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 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

2022-03-08 07:51姜瑾华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园稻米兰花

姜瑾华 孙 晨/本刊记者

“一碧千里万亩金黄、垅上鲜妍河边翠绿、青瓦白墙碧水涤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近年来全方位开启现代乡村内外兼修的“美颜”模式,把曾经的田园向往变成现实。2020年以来,江宁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升级农业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乡村振兴的江宁路径。2021年,聚力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4.0版本,全区共申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8个,总投资11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7亿元。38个重大项目中,以乡村建设及产业融合形式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提档升级的项目占比超三分之一。截至2021年12月底,圆满完成年度投资41.7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0%。随着一个个项目推进实施,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生动案例跃然眼前。

培育新业态,破解农旅“潮汐”难题

定位“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4.0版本”的菜塘田园以“会务+”为核心,以山水田园为载体,集科技体验、田园休闲、娱乐运动、乡村度假、特色美食等为一体,围绕“会享新生活”不断深入挖掘农旅新业态。

为了盘活菜塘村空置房屋,秣陵街道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共建的模式建设菜塘村,成立南京苏家文创小镇有限公司对外招商运营。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2021年12月竣工。总投资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5亿元、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会议中心、餐饮会务中心、书画院、逸才堂、儿童室内游乐场、小酒吧、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等。

作为秣陵街道首个以“会务+”为核心的特色田园乡村,菜塘田园于2021年8月、11月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主题创意农园,2021年11月被评为江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菜塘园区已举办活动120余场,接待游客6万余人。

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挖掘,农业休闲旅游的“潮汐”现象逐步被打破,未来菜塘田园乡村将充分集聚和利用乡村资源要素发展特色产业,将先进理念和管理、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现代要素引入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融合产学研,升级产业创新体系

位于江宁横溪街道的江宁台创园,距南京主城区28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公里,交通优势明显。近年来,台创园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兰花主导产业,打造了500平方米精品兰花馆,建成用于兰花组培、生产的高端智能温室10多万平方米,引进了林语花海、瀚灏园艺、兰谷花卉、瑞之馨花卉等10余家兰花企业入驻,蝴蝶兰种苗培育年产量700万株以上,远销韩国、日本、美国、泰国、欧洲等地。花卉年销售额达12亿元,蝴蝶兰组培苗产量占全国10%,开花株销售量占全省60%的市场份额。花博园全年花卉及设施农产品零售批发销售额5亿多元,初步形成研、产、供、销花卉产业链。

为推动农业技术研发成果快速向生产环节转化,提升园区农业技术品种研发水平,台创园先后引进兰花研究院、精品花卉种植基地等高质量农业项目。

南京市江宁区台创园兰花研究院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建成,总投资0.3亿元。依托兰花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园区建立了多方联合的产业研究体系,不断加强花卉主导产业的科研技术力量,建立园区兰花育种、栽培技术研发团队,积极探索兰花引种、育种科技创新,从而推动兰花新品种研发试验种植及推广。通过打造兰花研究院项目,台创园成功收集保存蝴蝶兰种质资源896份,其中包括原生种(含变种)63种(占全世界蝴蝶兰原生种的100%)、栽培品种833个(含有价值栽培品种307个、有潜在价值品种447个、特色资源79个)。栽培品种中,有价值栽培品种以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品种为主,包括大花系、中花系、小花系、迷你花系四大品种群;特色资源包括芳香类、多花类、斑点类、色彩基因丰富类等“新、奇、特”品种资源。项目的建设将为园区兰花种业研发提供丰富基础品种资源,为兰花的新品种研发和栽培技术创新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样本。

台创园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项目于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0.8亿元。项目建设旨在推动农业技术研发成果快速向生产环节转化,推动形成以园区农业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助推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园区农业技术品种研发水平。项目为农业企业打造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培训及交流合作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预计未来可容纳近百家农业企业入驻,通过农业研发型企业集聚,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试验、孵化和产业化,不断培养和集聚农业科技人才,开展农业实用型技术培训,提升园区农业技术研发培训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持续助推园区产业发展。

健全价值链,拓宽融合发展路径

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2021年以来投资1344.81万元建设了包括600平方湖熟水稻文化馆、优质食味稻米基础设施提升、4700平方玻璃温室建设等项目。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10月建成投产。

在湖熟稻米文化馆,水稻历史篇,现代发展篇、湖熟产业篇、科普体验篇4个篇章,将水稻的历史与发展通过琳琅满目的实物与VR、全息等“黑科技”互动手段一一呈现,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稻米技术与发展,了解湖熟稻米的规划与未来。把稻米文化展示与文化体验、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场馆多功能性,促进“产学研用”高质量联动。作为湖熟稻米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产业链末端建立文化附加值,稻米文化馆打造了标杆性稻米人文、科普、科技、文化参观与体验基地,将湖熟现代农业与湖熟稻米推向全国,年接待游客可达30万人次。

湖熟园区在壮大“稻米”主导产业、发挥“四新”示范推广功能的同时,紧密结合“水产、园艺”产业,串联“钱家渡、陡门口”美丽乡村,大力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健全价值链,走“农旅融合”道路。一方面持续投入资金建设高标准良田及配套沟渠道路,开展重点园区项目稻米低温冷库、加工包装生产线、稻米文化馆建设,组织品牌推广活动,不断提升稻米品质,提高农户收益,打响湖熟米口碑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结合旅游,打造“水稻公园”“稻米文化馆”“加工展示中心”,利用“湖熟菊花展” 集聚人气,形成“园中园-尚园-加工展示中心-菊花园-科技馆(稻米文化馆)-水稻公园-钱家渡”环线,把湖熟稻米基地打造成“可吃、可玩、可赏、可学”的新型“稻米基地”。

猜你喜欢
创园稻米兰花
留学人员创业园
——留住人才,放飞创业梦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种兰花
兰花开
我爱你兰花
8家中关村侨创园挂牌成立
中关村昌平园留创园:新星闪耀
兰花螳螂