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2022-03-06 20:35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初级中学黄宇环
黑河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名著古诗词初中语文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初级中学 黄宇环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大胆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主旋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繁杂和困难的问题简单化,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受到审美教育。

一是录音媒体的使用。它能将单一的文字符号信息转化为形象可感的声音,解决学生无法完全接受文字符号传递信息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光照日月的崇高心灵以及志愿军战士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向志愿军战士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用录音示范朗读课文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真切感受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充分认识志愿军战士才是最可爱的人,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敬佩与热爱之情。

二是多种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电教媒体能够创设各种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直观、形象、感人、逼真的课堂氛围中,有助于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下受到熏陶,有助于学生全面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把课文内容制成动画课件,让学生从动画形象中真实感受到皇帝昏庸、蠢笨、可笑的丑态以及大臣们虚伪、奸诈、阿谀奉承的丑恶本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再如,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可以先播放《智取生辰纲》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随后再播放《好汉歌》,让学生们在荡气回肠的情境中受到一次生动的善恶美丑的熏陶和教育。

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人文与文体”双线组织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具备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尤其初中阶段,古诗词鉴赏和名著阅读对学生的背诵积累、理解领悟、分析鉴赏等方面的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古诗词鉴赏和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古诗词和名著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些重要环节,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古诗词教学。古诗词的语言虽然比较精练,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在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主要以朗读、背诵和默写为主,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是在小学简单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有所领悟,而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些费力的。所以,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帮助学生啃下这块硬骨头。如在教学《观沧海》时,可以在希沃白板课件中插入曹操和有关时代背景的视频,让学生对这首古代诗歌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曹操是如何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歌中的。之后,再利用希沃白板课件中的学科工具呈现《观沧海》的内容,这样学生理解起诗歌就会容易得多。另外,为了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在拓展阅读部分,利用希沃白板课件学科工具搜索曹操的其他诗词作品,如《龟虽寿》,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摸索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一些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古诗词打好基础。

二是名著阅读教学。初中语文的每册教材中都会指定两本必读名著篇目,而且一般篇幅都比较长,如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由于语文课时量有限,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只能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研读一些经典文段。为了阅读名著的任务不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迁移到课下,组建名著阅读小组微信交流群,每组设立一名组长,分管督促和统计工作,各组成员根据名著篇幅的长短,拟订阅读计划。各组成员按照阅读计划每天自主阅读15—30分钟,并在书上批注,记录好读书笔记。周末,教师可以在各微信小组群里发布合作阅读任务,引导各小组成员上网浏览相关名著的一些资料,各小组利用微信群的语音或视频功能,交流阅读心得或提出阅读疑惑,小组成员间合作释疑。整本书阅读完成后,小组成员再合作书写名著内容简介或画思维导图,在班级微信群展示并评价。这种做法能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以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使用简易的PP T插入一些图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自然不会投入太多情感。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观上给学生以体验,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变被动点名为我要参与,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尤其是希沃白板课件中的课堂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之后,这一切就大不一样了。如在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作者欧阳修,在走近作者环节中教师可以插入作者的生平视频,设置“我是‘唐宋八大家’”的课堂活动,这样既能提升课堂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记忆;又如,《卖油翁》一课中“之”字出现多次,为了让学生了解“之”字的一词多义,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活动的知识配对活动,利用趣味课堂活动来代替以前PP T的单调翻页,使难以区分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乐于学习,增强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每次有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非常扎实。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并非越多越好。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中,只凭文本中的内容让学生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本进行必要的补充,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教师备课时,要通过网上丰富而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库,来增加初中语文教学的信息量,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尝试在网上搜集、积累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如在上《再塑生命的人》一课前,教师提前安排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来了解海伦·凯勒的幼年生活经历,让学生提前了解生活在无声、无光、无语世界里的海伦·凯勒是如何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关爱教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再塑生命”,成长为美国的盲聋女作家和教育家的。提前了解了这些,课堂上学生们一定会对文本里具有求知热情、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的海伦充满了怜爱,对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安妮·莎莉文老师充满了敬佩。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其为初中语文课堂创设一个真实而灵动的教学环境,让其成为治愈学生厌学语文的一剂良药。我们还应大胆实践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使语文教学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组合帮助下,达到最优化。

猜你喜欢
名著古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