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写作

2022-03-07 06:31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收信人自画像正文

▲▲讲写法

近几年,饱含传统文化精髓、更能丰富地表达个人情感的书信写作越来越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关于书信写作的高考作文命题也接连出现。如2017年课标全国Ⅰ卷选择三个关键词给外国青年写一封信,让他们读懂中国;2018年课标全国Ⅰ卷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2019年课标全国Ⅱ卷,“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2020年课标全国Ⅲ卷,“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书信写作如此重要,但在视频、微信、QQ等交流工具成为风尚的时代,很多同学并不了解书信写作的要求及特点,所以掌握书信写作的格式,明确了书信写作的要求,谙熟书信写作表情达意的方法很有必要。

一、注重书信格式

书信属于应用文,有惯用和固定的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对收信人的亲热和尊敬;接着加个冒号,表示下面的话是对他说的。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也就是书信的内容。正文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问候语很多,有节日的问候,如“新年好”“春节快乐”等;有季节性的问候,如“夏安”“冬安”等。也有开头问候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情况的,如“近来身体可好”“近来的学习好吗”等。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是写信的目的所在,写信人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如果要说的话,要办的事多,应该分段写,每段写一件事,写完一件事再写另外一件事。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

结尾: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也叫致敬语。致敬语要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如果写给长辈,可以写“敬祝健康”等;如果写给平辈,可以写“祝学习进步”等。而“此致敬礼”是比较通用的,适合一般人的结束语。结尾的“此致”“祝”等可以紧接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等祝愿词,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与日期: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下方。可以根据信纸剩下的多少,决定署名与致敬语的距离。署名时根据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可带姓,也可不带姓。习惯上,还按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名字前面加上“孙”“弟”“老朋友”等称谓,写在名字的左上角,字体小一点。

日期写在署名的下边,最好把年月日都写出来,便于收信人了解写信时间。

二、注重标题拟写

有同学对书信写作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不需要拟写标题,其实高考作文都是要有标题的,书信也不例外,一定要拟写标题。书信最常见的标题是“给××的一封信”。为了使标题新颖别致,可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与歌词;可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运用副标题与正标题相互辉映。

三、注重倾诉对象

信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如亲戚、朋友、同学,甚至是外国友人、未来的自己等,我们在写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楚信是写给谁的,对象不同,倾诉的内容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同,如写给父母,可能口吻就比较亲昵;写给自己的同学,情感表达就较随性,写给外国友人就要注重民族情感。换句话说,对象不同,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有所差别。

另外,文中还要有对象意识,注重情感的双向交流。写信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自顾自话、自言自语。

四、注重情感真实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书信的内容一般不涉及什么重大的事件,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同学们可以把对生活甘苦的品味、对内心世界的烛照、各种情绪的缘起变化等利用书信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到亲切。

书信体作文表达自由,无事不可叙,无理不可说,无情不可表,或叙事,或议论,便于情感抒发,或谈古,或论今,不受时空局限。

▲▲练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示例文

描绘心中所感,勾勒可期未来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一考生

親爱的高一新同学:

你们好!

刚经历过中考的拼搏,刚结束考前紧张的冲刺,亲爱的你们,在桂花香溢的金秋九月,终于又迎来了新身份——一名高中生。此时的你们,必定抱有“鲲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决心,但我也希望,你们要清楚地记得来处,清楚地望见去路;清晰地凝望现在,也要清晰地展望未来;清醒地看着自己,也要清醒地度化自己。

认识自己比盲目冲锋更重要。“我只看到了树的形态,并不知道树的心情。正如我看到树带来春的讯息,却并不了解春天。”我不希望你们中的任何一个成为只知道远方,却不曾着眼于目前的游于云端者。我们要认识自己,认清自己,不必为自己写一篇从头到尾的描述作文,只需在心底有自己的画像,一幅完整但缺少细节的画像足矣。

为画像添些写实,那是最真实的自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现在是最为“坎坷”的旅途,需要其上的行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要做什么。清朝词人纳兰容若就知道。他知道自己虽为旗人,却沉溺溶浸于瑰丽的宋词,愿意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他知道自己作为纳兰府长子,有延续家族荣光之任,愿意积极考取功名,发扬家族荣光,也为报效朝廷;他知道自己作为旗人,骨子里流淌着先辈驰骋草场、挽弓射雕的血脉,所以纵然耽于瑰婉清新的宋词,却也工于骑射御术。他在心底早已为自己画好一幅青灰底色的自画像。正是如此,他方可在明确自己、认识自己之后夺取各个领域的桂冠。而你们,新时代新青年,有国家大义在肩,有人生未来在背,有家族荣耀在身,认清自己,一定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画像添些抽象,那是你想成为的自己。添些沉着朴实。朱自清曾说:“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心向往之,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慕于虚声。再添些谦虚冷静。明代学者宋濂“俯身倾耳以请”的谦虚恭敬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一生。再添些理想沉思。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沙场上天狼射马、英姿飒爽是理想,归于生活、诗酒田园也是理想。最后添些独立自尊。张爱玲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成就你与伤害你的最终都是自己的抉择。不必艳羡他人,你便自存芳华。

愿你们都能有点点荧光,汇聚星河。

祝学习快乐,学业有成!

一名毕业生

2021年7月7日

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高考佳作。首先,作者的文体意识十分明确,书信的格式较为规范;其次,任务完成得较彻底,命题要求是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故而自画像要对高一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启迪,而高中三年自我思想的成熟与知识的增长之间的关系理应成为自画像的重点,这一方面作者论述得较好;最后,本文行文思路特别清晰,以分论点作为每个议论文段的引导,做得较好。

猜你喜欢
收信人自画像正文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五月·自画像
感谢比你想的更温暖
我的自画像
短思
聪明的儿子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户口本
拼得好连得准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