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2-03-07 00:11杨博
体育时空 2022年2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杨博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学习问题、情感问题、社交问题而自杀的事件频出。随着此类事件的不断发酵,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科学、适量的体育运动及体育教育可以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本文试以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育生活方式  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17-02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地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其影响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1]。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其实想要达到心理健康的完美状态是不可能的,但保持正常的心理健康,积极地参加学习与工作,乐观地面对现实生活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保持一个科学的、适量的体育生活方式就是保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代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承担者。然而,由于家庭、学业、就业、情感、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诸如跳楼自杀、社交意识淡薄、易怒或自卑等问题与事件时有发生。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1]。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人格等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一、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大学生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重要组成部分[2]。刚过成年之岁的大学生在对社会与世界的认知尚处在朦胧阶段,对所面对的诸多困难与挫折都存在认知不清的问题,对自身更是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把学习生活的课业压力看作是泰山之压。孰不知,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困难与挫折只要自己敢于去面对,那么困难就是“纸老虎”。

长期的、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与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正相关。进行体育活动需要有较强的自发性、自律性和反复进行练习的耐心。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有许多机会发现自己在能力、体力、技术、技能、意志、品行、情绪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并根据社会的需求发扬长处、改进不足。通过这种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弥补的过程就可以使得大学生达到对自我的一个良好认知,从而达到自身不畏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敢于攻坚克难,为自身将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奠定基础。

(二)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情感健康的影响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情感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室友关系。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相互交往最密切的对象往往是室友。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的差异而产生摩擦、口角甚至是大打出手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种情况,当代的大学生就应当与室友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彼此道一个歉,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就依然还是好室友。但在这之中,彼此记恨,相互报复的也不再少数,“马加爵锤杀室友”“朱令铊中毒致残”均是极其鲜明的例子。

2.师生关系。大学老师即是大学生的授业恩师也是其人生的指路人,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是方方面面的,课上的交流、课下的指导以及寻常的聊天都是师生间进行沟通的方式,在这之中学生与老师的友好相处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与老师的相处中,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或言语表达而受到老师的苛责是在所难免的。毕竟“玉不琢不成器”,当今相信“棍棒底下出人才”的老师也不在少数。可就在这之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苛责而患上“抑郁症”“心理焦虑”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3.恋爱关系。提到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就不得不提及“恋爱”这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同时也问题不断的名词。爱情是那么的美好,每个人对此都心驰神往,对于大多处在18—22岁左右的大学生就更是如此了。青春期的悸动、对爱情的向往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存在的,可如何谈恋爱呢?当下,在我国的我学校教育中没有任何一门课会教授学生爱情是什么,以及如何恋爱。中小学时期乃至大学时期,学校在恋爱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出奇的统一,即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绝对不允许早恋,爱情在长大以后就会来临的。这样的说辞相信是每一位大学生都熟悉的,但真到了“恋爱”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一自己不断神往的体验。由于感情不和或其他原因而分手本是恋爱之中的正常现象,可为此走上极端,在之前的关系中久久难以自拔,甚至以自杀为解脱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对于以上种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情感问题,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就是一剂良药。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明,体育活動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会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对改善心境状态、调剂消极情绪均有明显效果。在篮球、足球、跑团等集体项目中,由室友或朋友充当队员、组员,面对共同的竞争对手,面对同样的奋斗目标,彼此的内部关系会逐渐变得融洽,不良的情绪会得到释放。同时,自己由于面对竞争对手而提起的勇气,也可以潜移默化的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自己可以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正视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坦然接受自己恋爱的失败,使这些都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三)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自身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人格与个性同义,来源与拉丁文persona,意为“面具”,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长期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并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会通过体育运动进行交流,一些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在坚持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并能够有意识地克服。同时,运动也能够宣泄自身不良的情绪,使自身与周围的环境更加融洽。体育运动一般而言团体性的运动较多,需要遵循一个公开、透明的规则。那么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规则的约束,当然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中,学生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能够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肢体语言理解能力等,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一)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要科学、适量

所谓凡事过犹不及,体育运动更是如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体育运动要科学、要适量。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个人的心理健康,养成体育生活方式就是针对心理疾病潜在隐患的一剂良药。但体育运动不应过量,日常的体育运动在自身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对保持心理健康而言就已经足够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并非只有体育一样,相信养成了科学的、适量的体育生活方式足以让当代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

(二)明确体育生活方式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改善目标

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平稳、心态调节和心理适应等各种能力。在实际的体育生活方式中,针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学生应当设定相应的心理健康目标,如促进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通过体育活动发展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使自己能够正确处理与老师和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促使形成坚强、拼搏和努力等良好心理品质,推进自己对各种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等。但应注意,对心理健康内容要进行细化分类并设定为具体的日常体育运动的培养目标,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改善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避免目标泛化而形成导向不明等问题。

(三)积极与相关专业老师进行交流

在进行体育运动,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习惯时,学生应当积极与体育专业、心理相关专业的老师取得沟通。学生可以将自己在以体育运动的方式改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以获得正确的指导,保证自己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并且明确好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目标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而且这样的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心理压力进行释放的方式。

(四)學校与老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从各阶段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以及课余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来看,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参与之后都有相应的身体机能变化和情感变化。这些变化的合理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学校与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其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具体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心理健康的各种指标评价,如学习态度、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等。通过这些具体指标的设定,可对学生在体育生活中的特定阶段的心理变化状况进行评估,形成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健,马军,王翔.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献英.浅谈体育教学的“健心”功能及其发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62-64.

[4]周赞.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及实现——评《体育锻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7):2.

[5]赵娟.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3):36-40.

[6]陈尧.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身体自尊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8):1062-1065.

[7]刘君,王晓玲.舞蹈对女大学生焦虑和身心健康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5):107-110.

[8]王春顺.新时代传媒背景下大众体育生活方式嬗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5):41-45.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