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评《纺织专业英语》

2022-03-07 07:21董延萍
毛纺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纺织英语教学

作 者:盛宁明,杨青,秦世福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衣食住行乃是人类生活的4种基本需要,其中,“衣”泛指穿衣打扮,将“衣”置于首位,并不是因为离开穿衣,人类就难以生存;相反,“衣”是区别人类与动物的重要标志。衣物不仅可以为人类遮蔽寒暑并提供装饰与美化,也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拥有自尊心与羞耻心的体现。衣物的制作离不开纺织技术,近年来,棉纺织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日益攀升。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纺织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纺织专业对于英语技能的需求日益高涨。为满足行业关于英语技能的需求,各纺织高校相继开展了纺织专业英语教学课程,力图培养拥有英语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基于此,由盛宁明、杨青和秦世福联合编著,通过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一书,为纺织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专业英语教材,也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自主学习的参考用书。

该书一共分为70个课时。第1、2课时讲述纺织品的基本理论,并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予以介绍。第3~6课时以纺织纤维结构作为主线,对其性质、形态、外部结构进行简单介绍,并阐述了纤维的化学成分以及辨别方法。第7~14课时对不同种类的纤维性质进行分析,不仅讲解了羊毛纤维、蚕丝及棉等天然纤维素纤维以及亚麻类韧皮纤维,而且对这些蛋白质纤维的性质进行详细解读。第15~26课时主要介绍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通过纺丝过程变性与纺液改性,生产出人造丝、锦纶、聚酯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化学纤维。第27~40课时对纤维改性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利用高分子纤维添加剂,人类创造出第3代纤维,并对地毯纤维、长丝纱、包芯纱、氨纶、精梳纱、花式纱以及混纺纱等不同纱线的性质进行详细阐述。第41~61课时以织物结构作为主要线索,对织机与梭织物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关于基本织纹、经编纬编以及其他种类的织物,如提花织物、双层织物、纱罗织物、无纺织物、毛毡以及絮棉填充纤维和皮革等,都是织物结构的典型案例。第62~70课时针对纺织品的整理、维护与保养,作者进行了详细阐释,对于纺织物的保型、外观维护保养以及阻燃整理、染色印花等内容均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也更加广泛,为与国际发展接轨并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各高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规划。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是各行业关于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在我国提出教学改革的发展战略后,如何增强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掌握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关注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训培养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专业理论英语教学等,实训培养则包括英语实习训练的各种教学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大多数高校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培养内容形同虚设。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英语的实际使用中存在障碍,学生只了解专业英语理论知识,却难以表达出来,造成了“哑巴英语”的尴尬状况,这不仅难以达到行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导致行业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受到阻碍。可见,今后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应重点针对于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优化创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行业输送具备专业技能的全方位优秀发展人才,共同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纺织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认知存在问题。我国目前更加注重英语的阶段性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会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进入大学,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全面,但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较为轻松,除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开始懈怠,认为英语学习并不重要,纺织专业的学生中也存在这种问题。我国开设纺织专业的院校大部分为高职院校,这些学生由于本身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其英语学习掌握能力也较低,对于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加困难,长久影响下,部分纺织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发生变化,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恐惧心理,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认知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学习效果,导致这些纺织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较为薄弱。

纺织专业的英语知识太过复杂。由于纺织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极为复杂,涉及纺织工艺技术、织物面料、纺织商务贸易、市场营销以及纺织企业管理等多个体系的知识,其专业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词汇量与理论知识也极为复杂,这增加了纺织专业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英语能力更加低下,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纺织专业学生难以扎实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

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存在问题。我国的英语教育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忽略实际应用,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纺织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英语词汇教学、文章逐一分析讲解的方式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力极其匮乏,不仅影响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效果,对未来发展也会产生制约。此外,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老旧,这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英语的实用价值难以正常发挥。

三、纺织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重新编订纺织专业的英语教材。纺织专业的传统英语教材内容繁杂且难度较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完全吸收理解课本的全部知识。为了方便教师授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高校英语教师应对纺织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配置进行优化与创新。英语教师可经过仔细调查与研究,对纺织专业常用词汇重新编写统计,选取重点词汇进行教学,并对相关的纺织专业英语文章进行筛选,留下结构较为合理且内容新颖有趣的文章,将较为偏僻的英语词汇以及过时的专业文章舍弃,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可对重点知识进行规划,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其完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英语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应重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计划。一方面,教师可削弱理论教学的相关规划,让学生了解专业理论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加强实践学习的课程比例,可以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纺织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提出了培养新型人才,改进教育理念的措施,新理念要求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打造新型教学课堂。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也应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打造新的校园教学环境。例如,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师可以摒弃以往自己侃侃而谈、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习惯,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上台讲解相关知识、教师从中辅助教学的手段,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吸收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通过播放专业相关的英语电影、访谈、纪录片,并让学生自行翻译、读写等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其提前适应纺织行业日后工作的相关方式。

纺织行业关于如何切实推进英语教学实践的优化与创新。在我国提出教育体制改革后,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培养,关于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也丰富多彩,如部分专业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大部分以英语知识竞赛、英语小品表演、话剧排练等校内实践活动为主,这些实践活动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但纺织专业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由于纺织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其工作对于自身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如纺织贸易等方向的相关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学校可通过和相关纺织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可在接受理论知识的教导后在纺织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如跨国贸易合同的签订、纺织技术岗位的培训等都可作为对学生的实践培养计划。这种双方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企业也可提前完成人才招揽工作,为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纺织专业的英语课程是纺织类高校的重点学习课程。正如《纺织专业英语》一书中所述,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向于全球化,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发展将会更加繁荣,这使得纺织行业对于掌握英语技能的专业人才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各高校应改进其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已成为目前纺织专业的发展重点,关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是纺织专业未来的研究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纺织英语教学
中国纺织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