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控制策略

2022-03-06 23:02毕刚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路堑边坡路基

毕刚

(昆明路华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经开分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0 引言

路基是整个道路工程中的基础建设,是针对路面进行施工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对地面的耕植土层进行清理,做好路面扩宽和压实以及建材的调度。基于此,本文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路基挖方技术、路基填方技术、碾压施工技术以及路基加强防护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前准备

1.1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测量

第一,道路工程路线复测工作。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进行测试,然后制定好路线及位置,做好检查调整工作、路段复测工作以及水准点高程的复查与增设工作,以便后期路基施工的开展。在此同时,路基横截面的补测和检查工作也应该在这个阶段准备到位。

第二,路基放样工作。道路工程路基设计图纸规划好后,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线路上进行路基放样工作。放样时要求施工人员明确设计图纸的规范、路基施工的工艺以及中桩等重要内容,并根据要求和现场环境开展施工项目,标记好道路的界限、道路排水和截水的沟渠以及坡顶等,在施工中提供明确的内容指示,方便后续的路基施工开展[1]。

1.2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案确认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使施工顺利开展,施工前还应对施工路线沿途的地理特征、气候水文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依据调查分析得出的有效内容制定符合该工程的施工方案,使路基施工能够科学、有效进行。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要根据软土地质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处理,科学地选用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同时还应做出对比方案,论证出可行性最高的方案。要求方案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和经济效益性,并采取最优的方案,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目的。此外,在设计路基施工方案时,还需要根据道路路堤、路堑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填料的材料进行选型,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成本、施工工艺等,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注重路基的沉降问题,使工程完成后的路基能够稳定使用。

2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质量要求

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路基工程保养施工工程拥有关键主导地位,其不但能决定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而且与道路建设工程正常的使用期限等都有着十分密切联系。对其路基施工技术开展应用中,技术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工程技术的应用全过程开展加强监督,进而保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2]。

2.1 路基的水稳性要求

路基在现场施工运行使用中,会遭到路面地下水及其工程建筑地下水的多重危害,久而久之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并产生安全风险。尤其是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秋冬季节极度的低温环境中,在土壤层地表水以及其他地下水共同的影响下,路基极有可能出现冰冻现象,进而引发路基开裂等问题,致使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因此,地基工程项目中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实效性的气候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分析,制定严格完善的施工规程。同时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技术流程进行操作,保证路基的水稳性,以达到增加路基寿命的效果。

2.2 路基的强度要求

道路路基工程中,路基抗压强度容易因人为活动及外界客观原因的影响而降低。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假如施工队伍并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来操作,那么将很难把控路基填筑的品质。而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完善管理制度也会导致路基施工质量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最后影响路基的安全性运行[3]。

2.3 路基的稳定性要求

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离不开道路,而道路路面的主要支撑由路基来完成。假如路基构造无法具备较好的可靠性,那么在日常的使用中就很容易导致道路的平面出现破坏,所以在施工中要提升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在以往的道路工程中,常常出现道路路面坍塌或凸起等病害,因此需要在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管理,确保每个阶段的工程品质,并及时处理存有的各类问题,才能更好地确保路基工程建设的稳定。

3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要点分析

3.1 道路工程路基挖方技术分析

在开展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环节中,必须充分了解路基施工区域具有的地质特性,并且做好排水管道的雨水疏通工作,完善路基构造,确保引流顺畅。施工人员在开展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在施工环节中危害周边房屋建筑。开挖路基环节中应有效应用从上往下分层次施工方法,并选取符合规定的施工原材料。自卸车运载工具和挖机在开挖路基环节中必须相互配合,提高总体施工实际效果。针对一些比较特别的地质环境,在开挖前要改为人力发掘方法,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放样后的高度和倾斜度,选用对应的施工方式,严禁发生对边坡掏洞、超挖超采等情况,有效提升边坡结构稳定性。对于特殊土质结构,在开挖之前需要明确地理条件、土壤层及其倾斜度等。假如边坡相对高度和相对湿度比较大,可以选用减缓边坡整体坡度的方法,从而明显提升施工效果。

3.2 道路工程路基填方技术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交通量和客流量产生了影响,同时加大了城市道路承重以及交通压力。所以,在针对道路工程路基进行建设时,必须使路基施工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与此同时优化整体路基施工技术。通过有效应用路基施工技术,可以让人们日常生活更便捷。因此,提升道路工程质量必须平稳路面路基整体构造,维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依据沥青路面施工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施工条件,针对不同地质环境必须选用对应的施工工艺,防止路面路基发生变形。

在填筑路面路基阶段,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建设路段进行监测,将试验测试结论作为道路工程施工依据。在填方路基前,应做好路面清理和挖除的准备工作,翻松表面厚度为30cm 的土层并夯实整平,并严格把控土层各层间松铺厚度和密实度,在确保地基整平之后才能进行填筑工作。在一个填筑区域内,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进行填筑,注意填筑的范围要比路基宽度大50cm 以上,并且要在当天完成该项工作。

3.3 碾压施工技术分析

为完成对路面路基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除了做好工程施工方案外,还要切实遵守施工工艺流程。在重视提升路基填方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地面的沉降处理,确保路基牢固与可靠,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3.3.1 重视含水量和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路堤、路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材料,需要有明确的质量验证以及出厂证明。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测量物料颗粒度和含水量等指标,确保达到施工工艺规定以及符合施工标准。如果发现物料与水的配比不对时需要及时纠正,确保填充料满足施工需求。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控制最好保证在2%左右,进而有益于路堤、路堑密实度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的效果。

3.3.2 高度重视其他施工参数控制

为提升压实度,坝基、路堑选用分层次填方和夯实施工方法,完成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高效控制。同时,提升各层沥青混合料松铺系数的控制范围在20~30cm 最合适。当前一层铺筑完成后即刻进行碾压施工,等待检测通过才能进入下一层路面的铺筑。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水分含量、填层表面的平整度控制,保证达到施工规范标准。碾压施工中需要有效控制碾压速度与碾压次数,选择适合吨级的振动压路机,保证碾压工作开展时的均匀连续,从而提升夯实实际效果,确保压实度和平整度达标,完成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高效控制[4]。

4 道路工程路基加强防护技术

4.1 完善路面以及路基排水工作

道路施工线一般很长,通常要通过山岭地区或丘陵地形,由于这些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质情况比较复杂,道路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风化石等地质特别常见,给道路建设施工带来挑战,增加了工程预算。假如不能采用合理方法处理上述地质现象,施工后就会造成路堑、路基工程塌陷问题的发生,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处理解决。导致路堑、路基发生塌陷问题的主要因素众多,比如路面开挖毁坏原路面结构的稳定,发生松脱现象,一个新的挡土墙未及时修砌,无法保证边坡平稳,容易引起坍塌。此外,遭受雨水影响,下雨时,雨水会渗入开挖的缝隙中,路基会呈现出饱和形态,同时受到对应的压挤,最后造成路堑边坡坍塌状况发生。因而,为防止路堑边坡坍塌,应当高度重视排水关键技术,将雨水顺利导排,保证路基工程平稳与可靠。建设施工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施工工地规范化,杜绝将弃土等废弃物堆积于施工工地,产生的施工垃圾要及时处理。当间隙水量过溢,应当使用抽水泵立即排出积存水,充分保证施工工地的环境整洁,有益于提升路基工程、路堑工程施工实际效果。

4.2 加强维护道路工程路基

维护保养道路工程边坡工作是为了防止地面遭到长期性流水冲刷,缓解或避免边坡岩土工程脱落状况发生。在规划路面环节中,必须加强护坡植被建设,有效缓解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做好安全防护石砌工作。挑选科学合理的护坡植被类型,对于旱灾缺水的中西部地区,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为目的,可以将土、草种及其化肥开展拌和,拌匀后做好包囊,等草种出芽后用石砌固定方格,防止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损坏,进而高效地提升栽植品质。为了保证路面施工品质,必须健全安全防护路基冲刷面工作以及冲刷河道路基护坡工作,选择直接的安全防护方式。现阶段运用高韧性钢塑格栅栏,高效地防止遭受水冲击状况发生,控制住了地基沉降状况。在开挖地面时,或多或少会对本来地貌造成影响。路基基本建设时很脆弱,而且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错综复杂,因此必须重视安全防护路基面工作。提升安全防护边坡工作,高效地防止雨水长期性冲刷地面,防止水土严重外流,因此必须重视种树边坡防护工作,不仅装饰了施工周边环境,还保护了道路工程路面,保持生态平衡,有效避免了在施工时对路面路基发生冲刷腐蚀。为了能高效地提升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确保总体施工品质,必须完全意识到施工技术的价值,应经常开展施工人员路基面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考核管理工作,施工人员需持证上岗,并对大型机械熟练使用。开展学习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施工工作人员施工专业技能,丰富对路面路基施工知识的积累,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仔细地进行每一项施工具体内容,保证施工安全。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够在施工全过程中处理专业施工难点,高效地提高总体施工实际效果[5]。

4.3 加筋处理技术

加筋技术可以改善地基抗压性能,是一项选择钢筋与土壤黏合在一起的施工工艺。最初的路基土壤在承重比较大时候就会受应力的作用而四散开来,造成地面沉降。因此,在路基土壤中沿应力方向铺装建筑钢筋,以提升土壤的抗压强度水平。工程施工方案:先开挖路基,在路基表面均匀布局土工格栅,并检验路基土地抗压强度和承载力等主要参数。钢筋连接和钢筋搭接能够实现加筋实际操作,再在土工格栅表面回填土方,并用振动压路机夯实即可。路基加筋技术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加筋技术适用于沉降较严重的区域,这些地方的道路土层中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会容易受到土壤侵蚀和水分散失而出现下沉的状况。应用加筋法来夯实土层,同时支撑道路表层,防止下沉。在铺设建设钢筋时,需要做到道路承受力的全面包覆,所以建设钢筋必须铺装得均匀。加筋技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土工格栅的存在,进行钢筋大直径捆扎时必须将其与格栅联系在一起,以保证施工钢筋的稳定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同时必须提高施工队伍本身知识素养,进而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保护,从而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路面路基总体施工质量,促进道路工程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路堑边坡路基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与分析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高边坡路堑监控量测技术控制要点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京沪高速铁路不同线路形式噪声暴露研究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