文化。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社会的现实状况,根据实践的不同时间和特点丰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又一重要基础。一方面,它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在伟大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表达;另一方面,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在超越、批判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它不仅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也指引着文化未来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这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吻合的,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文化利益不受损害,国家文化主权不受侵犯。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从来没有不反映意识形态的文化,因此,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安全,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态势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资讯交流频繁,信息共享范围广泛,西方资本主义更加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和文化发展优势,以文化传播手段,将西方的消费观、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扩散给他国,力求在全球化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自从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就从未停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与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意识形态一直是西方国家颠覆的对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策略就是通过文化渗透对我国进行文化侵蚀及和平演变,图谋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对中国的牵制,摧毁中国文化,瓦解中国人民的意志,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使中国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全球化时代以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必然也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多元的局面,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既经受着外部文化渗透和入侵的挑战,又面临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流失和断代问题,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被颠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日益弱化。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整合能力,才能抵御异质文化的入侵,维护本国主流价值观之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保护本国民族文化发展,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当下,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和导向力,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三)新时代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对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7](P41)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8]在202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5](P44),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吸纳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创新,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分析,对社会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引领的意识形态,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因而,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以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有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6]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思想武器,一个政党要想获得强大和稳固的执政力量,就必须通过构建强大的意识形态来传播执政理念,巩固执政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线,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看,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一条重要和成功的经验。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是要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扎实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掌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就是综合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对意识形态领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落实好“三守”原则,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思想宣传工作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此外,要建立健全系统化、高效化、全域化的大宣传工作格局,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阐释传播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形成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最高度的情感认同。当前,在我国进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的新历史起点上,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识形态的话语要围绕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展开,要创新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根据实际的需要,大胆进行探索,依据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补充、修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要敢于对一些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时刻关注舆情、民情,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通过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利益诉求,让人民群众有效地理解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话语内容的鲜活力。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突破。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民为邦本、天下大同等思想,蕴含着许多先进的道德理念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激励和感召着中国人民为民族的强大和发展而拼搏奋斗,为民族的独立和统一而英勇牺牲。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才能抵御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消解。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把其真善美的价值意蕴转化为当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行为习惯,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传播传承革命文化,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和领导我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思想文化精华,是我国人民实现站起来的重要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厚实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挖掘革命文化的宝贵资源,延续红色基因,用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人民,通过革命历史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以鲜活生动的革命历史故事,引导人民读懂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不断创新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大力发展红色文学、音乐、旅游、实体场景体验等文化创新项目,采用沉浸式、代入式的教育新形式,提高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人们对革命文化的坚定自信,筑牢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实基础。

四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元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高度耦合。新时代以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其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先进文化教育与对外文化交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意识形态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尊重差异、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融为一体,形成新时代的文化价值理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引领力,从而彰显先进文化的强大自信,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五是体现国际视野和回应世界发展难题。全球化的发展把世界各国连接成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很多世界性难题必须通过全人类共同努力去解决,例如恐怖主义、资源匮乏、生态危机、气候变化以及目前全球正在遭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等,都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要与时俱进,以国际视野回应这些时代难题,又要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求大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共同价值”取代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推动世界发展中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既是中国智慧的凸显,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明表达。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