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2022-03-05 08:58周丹丹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图式高中英语文本

周丹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式理论优化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般认为图式有三种类型: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

一、导入话題,激活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对文本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或主题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对文本主题的熟悉程度是他们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相关的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激活内容图式。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Nature in the balance”的教学为例,本单元Reading部分的主题为“The Amazon rainforest:a natural treasure”,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关亚马逊雨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和主题,并提出问题: “What animals and plants are there in the Amazon rainforest? Do you know which ones are rare?”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经过回忆和思考,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Palm、rubber tree、Jaguar、manatee、capybara”等。 “头脑风暴”的方式可以顺其自然地激活学生脑海中的内容图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内容图式。

二、把握文本,调用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指的是学生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涉及有关各类文章的篇章结构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体裁的熟悉程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本内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习任务,利用形式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2“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为例,本单元 Reading 部分的主题为“Pupilslives spared during Falmont earthquake”,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体裁。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文章的内容图式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应设计相关的任务调用学生头脑中的形式图式,比如设置任务“This art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loor began to shake、Shak-ing stopped、A roll call confirmed that all were safe and sound. Summarize the practic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ach part.”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特点,一般从“Who、What、When、Where、Why and How”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容易地梳理文章的结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课后讨论,巩固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主要指读者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对语言图式进行巩固,将这些语言图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达到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阅读文本为“Alex around the world”。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图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设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通过深层次的、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话 题 :“Discuss:Do you think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stoms need to be inherited?”学生在进行讨论时,能够很轻松地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讨论的过程也是巩固语言图式的过程。在交流中,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创建新的语言图式;也可以拓宽眼界,获得更多的图式信息来巩固已有的图式。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图式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内容图示、形式图示和语言图示等方面出发,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猜你喜欢
图式高中英语文本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